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医匡九合_影山红【完结】(44)

  清溪小筑已有多年没有人留意了,似乎消失在报恩寺后面的重重山峦之中。

  张力在报恩寺中折腾了一下午,才从一个垂垂老矣的扫地僧人口中知道了清溪小筑的方位:在东南方向,离报恩寺还有些路程。

  张力记明了方向,沿着一条蜿蜒的小路,走了大约十里山路,在黄昏时分,终于来到了一座高墙红瓦的宅院跟前。

  宅子的门匾上用隶书写着四个大字“清溪小筑”,一名身穿青布直裰的门子正打量着张力。

  张力略一沉吟,抬头看了看天色,只见天虽未黑,月亮却已经爬上了云头。

  心里虽然有些忐忑,不过现在也回不去了,只得上前一揖:“在下张力,求见贵府的若晨小姐,烦请通报一声。”

  那门子显然有些吃惊,又看了张力一眼,这才应道:“还请小哥儿稍待片刻,我这就进去通报。”

  那门子快步走进了宅院,张力心里有些惴惴不安,低着头来回在门前踱着步子。

  如果没有若晨那日出手相救,自己肯定被纪郎中吃得死死的,必然一点翻盘的机会都没有!坐实了这庸医杀人之罪,项上人头肯定是保不住的。

  自己借了国公府的势,现在登门拜谢也是理所应当。只是现在天色已晚,也不知方不方便,更不知若晨小姐对自己是什么看法,小郎中么……

  “小神医!”一声清脆悦耳的女声传了过来,张力不用看,就听出了这是灵儿的声音。

  张力一抬头,只见灵儿从大门里跑了出来,脸上挂着欢喜的神色。

  第二十四章 纳兰词

  张力微微一笑,道:“你家小姐在府上吗?”

  灵儿似笑非笑地看了张力一眼,神色中透着古怪:“在啊,小姐在抚琴呢!我听门子说起你的名字,就跑出来迎接你啦!”

  灵儿带着张力,走进了清溪小筑。

  这是一座依山而建的宅院,张力一进大门,就发现两侧的回廊乃是台阶,幽幽通向上方。

  护栏和栋梁都是各种各样刻着精美纹路的石刻,有狮子纹,团云纹,波浪纹等等不一而足,这些石刻古朴典雅,透露着一股子大家之气。

  拾阶而上,走到了回廊的尽头,张力看见了一处荷花池。荷花已经过了季节,而荷叶却将整个池塘铺得满满当当,偶尔有那鱼儿一跃而出,平添了几分意趣。

  一道蜿蜒的桥廊,通向荷花池的中心。远处一条小溪注入了这爿池塘,哗哗的流水声传入张力的耳朵,不由得有些陶醉。

  在那荷花池正中有一座小亭子,亭子不大,亭檐却是涂的朱红色,在满池的荷叶中间显得影影绰绰,让人愈发地心旷神怡起来。

  灵儿快步走向了那座小亭子,只一拐弯,灵儿的身影就消失在长得郁郁葱葱的满池荷叶之中。

  张力加快了步伐,正欲跟上灵儿,忽然一阵悠扬的琴声从荷叶深处的亭子中传了出来。

  昔年白居易的《琵琶行》曾写到“大弦嘈嘈如急雨,小弦切切如私语。嘈嘈切切错杂弹,大珠小珠落玉盘。”张力对音律不是很精通,此时难以形容自己听到的琴声,只觉得脑海里浮现的就是白居易的这首《琵琶行》所描绘的音乐!

  循着琴声走去,张力转过了三处拐弯,才看见了亭子中的玉人!

  但见若晨身穿芙蓉色底桃素面妆花纱衫,身披荔枝纹红底薄烟纱,头上梳着芙蓉归云髻,正低首轻弹着古筝。

  那古筝放在一张精致的小案几上,两头还焚着缕缕轻香!

  太阳已经完全落下山去,那半弯月儿好像是一张笑脸,正微笑着看向张力。

  灵儿点起了蜡烛,小姐一曲未毕,她也不敢打扰。

  张力忍不住朗声吟道:“水浴凉蟾风入袂,鱼鳞触损金波碎。好天良夜酒盈樽,心自醉,愁难睡,西南月落城乌起。”

  琴声忽然终止,若晨抬起头来,看见了张力,口中喃喃道:“好天良夜酒盈樽,心自醉,愁难睡……”

  “好一首《天仙子》!”灵儿跟在若晨身边,从小也是学了诗词的,一听张力的吟出的词,就知道这是《天仙子》。

  张力面上微微一笑,心里却有些过意不去,暗自忖道:纳兰大词人,我若穿越到汉唐,绝对不用你的大手笔。可是穿越到这明末,我是实在想不出还有谁的文采能与你争锋。说不得,以后只能多多“借鉴”一下你的诗词了。

  这首《天仙子》正是被王国维评价为“北宋以来,一人而已”的清代纳兰性德所著,张力应着景儿,不由自主地吟了出来。

  若晨怔怔地望着张力,好半晌,才有些不相信地问道:“这是你作的词吗?”

  张力微微颔首,也不过多解释。

  若晨禁不住又再吟了一遍:“好天良夜酒盈樽,心自醉,愁难睡!好!好词!”若晨转头对灵儿道:“将琴撤下,打一壶花雕上来,我与小神医探讨一下医术……”

  这一声“小神医”听得张力骨头都轻了二两,嘴里却道:“在下冒昧了。原本在下白天就到了报恩寺中打听,却没有一人知道这清溪小筑的位置,浪费了一整天,最后才从一扫地老僧口中知道方位。又赶了十里路,所以到这的时候天色已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