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嗯。”徐阳又拍了拍王安柱的肩膀道:“好了,擦干眼泪去干活吧,官服明日会有人发给你,你也要准备出海了,毕竟最后一批的海船也快建造完毕了。”
王安柱使劲的点了点头,然后推开们走了出去。
刘七和张二已经把茶泡好,恭恭敬敬的呈给徐阳,同时给徐阳锤起背,恭维道:“侯爷就是大方,一个一队司监就算对这小子恩重如山了。”
徐阳不可置否的笑了笑,这时就听外面有几个人在大喊大叫,仔细一听,喊的竟是自己的名字,声音粗狂,徐阳一下子就辨别出是处默,宝林他们几个的声音。
“张二,出去看看怎么回事。”徐阳吩咐道。
“诺。”张二一下子就窜了出去,还没过半分钟,就拉进来几个浑身冒汗的青年。
看着程处默、尉迟宝林,李孝恭和李德謇这四个纨绔满脸疲惫加激动的模样,徐阳道:“都做下歇歇吧,说说究竟是怎么回事,怎么这么狼狈?”
“大哥…”程处默喘着粗气道:“哥几个从徐家庄一直骑自行车赶来的,快累趴了。”
“哦?”徐阳很好奇“有什么事情找我?”
尉迟宝林藏不住话,抢先一步道:“大哥,今日账房总管谢先生给哥几个看了商务会所的收入,兄弟几个喜不自胜,想快些把这好消息告诉大哥。”
徐阳笑了笑道:“哦?赚了多少让你们这么高兴?”
尉迟宝林的双眼变成了铜钱状,喜声道:“月入十万贯啊,十万贯,大哥!”
“额……”徐阳不好意思告诉他们自己的口子窖酒业现在连日收入都快接近万贯了,所以只好嘿嘿笑了一声道:“果真是天大的喜事,来,今日我请诸位兄弟去我的海船上饮酒,准备十几日后咱们一同出海!”
“好!”众人皆是笑道,出了门,簇拥着就朝太仓码头那些巨大的海船走去,他们不知道他们马上就要书写他们自己的航海启示录。
ps:(本月开始了,本书也要爆发了!周末一万字更新,求打赏求月票,祝各位书友看的开心,拜谢!)
第十三章 出征!星辰大海(上)
农历戊子年,贞观二年,二月初三,今天是注定名载史册的一天。
长安的寒风还有些清冷,可是当全国各地的士子们涌入这一座当今世界最大的国际化大都市之时,长安城一股热情便直上云霄。
金鳞岂非池中物,一遇风云变化龙。
过两日便是一年一度科举的日子,寒窗苦读数十载,只为一朝上九天,寒门的学子们积蓄了一年的苦读,只为在这一刻绽放,朝为田舍郎,暮登天子堂,与往年相同,士子们摩拳擦掌,大雁塔前纷纷祷念,只望科举上能妙语连珠,一飞冲天。
长安热烈的气氛亘古不变,士子们纷纷在各大酒楼宴请好友,只希望自己和好友们今年都能拿到一个好名次,但和往年不同的是,一个叫做南山书院的长安高端科学机构也开始在招人报考,众多士子还在好奇这南山书院究竟是何物时,没想到《大唐新闻报》上就连续刊登了两条重大新闻。
一条就是大唐舰队要出征的消息,这条消息还让士子们多看两眼,但另一条便让所有的士子们癫若疯魔,那就是这南山书院毕业的学生保送进入政府机关任职。
这条消息如同一根导火索,引爆了整座长安,到处都能听到士子们在讨论这件事情。
读书是为了什么,很多人都说不清楚,但位列高官,光耀门楣绝对是读书的很大一部分原因,所以当《大唐新闻报》上写出南山书院毕业的学生可以直接进入政府机关任职时,所有的士子都心动了。有才气的决心要上书院。没才能的打算去试一试。就这样,一场不亚于科举的盛事举办了起来。
终南山下,南山书院。
在一片巨大的广场上,坐满了准备考试,心情忐忑的士子。
李二对于花费巨资建立起的南山书院很是重视,派出长安四百玄甲军维持纪律,只见在广场上不时有身披铠甲巡逻的玄甲军,看起来威风飘飘。让这些士子们越发的紧张。
此番大考因为时间所迫,所以没有固定的考试地点,众多士子们只能参与露天大考,在寒风中等待很是寒冷,这时,刘七张二带着一批人遵照徐阳的吩咐,很人性化的扛来了一批蜂窝煤炉,四个士子身旁放一个,火炉的温暖很快边让士子们感觉暖和多了。
李纲,陆德明。颜之推,孔颖达四位当朝儒家元老级的人物亲自前来主持大考。旁边还坐着数学院参事谢永,化学院兼数学院院长袁天罡,医学院院长孙思邈,以及天文院院长李淳风。
只见广场前面的高台之上几位大儒和道长都身穿盛服,面前摆着一个大火炉,火苗燃烧的正旺,一点也不觉寒冷。
“咳咳。”李纲站起来发言“自大业三年开设进士科,废九品中正,天下士子便有一登天之途,此为大善之举,今南山书院亦同为此,以教化天下为己任,书院学子皆需为人中龙凤,中流砥柱,为文风之脊梁,道德之傲骨,文武全才,方为我大唐栋良,我宣布,南山书院第一届大考,正式开始。”
随着李纲的话音落下,三名小厮就扛着一根巨大的香炉,上面插着一个长长的点燃的贡香,然后有数名小厮敲响了旁边悬挂的一口青铜大钟。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