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尔衮在广鹿原被团山军打得大败,黄台吉气得昏迷无法视事之后,由礼亲王代善住持八旗议政。这第一件要议的事儿,自然便是战败的责任。原本有些与多尔衮不对付的亲王贝勒们还等着看多尔衮的笑话,然则睿亲王自然是“睿智无比”的,直接将“锅”扔给了一同出征的尚可喜。
毕竟尚可喜部先被团山军打得溃不成军也是事实,好几万人都看着,他也没法争辩。但是,尼玛多尔衮不让尚可喜第一个上去送死。他会先战败吗?
尚可喜悲催地当了“背锅侠”,原本多尔衮还要革除他的王爵,后来代善琢磨着还需要汉人炮灰去填团山军的大炮火器呢,故而选择息事宁人。只将尚可喜的“王袍”扒了,说是让他戴罪立功--什么时候立功了,人命填够了,什么时候才恢复“王爷”的待遇……
洪承畴此刻心头敞亮:这一年多来,他切身体会到,原来当奴才也不是那么好当的。正所谓“非我族类。其心必异”,送死的时候让汉人去,吃肉的时候那绝壁没有汉人什么事儿。
眼下尚可喜等于憋了一肚子火却无处可,正是可以拉拢利用的对象。
洪承畴有瞥了一眼自己左手边的孔有德,只见孔有德眼观鼻鼻观心,仿佛老僧入定一般,一言不。洪承畴心中冷笑一声,暗自忖道:装,你继续装!多尔衮现在已经开始改革兵制,说是要把汉军旗打散了便入满八旗之中,充当什么敢死队,先登营--这事儿明眼人都不用琢磨,还不是因为那团山军的大炮只打女真人,让他们害怕了?说是混编,实际还不是让汉人在前面填人命,“我大清”的勇士在后面捡便宜?
尚可喜和孔有德的部下死不死,死多少那都没有关系,反正去明国腹地“武装巡逻”一圈,穷得跟叫花子差不了多少的大明边军还不“纷纷来投”?这里面却有一处最最要紧的关键之处,那就是兵权!
以往汉军旗都是由汉人统领,不管孔有德也好,还是尚可喜、耿仲明甚至老牌汉奸李永芳等等,自个儿麾下都是有兵的。虽说要在女真主子面前当奴才,不过看在手握兵权的份上,别说奴才,就是当狗当猪那也是无所谓的事儿。有兵就是草头王嘛!女真人将汉军旗吃得死死的,可女真人毕竟不多呀!一旦入寇明国,亦或者以后灭了明国,尼玛那还不是要多快活有多快活?
大明乃是泱泱大国,女真人也不可能处处都能照应得过来,说不得还得用些“忠心的奴才”去镇守一方不是?
正是由于看到了这一点,一众汉奸们打起仗来可比在大明的时候卖力多了。
洪承畴心中冷笑一声,这多尔衮也是年轻,图样图森破呀!蛮夷就是蛮夷,肤浅极了!
有道是“飞鸟尽,走狗烹”,这尼玛天上的“飞鸟”还那么多,就要杀“走狗”了?现在多尔衮要搞这“杯酒释兵权”的幺蛾子,孔有德、尚可喜等人又岂会坐以待毙?(未完待续。)
第477章 咸鱼也想翻身
洪承畴现在是满清的“兵部尚书”,挂督师印,统领整个开城一线的所有汉军旗。 `要说女真贵族确实也有几分头脑,他们对待洪承畴这样的所谓的“汉人菁英”远比孔有德、尚可喜这些武将强多了。大明朝文贵武贱的传统,怕也是影响到了满清高层。
至少皇帝黄台吉对汉臣颇为优待,特别是文臣,譬如那范文程之流--鞑子自然也是知道治国还是需要文臣的。
黄台吉给洪承畴的头衔有一大堆,反正也不要钱不是?若不是文臣断然没有封“王”的先例,黄台吉恨不得也给洪承畴封一个“八贤王”之类的头衔,唔--倒过来念跳过中间那个“贤”字也是可以的……
总而言之,洪承畴现在乃是朝鲜国开城一线汉军旗最高统帅,孔有德、尚可喜等人都得听他指挥。
洪大人今儿个将孔有的和尚可喜找来,却并不是要议论什么兵事。天寒地冻,大炮封江,团山军难不成飞过来?眼下前线双方屁事也没有,名曰“对峙”么……
三个各怀鬼胎之人沉默了老半天,最终还是洪承畴打开了话匣子:“二位王爷,今日本帅将你们召来,乃是为了商议一件大事。`”
洪承畴这话一落地,孔有德立刻从座椅上站了起来,机智地打了个千儿,满脸笑意地道:“洪大帅折煞末将了!”
尚可喜也不甘落后,有模有样地也打了一个千儿,皮笑肉不笑地道:“洪大人但讲无妨,末将等必定洗耳恭听!”
洪承畴捋须微微一笑,做了个手势,示意二人无需多礼。他整了整嗓子,故作神秘地看了两人一眼,小声地道:“二位王爷,昨日那大阿哥豪格带着人马回了平壤,你们可知其中缘由?”
孔有德和尚可喜一怔。这洪大人说这事儿干嘛?没错,昨日开城满八旗的统领大阿哥豪格确实是回平壤了,对外说是回去看望他皇阿玛的病情--这实在是个很好的理由,旁人也说不出个啥来。父慈子孝嘛!可是,洪大人说什么“缘由”,莫不是此事另有蹊跷?
洪承畴将孔有德和尚可喜两人脸上的疑惑之色尽收眼底,捋须沉吟道:“那平壤城恐怕有一场明争暗斗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