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来人,去将曹记粮铺掌柜、窦青南传到公堂,不得有误!”窦寒一狠心,死道友不死贫道,先将自己摘开再说,到时自己最多是不察之罪,以窦家的影响力,如果家里要保他的话,问题不大。
如果让这些人真的闹起来,激起民变,家族也不敢承受这个后果啊!这个无脑子的女人!回去就休了她,净给自己添乱。
到底是混迹官场多年的老狐狸,赶紧让衙差给几位业守老人搬凳子,还弄几只炭盆过来。“大家先坐下,不是一时半会的可以将人带到。
本官惭愧啊!如查明如实,哪怕是我亲爹,我也决不手软,窦青南虽是本官的亲属,王子犯法,与民同罪。
曹管事,你去将帐薄拿来,全部,本官要看看,到底被这些黑心的商人,弄走了多少银子。这些可是国公府、还有我窦家、小刘公子一起为民的善款啊!这样糟蹋,不怕雷劈么?”
窦寒说的大义凛然,做秀成分居多。
在等待衙差去传唤曹掌柜和窦青南的时候,长安的皇城的太极宫里,刚从宣政殿退朝的李世民喝着观音婢亲手做的参粥。
外面进来几个人,一个是长孙无忌,一个是程咬金,还有一个特别高大的汉子,是尉迟敬德。身后跟一个文质彬彬的老者。是太子之师,大儒李纲。
说起李世民很有意思的,和自己一起打江山的兄弟,自己穿上龙袍,他们就叫自己陛下,自己脱了龙袍离开听政殿,自己立马就成了他们的兄弟。
几个人一来,就自动找地方坐下,看来这样的事情不是第一次了。
“李师,《三字经》和《百家姓》您研究的怎么样?是否可以直接推广?”李纲曾是自己几个兄弟的启蒙老师,包括被自己杀死的建成和元吉两个兄弟,都是李纲的学生。
所以,任何时候,李世民对李纲都以晚辈之称。从没有摆过皇帝的架子。
“《百家姓》没问题,只是这个《三字经》……”说到这里顿了一下。
“《三字经》怎么了?”
“有一段似乎不是很通顺,但是也算合理,这是一部启蒙传世典范,里面的字都是使用频率比较频繁的,可以说,著作此书的人,是一代大家,文纪不如也!”
“先生过谦了!既然这样,先在小范围推广!先生受累了。”
“我很想见见,著作这本书的那位大儒的弟子,想来必然会另有所获。”
“先生这个还要等一些日子,那小子如今在为自己的誓言而奋斗着呢,朕也想看看他到底是不是真的可以化腐朽为神奇。哈哈……听说那小子一张利嘴,而且出口成章,出自他口中的诗词,无一不是诗词中的典范。”
“可惜老夫已时日无多,怕是等不到他进长安的那天了,正好,陛下您不是要让这一帮小子去洛阳么?太子如今已然不用老夫再多传授,就到洛阳看看,顺便帮您管管这帮孩子。”
“哎呀,先生,去洛阳路途颠簸,您的身子如何受得了?不妥,不妥啊!”
“古人道:朝闻夕死尔,老夫的身子老夫自己知道,几百里路还要不了老夫的命。就这么着吧。”
“没事,有俺老程呢!俺家的那个愣头青昨天晚上偷偷跑到洛阳去了,听管家说是你长孙家的那小子给鼓惑走的?奶奶的,到洛阳看我不将他们的屁股打开花。”程咬金大咧咧的望着长孙无忌就喷。
“呐,使劲打,留条命就行。小冲也连夜回去了,说是他的酒坊被府衙给砸了。”说完,满含深意的看了李世民一眼。
“噗……”李世民刚喝一口茶都喷了出来:“啥?府衙敢砸你家的酒坊?”府衙其实就是窦国公的势力,不过在洛阳,似乎一直被长孙压着。
“不是我家的,是小冲自己的,小孩子闹着玩的!”
“啥闹着玩的,俺老程也有份的,娘的,反了他还,不行,我去找窦家算帐去……”起身起的猛,就是不离地方。长孙无忌撇撇嘴,这货也就是做做样子。
果然,李世民开口了:“好了,原来我喝的酒是四哥家的,那以后我就不要花钱了,还真敢定价,千文一斤,啧啧,我内务府听说订了一千坛?似乎来我这,四哥喝的最多吧,那就减半,凭什么喝我的酒,还让我付银子?”
“话不能这么说啊!酒坊是我家那愣头青弄的,我说过,这个赚了钱是给她娶媳妇用的,那啥,陛下,清河公主也不小了吧?你看,什么时候让孩子……”
“哈哈……四哥,这话是谁教你的?我感觉不象四哥的话啊?”李世民听了这话哈哈大笑。
“还不是你家嫂子,天天嘟囔我,小默老是和人打架,你嫂说,成了家,有人管着会好点……”
长孙无忌摇头不语,本想看看李二对洛阳这边窦家势力的态度,被这个浑人插科打诨又混了过去。
“好,过两年,等孩子大些,清河才十二岁,你这一说我倒想起来了,这次洛阳,让清河也去,听说那小子有十二个妹妹,清河去了,也有伴。”这也等于变相的答应了。这是几年前就定下的亲事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