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是工业。”张力点了点头,接着道:“近期我将坐镇锦州,大力发展工业。军事方面团山军进入防御阶段,由你掌控辽东防御,卢象升则负责山东事宜。”
在古代,“工”主要是“工匠”的“工”,说白了与后世的工业差距还挺大,不过也就只是一层窗户纸,所谓“手工业”与“机器工业”的差距。现在辽东的那些兵工厂,还是手工业作坊而已,远远达不到第一次工业革命的那种程度,所以张力现在停止军事进攻,便是要全力发展工业。
张力眼神中带着无比的期待,对高元良道:“我要将农民从土地的束缚上解脱出来,让他们加入到工业生产之中。这些事儿,我会专门与宋应星等人商议。我找你前来的目的,是让你知道往后一段时间团山军的重点首先是防御,而后是训练整编军队,这些都交给你处理了,毕竟我手头还有更重要的事情。”
高元良心头一热,似乎有些明白先前张力说的“愿华夏强大,而不是他张力一人称王称帝”的话,眼中含着热泪:“属下明白了。”
……
正所谓“人逢喜事精神爽”,今儿个齐英的父亲齐老爹到锦州城北门的熟食店称了两斤猪头肉,买了一壶烧刀子,自个儿提着吃食往家中走去。
眼下宁远卫团山堡乃至与朵颜卫接壤的地方开辟出了好几个大牧场,牛羊肉的供应逐渐丰富了起来。这是万历年辽事糜烂以来的头一遭,普通老百姓居然能吃上肉了,简直不敢想。要说这人呐,还真是越来越挑,这不牛羊肉膻味大,家中殷实的老百姓们便开始食用猪肉了。齐老爹早就步入了殷实家庭,因为女婿木头现在已经是团山军的总兵官了--虽说团山军不兴贪污受贿那一套,可是工坊中的工头们对齐老爹那是相当恭敬,每月考核他都是卓异,银钱拿到手软呀!
这不,今儿个女婿木头大人带着齐英回来串门,这可是两人成婚以来的头一遭呀!
齐老爹心里那个乐,先前女儿齐英和女婿木头一直对他不冷不热,想了好些法子才堪堪缓和了关系,没想到今日木头竟然来拜访自己,也不知所为何事?(未完待续。)
第447章 工业萌芽
齐老爹与女儿女婿欢欢喜喜地吃了一顿饭,酒足饭饱之后,齐英神秘兮兮地对齐老爹道:“爹,这次张大人改革工坊,从西洋引进了一大批机械,说是能改良机械或者发明创造的,一律都有重奖。不知父亲对这事儿有兴趣没?”
齐老爹打了一辈子铁,向来都是生活在社会最底层,可最近张力张大人忽然开始提高工人的待遇,这着实让齐老爹神清气爽。现在女儿也说这话,顿时让齐老爹油然而生一种自豪感--乃是发自内心的欢喜。
一向沉默寡言的木头,这会儿也凑了过来,小声地道:“爹,俺听高都督说,张大人现在要狠抓内政,团山军最近都没仗可打呢!而且爹你也知道,团山军兵卒都不是将领的私兵,别看我现在官职挺大,若是没仗打,以后还要退役。我和英子琢磨很久了,没准以后我们家就指望您老人家了!”
在团山军的体系,张力非常重视军队的体制建设,绝不允许出现拥兵自重的武将。所有将领都有一套完整的奖罚机制,若是有任何出格的事情,很快便会被军法处的人请去喝茶。
在历史上也不是没有出现这样的情况,譬如历经五代十国武将拥兵自重的惨痛教训,宋太祖和宋太宗便定下了“兵不识将,将不识兵”的规矩--这极大的限制了武将,却也导致北宋与辽国、西夏的战争完全处于下风。
张力没有照搬赵匡胤那一套,只是军队中的监察体系比较发达,很多事情都公开化,少了暗箱操作的可能。这有点类似于后世的军队建设,一军的指挥官轻易不会变动,但是有一套强大的监督体系来制衡他们。
所以别看木头官衔挺大,实际上出了指挥作战的时候,平时几乎没有太多的特权。可是,这一次张大人似乎下了决心,要弄制造一批“特权阶层”出来。那便是工人。
所有张大人势力下的地盘,各种优待的政策,只对一种人开放,那就是对改良机械有贡献的工人。
木头眼神中带着一丝热切:“爹。那西洋买来的机床,您老人家能改进一二么?”
齐老爹说白了也就是个铁匠,抡个大锤打铁还行,又哪里搞得明白那许多机械。可是眼下箭在弦上不得不发,他也不愿意被女婿看轻了。于是硬着头皮道:“唔,那些东西我还不太熟悉,不过宋大人经常讲什么\“触类旁通\”,我回头仔细研究一下,来日未必不能捣鼓出点名堂。”
木头一听这话,态度更加亲切了,咧嘴笑道:“我就跟疙瘩他们说嘛,我老丈人那可是几十年的工匠了……嘿嘿”
这一夜,三人聊得很是投机,齐老爹终于感觉有了尊严。再也不用在女婿面前低声下气了……
一晃两个多月过去,大明崇祯七年六月十二日,这注定是个载入史册的日子。
这一天并不是什么重大战争的爆发日,但是整个辽东团山军体系的文官在张力的带领下,尽数来到潘霸天镇守的宁远中右所。
在崇祯五年到崇祯七年的这两年多时间里,团山堡对外贸易有且只有一种物资,那就是张力研发出来的药丸。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