紧张,甚至有些令人窒息的紧张充斥着整个团山军的阵中。有些入伍年份稍微晚一点的兵士,握着自生火铳的双手竟然全是汗水。长久以来的训练让这些兵卒们无人不知,无人不晓:临战的紧张乃是人之常情,但是。绝对不可以表现出来。一旦上头下了军令,就算前面是刀山火海,那也是必须一往无前的。
“得得得--”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传入广鹿原三万五千团山军的耳朵中,然则却没有一个人侧目而视;而那快马则直接往中军疾驰而来。最后停在了张力的跟前。
一名斥候翻身下马,高声喊道:“启禀大人,清军现在距离广鹿原七里!人数没有变化,正是七万!”
张力点了点头,沉声道:“我知道了。你通知夜生,让他再探消息。特别是敌人有没有分兵,一定要落实,直到他们出现在我的眼中!”
“得令!--”那斥候朗声应诺,旋即又飞身上马,像一阵风一样消失得无影无踪。
如此往复数次,团山军的斥候队始终将清军的情况及时向张力汇报,直到多尔衮和多铎的大军最终出现在了张力的视线之中。
在距离广鹿原团山军列阵之地二里左右距离的地方,清军停了下来。这个距离正是火炮的有效射程之外,可见多尔衮也是非常小心,生怕团山军列阵是假,炮击是真,故而也显得小心翼翼。
团山军的三万五千将士依然鸦雀无声,就像压根也没有看见敌人的出现一样。清军并没有一上来就猛攻,他们也开始列阵,拉开了决战的架势。
张力眼睛微眯,不动声色,他也像团山军的普通兵卒一样,仿佛没有看见敌人一般。
李定国毕竟年龄小一些,他实在有些按捺不住紧张的心情,看了张力一眼过后,小声地问道:“张大人,敌人正在结阵,阵型散乱,咱们是不是……”
张力转过头来,意味深长地看了李定国一眼,先前那没有任何表情的脸上浮现出了一丝笑意--亦或者说,一种自信:“定国,想必你也知道,清军被咱们团山军屡屡击败之后,也大肆购买火器。他们现在的掌中雷、火铳、火炮数量,并不比咱们少。”
李定国点了点头,附和道:“确如大人所言,鞑子现在大力普及火器,恐怕比以前更难对付了呢?”
人,总归是一种高级生物,学习的能力是非常强大的。张力对于后世有些无脑的看法,例如火器碾压一切,一招鲜吃遍天下很不感冒,估摸着那些人都以为鞑子是猪,而不是人。只有猪,才永远睡了吃,吃了睡,啥也不琢磨,就等着挨刀……
若是人,他们一定会千方百计的想办法扳回劣势,绞尽脑汁地想着如何打败对手--张力过去一年中主要是在“修炼内功”,但是也非常重视沈阳方面的各种情报。洪承畴勾结郑芝虎找西洋人大肆购买火器的事儿,张力甚至连每一次交易的具体数量都大致知道。那些卖火器的西洋人,眼里只认钱。通过海量进口,这一年来鞑子火器的质量和数量都大幅提升,确实带给张力很大的压力。(未完待续。)
第463章 出阵
不得不承认,与清末八旗子弟只会架鸟遛狗相比,崇祯年的满八旗军事素养还是相当高的。有道是“人上一万,无边无际”,更何况是七万人同时列阵?
清军除了汉八旗略显杂乱之外,满八旗三万人很快就进入了战斗阵型。在尚可喜的督促之下,汉八旗也没有掉链子太久,布好阵型也只比女真人晚了一刻钟而已。
团山军是分为三大块,左中右呈“倒品字形”分布,左右两翼突出,中军略略靠后一点。而清军也针锋相对,将七万大军分成三股,逐一对应--多尔衮居中,多铎在左翼,尚可喜在右翼。
饶是多尔衮久经战阵,当他看见团山军的阵势之时,也不免有些动容--这团山军比一年前,恐怕更加难以对付了!
然则,多尔衮既然是一军主帅,那就绝不会露出丝毫的胆怯之色。
“我大清崛起辽东数十年,兵锋之盛世所罕见,区区团山军先前不过小胜数阵,今日以七万大军正面野战三万团山军,其中更有满八旗三万,十五弟无需多虑!”
在多尔衮身边的多铎涵养功夫可就不如他了,此刻脸色已经有些惨白,故而多尔衮出言安抚于他。
多铎微微颔首,沉声道:“十四哥教训得是,小弟有些失态了--”
显然,不管多尔衮信不信“我大清”能碾压团山军,反正此刻多铎是信了。
……
两军阵外,还有一方势力远远地躲在一处高岗上观战,不过也只有十余人而已,并且在团山军军法队的严密监视之下。
明清大战--唔,张力并没有自立为王,自然还是打着大明的旗号--在人家朝鲜国展开如此规模的大战,朝鲜国王李倧自然也是派出了一队使者前来观战。
说白了,也就是看看清军和团山军到底谁赢谁输,更直白一点。到底谁的腿毛更粗,更值得去抱一抱。
先前由于朝鲜国王李倧对“我大清”很不“友善”,故而招致了此次的清军大举入侵。李倧被打脸之后,也不是没找过路子去黄台吉那里求情--他光送给范文程的银子。就有二十万两。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