关灯
护眼
字体:

医匡九合_影山红【完结】(33)

  张力知道,金瓶梅虽然写的是宋朝事,但生活细节却全部是明朝的。

  嘿嘿,我与西门大官人穿一样的鞋子,不错不错!

  其实陈桥鞋是一种蒲履,明代无论贵贱,都非常喜欢穿蒲履。因为它开口很大,夏季穿着透气、凉爽。它的编制非常繁琐,都是精选蒲草心儿编成,绝对没有一丝杂草。

  在各地做的蒲履之中,以江南陈桥一带出产者最为著名,享誉远近,故名“陈桥鞋”,颇有些后世名牌的味道。

  正遐想翩翩的时候,大厅正中一桌人的谈话勾起了张力的兴趣。

  只见一名白袍文士高声道:“各位年兄,今科会试试题邸报上已经出来了,不知诸位有何见解?”

  张力一愣,科举试题?还是会试的?

  会试是倒数第二级的考试,在北京贡院考,考中以后就是进士了。而最后一级的殿试只是最终由皇帝决定名次而已,不作淘汰。

  很快张力反应过来,今年是崇祯四年,正好是三年一次的大比之期,会试在春天的时候应该考过了。

  那桌士子有五六人,登时便有一人道:“在下还未来得及看,不知……”

  又有一名青年文士道:“在下看了邸报,试题中的四书义我已记熟,我给诸位背上一背。”

  第十八章 用我的方子下毒?

  张力的好奇心被吊起来了,科举考试后世自己也知道不少,不过试题却从来没见过,也不知这个时代的会试试题具体是考的是什么。

  那青年文士摇头晃脑地道:“君子易事而难说(读音悦)也。

  说之不以道,不说也。

  及其使人也,器之。

  心之官则思,思则得之,不思则不得也。

  德为圣人,尊为天子,富有四海之内……”

  话音落地之后,众士子立刻开始高声评论,各抒己见。

  张力后世虽然是医学博士,但他家是中医世家,传承了好几十代,所以他从小也深受儒家文化的熏陶,对四书五经并不陌生。

  一听这试题,张力就听明白了。

  服事君子是很容易的,但是想讨君子喜欢却是很难的。

  如果不用正确的方法讨君子喜欢,君子是不会喜欢的。

  而到君子要任用人时,总是量才使用的。

  心的功能是思考,思考就会有所获得,不思考就不能有所得。

  (舜)德行方面是圣人,地位上是尊贵的天子,财富拥有整个天下。

  这试题第一部分出自《论语·子路》,原文是对比讲君子和小人,考题只选了说君子的两句。张力觉得这题凸显了崇祯的傲娇,君子么,必然是陛下了……

  第二部分出自《孟子·告子上》,第一句“心之官则思”还是个成语,张力微微一笑:皇上这是要大家多思考总是没坏处,皇上最讨厌尸位素餐的家伙了……

  第三部分出自《中庸》,张力更是莞尔一笑,心想:后世有记载,崇祯的哥哥天启皇帝死前拉着弟弟说了一句“来,吾弟当为尧舜!”,崇祯这家伙也太自恋了!不过作为试题,也是鞭策读书人要谨记尧舜英明,要自我鞭策……

  张力正自个儿瞎琢磨着,忽然旁边靠窗的一桌传来一声冷哼:“肤浅!”

  张力转过头来一看,只见一名十四五岁,身穿玄色织金锦袍的少年文士站了起来。那少年肤色白净,眼睛看向大厅正中那几位儒生,一脸的不屑一顾。

  张力一惊,刚开始还以为自己心里瞎琢磨的被人骂作肤浅,不过很快反应过来,自己话都没说,人家显然不是说的自己。

  那玄袍少年将手中的紫金扇子一收,大步走出了明月楼,他身后的丫鬟赶忙付了酒钱,快步追了出去……

  这人是谁?

  眼见人已走远,张力便收起了心思。

  张力又叫了两个菜一壶酒,继续与康兴安和高元良大吃大喝起来,还叫了一个艺妓过来,美美地听了一回曲儿……

  自从来到蓬莱县城之后,张力就有些不太习惯这里的天气。气温比后世低了很多,雨水也少。

  可是不知老天爷哪根筋不对,一直没下雨的蓬莱县城,最近连续下了整整三天雨。

  直到午后,天才放晴。

  张力原本在家中憋屈了好几天,正打算带着康兴安和高元良一起出去逛逛,谁知天色竟然又阴暗了下来。

  康兴安骂道:“在家中窝了好几天了,正要出去透透气,这天却又要变了!”

  高元良对康兴安笑道:“俺老高都吃你做的炖白菜好几天了,嘴都快淡出鸟来!不如趁这会还没下雨,去买两斤猪肉来?”

  张力微微一笑,康兴安却道:“哎呀,高大爷,咱以前顿顿挖野菜的日子,你是没经历过,有这大白菜吃可算不错了呢!”

  两人正在贫嘴,张力却听见了院子外传来一阵急促的脚步声。

  三人齐齐往院门看去,只见潘郎中带着一名小厮走了进来。潘郎中一双眼睛有些闪烁,嘴里却像灌了蜂蜜一样:“小神医您在家呀!太好了,那位中风的病人又来复诊,说是已经不发热了。现在只剩下半边身子偏瘫,您过去看看?”

  张力启齿一笑,淡淡地道:“既然病人有了好转,我这就去看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