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雯说完,车厢中都是一阵唏嘘之声,这松赞干布也真是够倒霉的,辛辛苦苦这么多年建造的建筑最终还没来得及享受,就沦为了他人之物。
“布达拉宫宫堡依山而建,占地面积为41万平方米,东西长360米.最高处海拔达米.全部为石木结构,五座宫殿上覆盖着镏金铜瓦,气势非常雄伟,是藏族古代建筑艺术的精华.而且被誉为高原圣殿,布达拉宫由红宫、白宫两大部分组成.红宫在中间,白宫横贯两翼,红白相间,群楼重叠,是集宫殿、城堡、灵塔、寺院于一体的宏伟建筑。
布达拉宫的内部绘有大量的壁画,构成一座巨大的绘画艺术长廊,先后参加壁画绘制的近有二百人,先后用去五年有余的时间,同时,其中还包含着许多古代建筑形象和大量佛像,在各座殿堂中也保存有很多的珍贵文物和佛教艺术品。
宫内珍藏大量佛像、壁画、藏经册印、古玩珠宝,具有很高的学术和艺术价值。可是当初在李世民派遣大军夺下这座古代城楼时,这样一座充满了价值的建筑物也是差一点就被毁掉。”
小雯说道这里,先是钓了一下众人的胃口,才缓缓道:“当初攻打吐蕃的大军主帅乃是大唐城管戍队鼎鼎大名的李绩将军,打下吐蕃,占领了布达拉宫之后,他扬言要将这一栋残害吐蕃百姓的建筑烧掉,以此来保护吐蕃人民,可是被大唐的先驱者鬼谷子徐阳一封书信劝下来了,信中的大致意思就是:当年项羽攻破秦国,看到连绵百里的阿房宫,也是发出如此感慨,并且将其付之一炬,阿房宫最终什么都没有留下,不但没给历代的掌权者留以警示,反而将百姓们的心血全部浪费,这种行为实为不智。当时李绩将军看到这封信,觉得鬼谷子说的话很有道理,这才手下留情,没有将布达拉宫烧掉,诸位今天才有幸能够看到吐蕃人民当初的血汗凝成的这样一栋奇迹建筑。”
听完小雯导游的介绍,众人皆是面露兴奋之色,看样子先驱者又是做了一件天大的好事。。。。
。。。。。。。。。。。
金秋十月,丹桂飘香,秋高气爽的天气让人充满了精神,辛苦劳作了一年,在今天终于迎来了收获。
田地里现在是一片黄色,土豆都已经成熟,今年又是一个丰收年,不过看起来那些农户们似乎都有些不知所措。
“这可咋办哟,地窖里可都堆满了,这土豆卖不出去哟。”
“哎呀,明年还是一半种小麦一半种土豆吧,这玩意结的太多了。。。”
。。。。。
“夫君,今年庄上又是大熟,看样子今年土豆还是大丰收,听说庄户家中地窖里可都是堆满了土豆,现在也都卖不出去了,您说咱们该怎么办啊。”刘梦璃今天跟着刘七下地逛了一圈,徐家庄周围的土地现在都是收获土豆的农民,不过从他们的抱怨来看,似乎都不知道今年收获的这一批土豆都给如何处理,这也让她有些忧心忡忡的回到庄上来找徐阳汇报这个消息。
“收,咱们今年继续收土豆,然后卖到吐蕃去,今天从朝会上看,那边可能会有大动作了。。。。”
。。。。。。(未完待续)
ps:感谢书友的一张月票,还有书友小猪+的两张月票,拜谢。
第二章 吐蕃的灭亡
李二龙案前的地球仪上已经是耀眼的一片金色,李二命人专门在他的那个宝贝地球仪上,用金箔和金粉,把大唐现在所占领的领土都涂上金色,现在,整个中国,东南亚、澳洲、南美、北美,都已经变成了金色,看上去金光闪闪。(△,
不过在这一片金色的包围下,有一处地方很是显眼,是一片刺眼的白色,而在那白色之下,有两个醒目的红色大字,那就是:吐蕃。
这两年吐蕃和大唐的关系确实是急转直下,自松赞干布请婚失败后,他带着愤怒离开了长安,回到了拉萨。
在拉萨,他宣布了一系列的政令,不准与唐人通商,不准私自跨越边界进入唐人地界,而且调整了边界军队的防御部署。
吐蕃现在与大唐的文书往来中,使用敌国礼,也就是对等的礼节。这是拒绝承认大唐政权对吐蕃政权的领导地位,对此,李二一直是耿耿于怀。
现如今的天下已经没有哪些国家敢武逆李二的意思,更没有哪个国家敢正面和大唐对抗,吐蕃最为第一个吃螃蟹的国家,虽然勇气可嘉,不过并不能掩盖它即将覆灭的命运。
贞观十年十月,随着新一轮的粮食收获,大唐国力的日益增长,再加上老爹李渊的过世,让李二没有了后顾之忧,李二开边的念头越来越强烈,他多次在朝会上提出,想要对吐蕃发动进攻,此时的朝堂上全是赞同李二的声音,程咬金等老将更是公开表示。[起舞电子书]如果李二发兵吐蕃。自己愿意做第一个马前卒。
朝堂就在这样一种氛围下持续到了贞观十月底。长安的秋收彻底结束之后,李二开始大肆的收集粮食,准备发兵吐蕃。
吐蕃地势很高,许多唐人士兵进入高原时都会体力不支,经过南山书院医学院的孙思邈道长做出的调查显示,这种症状名叫高原反应,乃是一种人体急进暴露于低压低氧环境后产生的各种病理性反应,是在高原之上很常见的一种疾病。
应李二之邀请。孙思邈亲自带着调查小组随军出发,研究怎样解决这种高原疾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