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当他正要打包把书装到包裹里呈给陛下时,最后一本书上面《语文(一年级)》吸引了他的目光。
陈公公把那本语文书给拿了出来,看的出这本语文书被明显的翻动过,页脚有些微微卷曲,他翻开了第一页。
一股书卷气息迎面扑来。
“人之初,性本善。性相近,习相远。
苟不教,性乃迁。教之道,贵以专。
昔孟母,择邻处。子不学,断机杼。
窦燕山,有义方。教五子,名俱扬。
养不教,父之过。教不严,师之惰。
子不学,非所宜。幼不学,老何为。
玉不琢,不成器。人不学,不知义。”
陈公公看到这些个文字,眼前瞬间洒满了精光,好呀,说的真好呀,这简直是圣人言语。唯一的缺点是这些个文字上门有标有奇怪的符号,看起来十分怪异。
陈公公一个人坐在屋子仔细的品读着这语文书,一会就把这三字经给看完了,朝后面翻,又看到了百家姓。
“李赵钱孙周吴郑王冯陈褚卫蒋沈韩杨朱秦尤许何吕施张孔曹严华金魏陶姜
戚谢邹喻柏水窦章云苏潘葛奚范彭郎鲁韦昌马苗凤花方俞仁袁柳酆鲍史唐”
看到这百家姓的第一眼,陈公公也是眼前一亮,大唐居然有人把所有的姓氏给统计了出来,真是不错不错,特别是这第一句‘李赵钱孙’,说明李家的大唐王朝会万世流传,千秋万代。
翻完了正本语文书,陈公公还是有些意犹未尽,书中最后的那些个小故事真是有意思,什么孔融让梨,什么揠苗助长,什么郑人买鞋,简直就是专门的启蒙故事。
自己这个大人都看的津津有味,何况未开灵智的孩子。
陈公公突然对这本书充满了舍不得,一旦呈给圣上,自己就无缘再见此书了,想罢,又从头到尾的把此书又看了一遍,自认为记得七七八八了,回去让义子把此文誊写下来,留着传给孙子。
..................
“圣上,内府司监陈公公今日接到幽州传来的三百里加急,特请面见圣上。”门外一声尖细的公公声音响起。
一个面庞刚毅,留着一缕胡子,身披皇袍的青年人,此人正是大唐帝王李世民,只见他头也不抬,手中拿着朱笔在批阅着什么,道:“让他进来。”
“诺,宣内府司监陈公公,觐见。”
“诺,宣内府司监陈公公,觐见。”
“诺,宣内府司监陈公公,觐见。”
宣觐见的声音传了有三声,过了一会,一玄色太监服的公公手捧一包裹进了东宫李世民的御书房。
“圣上,昨夜朱雀门禁军头领接到幽州传来的包裹,今早送到内府司监部,经臣和另两位司监查看,此物火漆完好,特呈给圣上。”陈公公恭恭敬敬的跪在下面,双手捧着包裹。
“呈上来,你下去吧。”
“诺。”陈公公把包裹交给那个站在圣上旁边的鹰眼太监手中,便恭敬的退了出去。
那鹰眼太监把包裹呈到了李世民面前。
李世民头也不抬,道:“放在书案上吧,朕一会自己会看,你先出去吧。”
“诺。”鹰眼太监眼里有些好奇的道,言罢两三步便出了御书房,从他那飘忽的脚法看,这太监居然是个武林高手。
待鹰眼太监刚出御书房,关上房门,李世民就迫不及待的打开了那个包裹看了起来。
第五十四章 影卫的书信
包裹不大,也不是很厚实,李二打开包裹,就看到了最上面影卫专门的书信用纸。
仔细检查了一遍火漆和暗封,李二满意的点点头,没有人打开过。
他端坐了身子,仔细的看了起来。
影卫的这些年每次出去探风,书信一向都以简短著称。
可是这一次李世民看到的是整整三页的书信。
影卫年轻时也是江湖中一等一的好手,拼杀屠戮,不在话下,心态早已是天下崩而不乱,所以书信一般也都是不屑于文绉绉的格式。
可是这封书信中,李世民看到的是恭恭敬敬的格式,和字里行间的震惊。
“臣影卫启奏:
臣于七月二十三抵于幽州,阡陌异变,骇人听闻,臣以万惊之心请圣上明辨,此幽州筋骨仍是我大唐之处,可血肉早已非我大唐模样:
微臣抵于幽州,见城中朱雀大街之路,光面如新,坚若磐石,是灰黑石体道路,遂询问探子,探子道‘此间城管所铸’。吾问城管所谓何,探子答‘城市管理行政执法局’。吾仍百思不解。探子遂领臣一观城管如何。
城东康定门出,遂见一山高之墙,探子曰‘乃体育场是耳’。
吾从未闻体育场为何,正欲进观之,探子道‘此间有城管所察。’便将一琉璃片挂吾脖间,
吾与之同进,内有一甬道,道中有四五人,身着深玄短衣,观之脖间琉璃片才可放行,探子道‘此为城管’,臣又仔细观之,四五大汉皆农户之人,无武功,亦无才伦。
进体育场,可谓暴君之行,千百奴隶,大兴土木,但吾困惑不已,所砌砖石,红艳即日,谓‘红砖’,数十工人,将碎石,灰粉,水料混合,竟为稀泥状,是谓‘水泥’,此工程监工竟无鞭策,只是手拿纸笔,奴隶唯恐不用其极,吾费解难明。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