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羽在出发前,跟大家商议过,一颗红心两种准备,最佳的降落地点是太原,既然费尽心机来了,在晋城滋扰一下,何如刺刀见红,直抵敌人的心脏太原城?
赵羽在临汾军事会议上没有提出太原,主要是怕彭总等人担忧反对,那样太危险了。
赵羽是特种部队的指挥官,绝对的灵魂人物,他的话没有人质疑,更别说反对了。
三架飞机纵队飞过晋中城,向着东面飞去。
晋中城的日军莫名其妙,百分百以为是自己的飞机,庆幸刚才没有射击,探照灯照射了日本旭日机徽,他们以为是晋西南运城飞机场的飞机转场往河北正定一带,或者北平天津。
绕道向东,也是迷惑日军,随机,他们就盘旋转弯,扑向了太原城的方向。
区区六七十里的距离,在飞机上就是一会儿,轰炸机的时速在350--400公里每小时,时间上不超过10分钟。
编队从东北面方向来到太原城的夜空中。
一大片的光亮,面对远遁的国府军,面对装备落后的土八路,日本占领当局可以恣意享受这夜晚灯光的绚丽,夜生活还算丰富。这种情况,比起日本本土还要优越地多。
用超低飞行技术,八路军第一架侦查和轰炸飞机掠过太原城,进入城市正上空,立刻开始轰炸。
飞行员和机组人员,都是一年多前赵羽劫夺了敌人飞机以后,八路军培养起来的,虽然飞机后来被敌人益子挺身队这些菊部战队的特种战斗给摧毁了,宝贵的机组人员还在,加上苏联援助的一些资料等等,这些人基本胜任了战斗工作。
当然,当时的螺旋桨飞机的速度低得多,对飞行员和机组人员的要求也低了很多,反正只要能飞起来,会拐弯就行。
八路军的飞行员如果和日军飞行员pk,百分百会被打下来死球,可是,避开敌人战机,夜间飞行轰炸,还是不错的,加上有夜视仪眼镜。
瞄准敌人的灯光处,机组人员迅速将航空炸弹推下来,几百米的低空,航弹戴着强大的惯性,迅速飞撞前面的灯光密集处。
现在,已经不考虑误伤中国人的问题了,这是战争,估计,凡是能在日本占领期间享受灯光的阶层,也没有几个有骨气,能洁身自爱的。
因为不太清楚敌人的防备部署,轰炸也纯粹是战术牵制,战斗目标不固定,就是敌人的灯火阑珊处。
几枚航空炸弹瞬间击中了灯火通明处,发出巨大的爆炸声,猩红的火光瞬间绽放,好像一串绚丽的礼花。
浓郁的夜色,纷乱的灯光,炽烈的火焰,恐怖震撼的爆声,摇撼了古老的华北重镇。
不管目标,不怕误伤,一连串的炸弹一股脑得往下面砸。
此时,后面两架战机保持足够的高度,迅速开始机降。
黑色的降落伞,一个个无影无踪的蘑菇瞬间脱离了飞机,这种轰炸机原型机舱跳伞,危险性不小。好在赵羽第一个先跳,接着韩雅琳等女子们都跳了,这些特种队员也有过多次经历,没有犹豫。
抛洒了队员以后,后面两架飞机也降低高度,朝着太原城轰炸,此时,城中所有的灯光都熄灭了,一片漆黑,只有第一架战机爆炸的火光成为显著的标志。
戴着微光夜视仪眼镜,降低高度,后续战机继续轰炸那些高楼大厦,这些地方,铁定被鬼子霸占使用了。
还可以看见城墙上,街道上的一些日军人员,飞机重点轰击的目标除了楼宇就是城墙城楼,炸人不炸没关系,反正要让日本人心惊肉跳,趴下来躲避。
第695章 攀登作战
太原是日本第一军的司令部所在地,十万正规精锐鬼子的大脑中枢,通过无数条公路,铁路,小路,航线跟山西,河北,内蒙古绥远等地区链接,是日本侵略的一个政治军事经济中心,战略意义非同小可。为了震撼日军,特别是震撼临汾的日军回援太原,赵羽部队就必须尽量凶狠地攻击,制造敌人的混乱,打掉敌人的士气。
三架飞机开始轮番轰炸,扫射,太原城关闭了灯火以后,漆黑一片,只有不多的探照灯恶狠狠地在空中摇曳回旋,追逐笼罩着飞机,爆炸引起的火焰在烈烈燃烧,因为使用了部分燃烧弹,一些大楼燃起冲天大火,照亮了周围的街道和日伪军巡逻部队的人影儿。
八路军飞机采用的是低空轰炸和扫射,加上火焰光芒,夜视仪,看得比较清楚,就是日军也不敢随意轰击,射击,就算扫射,也基本无效,飞机从头顶呼啸而过,强烈的震撼声音带来巨大的恐吓效应,就算是老日本鬼子,也很不适应----原来这些都是对付土八路的战术啊。
这是水平轰炸机,航线平直,如果是俯冲轰炸机的话,对地面人员的震慑能力更强,呼啸的声音,因为正面对准下方,给人的感觉好像一列疾驰的火车冲向自己,瞬间都要将自己撞飞一样。
不是八路军不想加强效果,而是飞行员素质有限,何况,只有重爆机才能同时运载兵员。
1940年春天以来,日本海军航空兵的零式战机横扫中国天空,真实历史上,中国的空军彻底完蛋,蒋委员长倚重的美国人陈纳德不得不返回美国重新购买战机,苏联囿于自身战略需要和日本签订中立条约,逐渐降低和终止对中国的空军援助,中国空军战力一度枯竭。
不过,由于赵羽的原因,至少华北地带,洛阳的第一战区留存了一些战机。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