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医匡九合_影山红【完结】(607)

  ……

  这几天崇祯皇帝小日子过得还不错,万寿节前后一个月,温大人那边呈上来的奏折相当令他“愉悦”。

  崇祯皇帝所喜欢的身边人大多是些巧言令色之徒。就是一些本来还算正直的人,几年下来也因为看到了朝中正人君子们的下场--坟头草的高度,故而也学会了三缄其口。

  眼下温大人所奏报上来的消息尽量的报喜不报忧,特别是收了洪承畴的一百万两银子之后。孔有德归附黄台吉的消息被淡化得成为孔有德仅率一两百残兵败将逃入了后金国境,而运筹帷幄之中的洪总督基于“穷寇莫追”的道理,只追到边境线上就采取驻守观望的态度云云。

  更让崇祯喜悦的是,洪承畴这位蓟辽总督的战功显赫,甚至有些夸张。他率领一万明军,将三万孔有德叛军打得只有一二百人。孔贼差点就要跳海自杀了……

  当然,在温大人的授意之下,洪承畴关于孔有德之事的奏折的开头和结尾都再三强调,这一切的“丰功伟绩”的创立都是因为大明朝的国运昌隆和皇帝陛下的英明神武所致!

  崇祯皇帝接到这样的奏报,内心所引起的直接反应当然也是只喜不忧的。他很快就遗忘了“孔有德”这个在奏折中看起来毫无分量,微不足道的名字。而对“洪承畴”这个名字则是看得喜逐颜开,连连下旨褒奖,并且赞不绝口地对身边的大太监王承恩道:“有了洪承畴这样的能臣给朕办事,还怕什么建奴?哼哼,建部跳梁--那奴酋洪太不就是个跳梁小丑么?”

  做皇帝的既然这么说,他身边的一干奴才当然就更乐得如此的逢迎以博他的欢心了。于是,刻意淡化孔有德的叛逃,强调洪承畴的功勋成了满朝大臣的共同声音--尤其是在温体仁巧妙的暗中运作之下,崇祯皇帝的耳中全是一片歌功颂德的声音,听得他实在是“龙颜大悦”!

  可不是么,皇上心情好,决定要重重地犒赏洪承畴,故而今日一下朝便将温体仁叫到了乾清宫议事。

  乾清宫中温体仁吹捧了一阵“皇上英明”一类的功德之后,便等待着皇帝发话。

  崇祯脸色微微有些潮红,最近温体仁当首辅以来,似乎国事有了很大的起色呢--流贼好像消失匿迹了,建奴也没有折腾,个把个叛将潜逃沈阳那也只是小事而已。

  眼下蓟辽总督洪承畴战功如此显赫,想必要不了多久,辽东就可以平定了吧?(未完待续。)

  第352章 定国

  温体仁眼瞅着崇祯皇帝心情正佳,于是开始了“忽悠”:“吾皇万岁万岁万万岁!洪承畴能痛打孔有德那只落水狗,定然可以起到示范作用,看以后还有人敢去投建奴么?此乃改变辽东战局的大功,皇上理当褒奖!”

  崇祯皇帝跟上了首辅温体仁的节奏,喃喃自语地道:“改变辽东战局?--唔,是了!那建奴最擅长招降纳叛,若是没有人投敌,抚顺又岂会丢?沈阳、辽阳又岂会丢?!”

  “臣请陛下发赏银以犒赏洪承畴!”

  温体仁朗声说道,嘴角浮出了一丝不易察觉的笑意。

  崇祯一拍御案,猛地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脸红脖子粗地道:“赏!大大的有赏!温爱卿,让户部拨银五十万两,重赏蓟辽总督洪承畴以及蓟镇、辽东全体将士!”

  崇祯皇帝这话一说完,却突然发现冷了场,首辅温大人眼观鼻鼻观心,压根儿也不附和自己--咦,温爱卿最是公忠体国,为何不说话呢?

  也只短短一瞬间,崇祯反应了过来。大明朝赋税分春秋两季征收,春季好不容易收上来的赋税,在户部仓库还没放热乎,就发往九边充作军饷了,其中发往辽东自然是大头……

  眼下户部仓库比屁股还干净,崇祯皇帝又岂会不知?

  沉默,到后来变成了死寂--温体仁不说话,崇祯心却在滴血!

  崇祯脸色黯淡了下来,不时用手抚摸着胸口,似乎心窝子在被猫儿抓挠一般。

  “臣启禀皇上,洪总督必须重赏呀!否则,岂不是寒了忠心为大明朝效力的边军将士?”

  温体仁的话语像刀子一样,来回切割着崇祯皇帝的心窝,到了最后,又仿佛是一道催命符一般……

  “发……发内帑,发五千两……”

  崇祯颤抖着说出这个打发叫花子一般的“数字”,温体仁嘴角依然冷笑。明面上却还是不说话。

  君臣二人沉默良久,崇祯终究知道五千两银子又有个卵用,于是开口道:“温爱卿,你说给洪承畴赏多少银子合适?”

  温体仁登时像打了鸡血一般。来了精神,上前两步,朗声道:“臣启陛下,蓟镇兵卒有三万,臣建议一名兵士十两银子……”

  “三……三十万两?”崇祯浑身一颤。跌坐在龙椅之上,整个人立刻变得不好了。

  温体仁决定趁热打铁。来个临门一脚:“陛下,将士们缺衣少食,为天子镇守国门--唔,奋勇与叛军作战,非重赏不足以提振军心呀!”

  温体仁顿了一顿,脸上露出沉痛之色,仿佛那缺衣少食的是他自己一般……

  崇祯先前日子过得紧巴巴的,最近万寿节收了温体仁的大礼,此刻也不免有些神情激动了起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