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医匡九合_影山红【完结】(841)

  既然徐静萍有兴趣,张力也乐观其成,毕竟她是徐光启的女儿,住持印刷销售徐光启的书籍是再合适不过的人选了。

  很显然由于考试范围的改变,以前被读书人视为经典的四书五经已经开始被这些工科、农科书籍取代……

  这也不奇怪,人总是追逐利益的,张力规定考什么,下面的人自然就学什么。不过要改变所有人的观念还是个很漫长的过程,也不可能一蹴而就。

  现在静萍在京师举办了一个徐光启经典研讨大会,北直隶的读书人们自然是趋之若鹜,纷纷赶往京城。

  静萍是个闲不下来的主儿,有事情做也挺好。张力偷得半日闲功夫,便来到晓月山庄找若晨。

  这些天张力忙着草创新明王朝的制度,一连好些天都没有见到若晨,现在满心愉悦的来找若晨,却现若晨一直寒着脸,一个人低着头想着心事。

  枯坐了好半晌,张力找了好几个话茬,若晨只是“嗯嗯”的敷衍着,这让张力心力略略有些不快。

  难道是这些天忙于公务。冷落了她?

  不会呀,在朝鲜打了一年仗,几乎都没怎么见过若晨,也没见她这样呢!

  莫非是她最近有什么心事?

  一想到此。张力终于忍不住了,眼睛看着若晨,开口问道:“若晨,你有心事?”

  “嗯--”若晨低低地应了一声,旋即用手轻轻捂着嘴巴。眉头紧紧地蹙了起来。

  张力一看这她这神情,知道自己猜得八九不离十,于是接着道:“有什么事情你就说呀,我是你夫君,又有什么事儿不能说呢?”

  “我不说……”若晨抬起头来,看着张力的眼神中满满地竟是哀怨之色--

  张力心里咯噔一下,她的眼神似乎是自己做错了很大的事情一样--这……

  张力琢磨了一下最近自己的“轨迹”,除了天天忙着与一干文臣商议各项制度之外,并没有任何不妥。倒也有些人“敬献”美女什么的,不过自己向来不好这一口。统统都拒绝了,还专门了通告--女人最爱的就是吃醋,明显自己这里也没什么“醋”给她吃,她有什么心事呢?

  张力想了半天也想不出来,于是站起身来,走到若晨身边的椅子上坐了下来,轻轻地拉着她的销售,柔声道:“你说吧,到底什么事?”

  若晨点了点头,用细不可闻的声音开口说道:“昨日父亲前来。虽然没有明说,但也问起了志儿的事情……”若晨一边说,一边抬头看向张力:“我一直也想问你,你怎么安排志儿?现在外面都在传。说你不立太子……”

  张力一听若晨这话,眉头不由得皱了起来。先前在朝鲜国的时候,若晨怀胎十月生下了自己的儿子,取名张志,小孩子现在也不过是襁褓中的婴儿罢了。若晨现在说起这件事情,果真自己还是疏忽了!

  在所有人眼里。虽然自己将“皇帝”改为“元”,但也不过是换了个称呼罢了,本质上所有人“都懂的”,张大人这是“谦虚”罢了。

  想当初秦始皇第一次用“皇帝”二字,乃是取的“三皇五帝”里面的两个字,便有了这几前年的称呼。而自己上位以来,处处改旧制,施新政,而武功之盛,不输于秦皇汉武。秦始皇能够取“皇帝”二字,自己取“元”二字又有何不妥?无非都是那个意思嘛……

  甚至有些心怀不满之人,还对此嗤之以鼻,说自己“虚伪”!

  张力陷入了沉思之中,这年月政治制度的改良必须循序渐进,绝不能想当然的弄个什么“君主立宪”、“民煮共和”--当然,不是说宪政和民主不对,而是远没到那个时机。

  在大家的潜意识里,张力就是新明王朝的皇帝,只不过换了个称呼,并没有什么本质上的不同。既然是皇帝,那也一定是家天下了,按汉人的传统是一定要立太子的。

  纵观历史,只有“我大清”从康熙年开始搞什么“秘密立储”,弄得神秘兮兮,然则并没有什么卵用。若是有用,道光就该选恭亲王奕?而不是咸丰皇帝奕坾。

  虽然“我大清”向来为张力所不齿,不过烂苹果里选一下的话,最烂的无疑是咸丰而不是恭亲王。“咸跑跑”有没本事已经是定论,不值一提,重点他的那个贵妃实在是亡国的祸呀!

  既然汉人王朝必须立太子,自己的儿子迟迟不立,就容易引很多猜想了……

  张力轻轻抚摸着若晨的小手,看着紧张兮兮的她,心情平静了下来。若晨这也是人之常情,站在她的立场,这件事情就是天大的事,也是顺理成章的事,可自己没有动静,难怪她闷闷不乐。

  张力思索片刻,整理了一下自己的思绪,缓缓的说道:“若晨,前明太祖高皇帝立国之时,可曾想到孙子建文帝会被儿子朱棣赶下台?”

  若晨微微点头,却没有说话。永乐大帝靖难的那点事儿,世人皆知。就连若晨的祖上第一代英国公张玉,那也是跟随明成祖朱棣造反的头号大将。

  虽说若晨不说话,但眉头却蹙了起来,显然已经开始在思索朱棣和朱允炆的“人生”……(未完待续。)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