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来也怪,张力的车队一进城池。大雪竟然小了起来,只是刺骨的冷风还呼啸着吹个不停。张力坐在马车上闭目养神--这一路上天寒地冻,路面湿滑,车队的速度并不快,又是海船又是马车,让张力颇感劳累。
这是一辆双马拉行的马车,并不特别显眼,但是车厢内还是相当舒适。随车的李定国此刻给车厢中的炭炉加了一点木炭,先前有些温吞的炉火立刻旺盛了起来,车厢中顿时一片暖意盎然。
张力似乎也感觉到了温度的变化。睁开了眼睛。李定国知道张力并没有入睡,此刻见张力不再闭目养神,于是笑着道:“大人,咱们刚刚进锦州城呢!”
张力微微点头,掀开车帘匆匆看了外面一眼,旋即又拉上了车帘,转头对李定国道:“去朝鲜国也有小半年时间了,那鬼地方我还真待不惯,还是锦州好。”
李定国一直在张力身边学习,两人关系已经很熟了。他哈哈一笑道:“谁说不是呢!那里的饭菜也吃不惯,要不是朝鲜国王送来一千头肥猪犒军,我可是好久都没吃肉了呀!”
张力一听李定国说起朝鲜国王李倧犒军之事,也不由得乐了。差点没笑出声来。
在广鹿原之战以后,逃亡釜山的朝鲜国李倧派大臣数次求见张力,却都被张力以军务繁忙为由拒绝了。如此几次之后,李倧也慌了神,不知道张力到底意欲何为。
张力越是不见朝鲜大臣,李倧心里就越没底。后来张力派出的外交大使王奇峰出现在釜山的时候。立刻便被奉为上宾,好吃好喝招待不说,还有朝鲜美女伺候。
这也是应有之义,无需多说,王奇峰见李倧之后,提出了团山军“抗清援朝”的三个条件:其一,驻军。这一点也很正常,便有如后世米帝在韩国干的事情一样,要在一国拥有最大的影响力,就必须要有军事存在;其二,报销军费。团山军将脑袋别在裤腰带上前来救援朝鲜国,避免他们被满清鞑子亡国灭种,实在是太有“国际主义精神”了。不过那玩意不能当饭吃,还是得来点干货才是。原本李倧以为最多百十万两银子,也就足够大军开销了。可惜王奇峰算了个让李倧听后直接昏厥,倒地不起的数字--多加了两个零。
当然,叫那“蕞尔小国”拿出那么多钱是绝壁不可能的,他们砸锅卖铁,就算连裤衩都卖掉也没有那么多。但团山军不着急,也不逼迫他们,只是要求每年还一部分,而利息是另外算的。什么时候账还完了,什么时候团山军就从朝鲜国撤军。
这个条件虽然苛刻,但李倧与大臣们商议过后,觉得以后的事儿以后再说,眼下先保住小命才是王道,所以也就一口答应了。正如老妖婆与列强签的那些赔款几亿两白银的条约,慢慢还呗,我大清还不上不还有常凯申背锅么?只要不耽误自己修园子就行……
其三,朝鲜国所有需要的商品必须从团山堡购买,小到百姓用的一针一线,大到朝鲜国军队所使用的火器,统统只能从团山堡进口。相应的,朝鲜国的特产,譬如粮食、矿产,也只能卖给团山堡。
这一点原本是李倧最最反对的,因为若是张力一把火铳卖一千两银子,而收购一石粮食只给一个铜板,那朝鲜人就只有抹脖子了……
不过张力给的条件很优惠,卖出的价格与市场差不多,而收购的价格也还算公道,最终李倧也只能答应这个条件。
这便算是与朝鲜国“约法三章”了,对这个国家张力木有半分好感,帮你打仗可以,代价必须花足才行!(未完待续。)
第486章 回锦州
约法三章之后就好办事了,咱们团山军可是属于国际友军,帮你们抵抗满清鞑子呢!还不好好伺候着?所以朝鲜国王李倧过年的时候亲自从釜山出发前往汉城,给团山军送来了大批的粮食、牲口以及当年的“军费”……
马车中的张力和李定国会意地哈哈大笑之后,张力神色渐渐恢复了常态。而后,甚至有些严峻起来。
李定国也不知道张力在想什么,却也不敢打扰,只得小心翼翼地陪在一旁。
张力微微叹了口气,似乎有感而发,整个人沉默了起来。
其实在明代,诸如朝鲜、安南这些国家,根本就不算是有独立主权的王国。特别是朝鲜国,它与大明的关系远比后世的什么美日、美韩要紧密得多。
外交的那些年年月月必有的朝贡礼仪自不必说,单说朝鲜国王的即位,就必须有大明皇帝的诏书才算是名正言顺--虽然大明一般也不会驳回朝鲜国的王位继承人。
但,这也是一个权力不是?
张力无意去做什么殖民者,但也不会傻到帮人打仗还分文不取……张力在朝鲜国要做的事情,便是让他们亲华,当好咱的小弟就ok。咱大明不差那点地,与小鬼子不一样,他们是一群疯狗,看见土地眼睛都是要冒光的。
“唉--”张力长叹一声,心里还是有些郁结之气,无法宣泄。
曾几何时,朝鲜国那是死心塌地地当咱们的小弟,可恨就可恨在“我大清”上!
即使在清末中国如此落后的情况下,朝鲜依然还是认中国为宗主国,并没有投向日本。同位王朝末期,万历年大明将入侵朝鲜的日寇打得满地找牙,而甲午年还是在朝鲜国日寇将“我大清”打得满地找牙,这事儿又找谁说理去?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