范文程这话一落地,李永芳、孔有德等“二鞑子”立刻来了精神,纷纷露出“於我心有戚戚焉”的表情。
济尔哈朗则是寒着脸,瞅了一眼大汗黄台吉,见他并没有呵斥范文程,只得一言不发。
人群中的多尔衮脸色有些潮红,牙齿死死咬着嘴唇,怒目圆瞪,恨不得冲上前去将范文程撕成两半--但是,大汗并没有什么表示,多尔衮也不敢造次。只得生生地将怒火按捺下去!
李永芳投降最早,在“二鞑子”中地位最高,此刻他也说话了:“大汗,范先生说的没错。我大金国宜集中主力征明。无须分散兵力于朝鲜、察哈尔,以免腹背受敌!”
多尔衮忍无可忍,终于开腔了:“腹背受敌?!啧啧,咱们大金国打察哈尔,明狗敢出来乱吠?!”
“唔--和硕额真此言有理!大汗……”济尔哈朗赞赏地看了一眼多尔衮。轻轻地附和了一声,旋即将目光投向了黄台吉。
黄台吉含笑点头,努力装出一副虚心纳谏的模样。他也不直接下决断,而是将目光一转,飞快地扫过了孔有德,而后开口问道:“孔卿家在辽东、朝鲜、渤海一带往来,本汗想听听你的意见。大金国应该先对朝鲜用兵,还是应该先对明国用兵?”
黄台吉这话一落地,多尔衮顿时像泄了气的皮球!可不是么,这话意思大汗已经不考虑痛打察哈尔的林丹汗那只落水狗了!
多尔衮有些脸红脖子粗地瞥了黄台吉一眼。将双手死死捏成了拳头,最终还是选择不发一言。
孔有德压根儿也没想到自己这“新来乍到”的降将会被问及一个这么重要的战略问题,不免在惊异中又带着几分惶恐,略略沉吟片刻之后,孔有德开口了:“臣启汗王,臣以为,朝鲜国小,且与我大金国素无怨隙,不如明国国大,且为后金宿仇……”
不愧是日后大清国的定南王孔有德!
他这话一说出来。不光是满臣,连“二鞑子谋士”范文程都张大了嘴巴!
高!
太高了!
你多尔衮说什么大汗的女人娘家被察哈尔欺负,人家孔有德说大汗的亲爹被明国欺负!
女人事大,还是亲爹事大?!
黄台吉的老爹奴儿哈赤当年起兵反明。以“七大恨”告天--以证明自己反明的“正义性”!
原文有些文绉绉的,翻译成白话文大意如下:一,明军无事生非,杀我父、祖;
二,明军违背誓言,越边支持叶赫。而叶赫部落是野猪皮奴儿哈赤的死敌;三,明军侵夺女真,杀我边境士兵十余人;
四,明军将我定亲女子转嫁蒙古;
五,明军不准女真百姓收获庄稼;
六,明军偏信叶赫,侮辱我;
七,明军帮助叶赫两次攻打我。
这就是奴儿哈赤大名鼎鼎的所谓“七大恨诏书”!
这里面第一条杀伤力最大,所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嘛,可惜真实情况却并不是如此。
这条理由可真够烂的,想当初,奴儿哈赤的爷爷觉昌安投靠奴儿哈赤的外祖父建州女真首领王杲时,经常跟随王杲进入明朝边境烧杀抢掠。
虽说当时觉昌安私下里会提前“指挥”明朝的官员,将王杲抢劫的下一个目标“泄露”出来。可当时的条件,明朝官员并不可能把所有的百姓都安全转移的。
觉昌安父子也没少掠杀汉人吧?私通了官员,杀了老百姓就不算犯罪吗?再说奴儿哈赤的祖父建州女真首领王杲那可是将汉人杀得血流成河的!
依照明朝的法律,犯了这么重的罪是要诛九族的,奴儿哈赤要不是沾着少数民族的光,应该早就死在断头台上了吧?
明国朝廷不但没有追究奴儿哈赤,反而将其父祖的尸体送还给他,还封了他官职。
再说了,这件事距离奴儿哈赤起兵反明的时候,已经过去三十多年了,奴儿哈赤现在拿来说,真是将忍字和记仇的功夫发挥到了极致。
不管怎么说,在七大恨中,这一条是最给力的,毕竟二老死得很惨嘛!
七大恨其余几条,怎么看都像是怨妇骂街,说得都是些鸡毛蒜皮之事。
奴儿哈赤就像个受了气的小妾一样--可不是么,明军便帮叶赫部,他不爽。这不是与那大户人家姨奶奶之间的争风吃醋差不多么。
特别是第四条,说起来话就长了,暂且不提,反正就是奴儿哈赤的“真爱”被明国朝廷破坏--这尼玛绝壁不能忍!
大殿之内,所有人大气都不敢出一口!
人家孔有德已经将大汗黄台吉死去的老爹奴儿哈赤“七大恨”都搬出来了,谁有敢反对讨伐明国?!
谁敢说个“不”字岂不是与大汗过不去?!(未完待续。)
第330章 “安居平五路”
“唔--孔卿家言之有理!正所谓杀父之仇,不共戴天,本汗必遂了老汗王的心意才是!”黄台吉意味深长地看了孔有德一眼,眼光中带着满满的激赏之色。
黄台吉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脸色有些潮红,斩钉截铁地道:“本汗心意已决,两个月后出兵伐明!”
“大汗英明!--”范文程不甘心被孔有德抢去金国第一“二鞑子”的头衔,此刻率先跪地山呼起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