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流民太多,救不胜救啊。”蒋鼎文马上诉苦,第一战区几十万军队需要维持,庞大的政府机关要保证,抗战五六年来,国统区经济凋敝,财政上捉襟见肘,要不是赵羽从美国争取到政治援助,加上经济贷款,也许中国民生都要崩溃了。
你们困难?难道比八路军更困难?
赵羽心里憋着,没有说出来,大敌当前,抗战第一,所以,对于这种贪官污吏,只要坚持抗战,还是要团结,想到这里,赵羽胸中沸腾的热血都差一点儿吐出来,太憋屈了,真相一刀一个,杀个精光痛快!
“重庆委员长知道吗?”
“知道,我们这边汇报过多次。”蒋鼎文哀叹道:“无奈中央财政也很困难,委员长要我们多想办法自救。”
赵羽点点头,谁知道你们上报的时候怎样讲,肯定报喜不报忧,就算报告,也蜻蜓点水,沽名钓誉,唯一苦了的是百姓们,河南省当时一千多万人口,饿死三分之一,至少在三百万到五百万之间,这是多少生灵涂炭啊。
为了尽量拯救这些百姓,赵羽只有将一切不能忍受的都忍了:“总司令,我愿意单独发电报,恳请委员长重视河南大灾,多少拨付一些救济,好歹缓解燃眉之急。”
“好,多谢赵羽将军了。赵羽将军一心为公,带伤操劳国事,令人感佩,鄙人十分景仰!”蒋鼎文口才很好,思路清晰,难怪当年在黄埔军校,会受到苏联顾问加仑将军的特别赞赏。
赵羽立刻利用第一战区司令部的电台,向重庆发报,讲述了洛阳流民的凄惨和数量,恳请援助,同时,恳请重庆方面委任他流民救济职责,兼顾休养枪伤。
重庆方面用罕见的速度回电,以委员长的名义,对赵羽的战伤再次慰问,勉力他休养好身体,嘉奖了他忧国忧民的情怀,却没有同意他救济灾民的责任。
赵羽估计,重庆方面并不清楚河南的灾情有多严重,他也无心去长期调查,反正历史上已经铭刻了这一中国近代最大灾荒,“转年馑”一词汇,已经成为河南地区,全国人心中惨痛的恐怖的记忆,难道还有错误吗?
赵羽再次拟电,渲染了灾情,估计了饿死数百万的可怕前景,要求中央必须救援,同时委婉地说,在救援这场大灾难之前,他绝不离开河南,目的就是用撂挑子不去缅甸参战的举动,来威胁委员长和重庆诸位权要。
这种以下犯上的做法,是相当忌讳的,也不是赵羽的作风,可是,事情紧急,迫不得已,他也这样了。
为国家,出生入死战疆场,是一种大义,为百姓,拯救千万斯民,毫不逊于前责。
回电还是委员长名义,可见,他对赵羽和他的特种部队多么在意了,他同意了赵羽的要求,委任赵羽为第一战区河南救灾委员会委员长,要他想方设法,缓解河南灾情。
从回电的词汇中,赵羽品味出了委员长的一些愠怒,一些感动,一些赌气成分。哈哈,委员长?老子也是委员长了!
赵羽立刻拿回电给蒋鼎文看,蒋鼎文看了半晌,慷慨陈词:“好,鄙人一定谨遵委员长吩咐,配合你的救灾工作。”
蒋鼎文心里,对赵羽的感觉也很复杂,开始是恼火,你妹的,人家都想遮掩灾难,你倒好,偏要歪歪唧唧,捅娄子,河南大灾,需要中央原著,不是显得我蒋某人很无能吗?后来,见赵羽一再和重庆方面商讨,争取,又有些感动,一个军人,负伤休养,还能这样真诚地为国家百姓效力,不被感动的简直不是人!还有,有了赵羽担任责任,以后无论如何,他蒋鼎文的责任就减轻了,还得感谢赵羽!
就在不是开玩笑的,你没有粮食,没有钱财,没有跑腿办事的军政机关,大量人员,你凭什么救灾?
几个小时以后,重庆公开了赵羽的新任命,电传各地,主要是河南各地,蒋鼎文也正是向各部署军政大员公布了赵羽的身份。
第852章 皮里阳秋
最快的速度,赵羽成为第一战区河南救灾委员会委员长,在战区司令长官蒋鼎文麾下办事,拥有独立行动的权利,要负责调查灾荒,协调各地军政机关救济饥荒,及时和重庆中央汇报联系等等。
赵羽神态卑谦,按照蒋鼎文的意思,和整个在洛阳的一战区军政大员们都见了面儿,他话语温和,将灾荒责任全部栽在老天爷头上,还表示理解大家的处境。
“赵羽将军如此忧国忧民,不辞辛苦,我等十分感动,我们一定要在总司令的指挥下,配合您的所有救灾活动。”各个官员,将领,都很痛快。
这是官场故事,接受一个新人,互相瞎比比几句,你好我好大家好,过得去就是。再说,赵羽可不是一般新人,蒋委员长都器重的大才,抗战奇才,人们心里还是佩服的。
赵羽在讲话的时候,这些军政官员热情洋溢,鼓掌十多次,看起来,他们,或者说蒋鼎文,还是相当给赵羽面子的。
赵羽也不客气,将蒋鼎文这个头上生疮,脚底板流脓的所谓国府精英,五虎上将之飞将军,吹嘘了一通,对于他能够亲身犯险,营救自己,非常诚挚地感谢了多次,一时间,会议上情绪热烈,春风和煦。
“请各位多多关照,各位都是久镇河南的大才,父母官,面对日寇压力,坚持抗战,很不容易,鄙人十分佩服,也为自己的叨扰有些愧疚,”官场上的套话,对于营造气氛还是有用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