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步兵,约有二百多人,一个中队,加上一些伪军,总计有五百多人,正被自己的假命令调遣出城,要到城外十里处埋伏呢。
埋伏你嘛的仙人板板
日本人也是执拗,说不好听点儿,是一根筋,这边乱成了这样,步兵还是完美地执行着命令,朝前面开拔,甚至加速跑步了,也许,他们怀疑炮台的变故,是路军进攻的一个环节,前面伏击路军的步兵更重要无法理解鬼子的构思,赵羽也不去浪费珍贵的脑细胞,不,现在脑细胞不重要,重要的是体力,连续作战,体力消耗极大,几乎顶不住了。
顶不住也得顶。
他和小毛子一起,挑选了毫米速射炮,这种轻型山炮,榴弹炮的特点是,射速快,可以更快地覆盖敌人步兵群,最关键的是,炮弹比较小,搬运起来吃得消。
日本的毫米速射炮,威力相当厉害,总千克,炮口初速度米每秒。米炮管长,射程,关键是射程,最远可以达到米现在,炮台上的日本毫米速射炮,已经是日本制造的升级版,在诺门坎惨败以后,加厚加长了炮管,可以发射装药量更多,威力更大的炮弹,所谓的“一式”速射炮。
赵羽当然熟悉这些,一个专业军人,专业的历史军迷可不是盖的。
这种炮,是年中日两国精锐决战广西昆仑关的日军制备武器,就这样轻型的榴弹山炮,居然将中国最精锐的第五军,杜聿明的所谓中国第一机械化军团,打得惨败。
虽然这一战役,中国人自称是胜利了,歼灭日军中村正雄少将,旅团“钢军”4啥的,其实,战役最后,还是中国部队先撤退,关口最终落在日本人手里,中国第五军的损失是日军的4倍还多那一战斗中,中国部队的装甲车和坦克,大量被日军毫米速射炮摧毁。
如果日军没有携带速射炮,中国的坦克和装甲车发挥出威力来,结果可能要好得多。
但是在见过了大世面的赵羽眼里,毫米速射炮就是袖珍型山炮,两侧有两个大轮可以带动炮身随即转移调整,胳膊粗细的炮管显得纤细可爱,简易的操作过程,可以让它实现高速工作。
没有现代的自动供弹系统,速射炮仍然有巨大的威力,平均射速是野炮的倍以上,又被俗称为机关炮,最低射速发每分钟,更快的超过发每分钟。
压制敌人的步兵,打击敌人轻型装甲目标,攻击敌人的炮兵,随便都行,可以说,抗战期间中国部队,尤其是北方路军被日军正面绝对压制,关键就是火力,尤其是炮兵的威力。
赵羽一面将速射炮推到炮台东南面合适位置,又来挑选炮弹,迅速准备好:“射击”
日本一式强化版速射炮,用每分钟发的高速,轰击着前面正在行军的日伪军队伍,细长的炮管,优雅的震撼着,吞吐出一团团火焰,发出震撼的爆炸。
对付步兵使用榴霰弹,赵羽简单测距以后,叮嘱小毛子迅速裁剪炮弹引线,这是经过精准计算了的,一根简单的燃烧式定时引信,随着榴霰弹飞到日军头顶,立刻引爆。
榴霰弹,是一种专门对付步兵的炮弹,外面有一层单薄的金属壳,里面装满克的微型金属弹丸,爆炸的时候,在敌人群体中,或者是头顶上空几米处爆炸,好像一把巨大的,将金属弹丸迸射向敌人。
严格说,这是一种炮射子母弹。
在多米到米的距离,正是榴霰弹威力最为发挥,射程最佳的阶段,一分钟之内,发炮弹的轰击,让炮台上升腾起浓郁迅速硝烟,炮车的车轮都被遮掩了。
稍微挪移地方,继续轰击。
赵羽的天赋在轰击之中表现得淋漓尽致,他随即估测出来的距离,指使小毛子对引信的裁剪,都恰到好处,正轰击在日伪军的头顶上随便爆炸的声响,薄薄的金属弹壳瞬间爆裂,里面成百上千的霰弹铁子,以米每秒的高速向四周迸射,射进了半径数十米的范围之内,一切临近的物体,都被射入。
日军在寒风中裹紧了的脖颈,手臂,听到炮弹呼啸以后急忙分散躲避时惊悚地窥探,各种裸出的部分,都遭到无情的杀伤,就是穿着厚厚棉衣的部分,包裹着“屁帘”儿的部分,也被极速的弹子穿透。
一颗炮弹爆炸,十几名,几十名日军遭殃,或者直接秒挂,或者倾倒地上翻滚,或者大声地嚎叫,惨痛无比。
射击中不时调整射角,使炮弹落到不同的位置上,最后还精确瞄准,让侥幸逃脱的日军人群上再美美地挨上几颗。
“嘎嘎巴嘎雅路”被轰击的日军除了痛哭还有痛骂,明明是自己的炮兵:“瞎了眼了”
有日军注意到了炮台的变化,多数还是小清新,心地纯洁,脑筋一根的日兵,只顾跟着前面猛跑,不提防背后的猛轰,死伤惨重。
距离太远,看得不是太清楚,可是,人的基本影像还是有的,轰。
皇协军到底差劲儿,被轰了几炮,死伤了不少人,其余的就作鸟兽散,还他么的大声哭喊,算是为赵羽的炮击张目,做了一回内应。
轰击了五分钟,榴霰弹消耗很大,看看敌人几乎不剩几个,赵羽赶紧喘息。
不过,杨晓辉哎呀哦一声,已经仆倒地上。
赵羽大惊,立刻奋不顾身地扑过去,来不及找手雷,顺便抄起炮弹啥的朝着通道下面猛砸:“麻辣隔壁的。小鬼子,你们尝尝爷的厉害。”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