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的天气说变就变,洪承畴只觉得眼前一黑,狂风四起,倾盆大雨顿时随之而下!
这当然是天公不作美,一场盛大的点校典礼遭到了破坏,校场上顿时成了一片泽国。洪承畴的亲兵很快找来了一个大号的行军油纸伞,撑了起来。
洪承畴已经惊讶得说不出话来,大雨滂沱中,那一万五千名将士依旧直挺挺地立在原地,任凭豆点大的雨珠打在身上,弄得从头到脚湿成一片,却没有一个人躲开,也没有一个人伸手擦拭一下脸上的水珠,甚至根本没有人动弹一下!
张力本人乃是文官,并不是武将,本不需要如此,可他也和团山军所有的人员一样,直挺挺地立在大雨之中,连眉头都不曾皱上一下!
点校典礼如常进行……
洪承畴却看得整个人都傻眼了,坐在座椅上仿佛失去知觉了好一会儿,心里茫茫麻麻的,直到意识恢复的时候,他才听到了自己心中的声音:向来只听说过,昔年少保戚继光治军,才能将军纪整治得如此这般严明--以前也就是听说而已,自己从来都是将信将疑的--不曾想,今日却亲眼见到了团山军的军容!
饶是洪承畴治军好些年头,却也不由得纳闷起来:这张力到底用了什么法子,竟然将团山军训练得如此精锐?(未完待续。)
第332章 艰难的选择
雨势渐渐小了起来,洪承畴忽然感觉出了一身的冷汗。
洪承畴暗自忖道:不贪墨军饷之人,便不是自己一路人,若是辽东有这么一个巡按的话,很多事情就要调整做法了……
洪承畴整个人是正襟危坐的,摆出一副“庄严肃穆”的神情。一袭崭新的官府毕挺地罩着他收效的身去,也罩着他那颗开始发颤的心,使他的心声半点都没有流露到外表来。
但是,他内心深处的思维,对他自己来说却是雪亮的,直接的,无须隐藏……
“张力竟然有如此能耐,而且还谋了个辽东巡按之职,监察全辽呀!以后,真得多费几分心思在他身上了!”
一边想着,洪承畴的冷汗汩汩而流,湿透了他整层的里衣…
洪承畴微微叹了口气,自己并非不学无术之徒,早年寒微时也曾下苦功读书,对于读书人所讲究的理想、抱负、原则,那是清楚得不能再清楚了。对于所谓“君子”与“小人”的区别更了然于胸,而一般以“君子”自居的人,抱着自以为是的“嫉恶如仇”原则,对他们心中的“小人”赶尽杀绝的做法,自己也是见惯不惊了。
眼下朝廷衮衮诸公,也只有这种伪“君子”了!
那种为国为民,大公无私的真君子,大明朝二百余年,恐怕也只有永乐朝开始历仕四朝的的“三杨”了吧?
杨士奇有学行,杨荣有才识,杨溥有雅操,三人都是真君子。
其实,自己又何尝不愿意做个流芳百世的真君子呢?
但是,做了真君子,自己现在的这身功名富贵又将从何处得来呢?
蓟辽总督的高官,万千的夹菜,这些,不用手段怎么可能得到?选择做真君子。又怎能得到呢?
虽然人生在世,某些状况是无法选择的,身不由己的,但是人品的高下却是可以由自己选择的--要做真君子或是伪君子。根本就是在一念之间而已!
然则,这种选择,又是何等的艰难!
当初自己面临选择的时候,也曾经历了一番天人交战--不过,答案很快便决定了。而且自己相信。做了眼下这种选择,一辈子都不会后悔的。
只要一闭上眼睛,眼前浮现出童年时全家三餐不继,全靠乡绅救济的惨状时,自己当初的选择就一定没有错!
洪承畴难得地思考起了人生,因为他发现自己一个堂堂正二品的蓟辽总督,恐怕还比不过眼前站在雨中傲然而立的张力!
恐怕张力此子前途无量,假以时日,必会流芳百世,犹如当年戚少保之风采!
一想到“流芳百世”。洪承畴瞥了一眼张力,不由得有些嫉妒起来!
他才不到二十就高中探花,成了内阁次辅周延儒的门生弟子。可是自己呢?“流芳百世”对于自己来说,根本就是个看不见的,虚幻的梦想,一点也无助于解决自己当初的穷困潦倒……
洪承畴终于找到了一个理由,唔,张力乃是运气太好,少年得志呀!
自己永远也不会忘记,当初自己的少年时代。是怎样一边忍饥挨饿,一边发奋苦读,咬牙切齿地立誓要出人头地--
“功名富贵……富贵功名……”
洪承畴似乎听到自己的心中在呐喊,要攫取功名富贵的欲望是那样的强烈。强烈到在多年后的今日仍然会从心底升起这个声音,仍然会刺痛自己的心田!
“不计任何手段,一定要得到功名富贵!”
洪承畴倏地睁开了微眯的眼睛,细小狭长的眼眶中立刻射出了两道锐利得如鹰隼般的眼光,冷冷地盯着前方校场上的人影。
张力仍然笔直地站立在雨中主持点校大典,他那英挺的身躯在大号油纸伞遮雨下的洪承畴眼中看来。其实只是一个小黑点,但却渐渐成为洪承畴心中越来越大的阴影了。
这个人不吃空饷,恐怕就是真君子了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