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侧的岸防阵地上大部分火炮没有被摧毁,见华国舰船进入水道,立刻瞄准几艘扫雷船开火。可惜水道距离岸边阵地超过五千米,射程足够的重型火炮被飞艇重点轰炸,损失惨重。大量的炮弹在扫雷船七八百米处爆炸,激起水浪,却对扫雷船没有多大威胁,偶尔有一枚重型炮弹落在扫雷船周围,这是在飞艇轰炸中幸存的重型火炮发射的,因为射程的原因准确度不高,但也是实实在在的威胁。
扫雷船逐渐开出一条足够“泰山号”前进的水道,超级战舰一马当先,“泰山号”需要第一个进入,通过战舰上的重炮清楚两岸岸防火炮的威胁,“南海级”轻巡的火炮口径太小,无法对五千多米外的岸防阵地进行打击。
庞然大物一出现就成为岸防火炮集中轰击的靶子,无数的炮弹飞向“泰山号”,在其开火反击之前,终于有一枚重型炮弹击中“泰山号”。
对于日本人来说不幸的是,那枚炮弹击中了“泰山号”防御最强的主炮炮塔,炮弹不但没有穿透装甲,反而因为炮塔倾斜的结构弹飞,只在炮塔上留下了一个黑黑的印记。
第二百三十一章 最后的海战
虽然没有破开防御,有史以来第一次被击中的“泰山号”上的官兵也被吓出一身冷汗,紧接着就是报复性的还击。沉重的主炮炮塔已经完成转向,硕大的炮口直至岸边日军阵地。
一门380毫米主炮准备完毕,庞大的战舰微微摇晃,击中日军岸防炮阵地左侧一百五十五米处。第一枚曳光弹几乎精确命中,炮塔微微修正方向,第二枚高爆弹紧接着脱膛而出,重型炮弹没有拖沓,将日军阵地上的重型岸防炮掀上天。
岸边日军阵地,飞艇远去后在军官的组织下,士兵重新集结,遭受轰炸后的阵地一片狼藉,硝烟中可以看到到处是火炮的残骸,间或有弹药存储地被击中后引起殉爆,导致某一处阵地被完全摧毁,日军尸骨无存。
刚刚整队完毕,就看到海面上出现了华军的超级战舰,一名军官手舞足蹈、兴奋地指着那艘战舰:“支那战舰自投死路,海面下是数不清的水雷,马上就能将它炸沉!”幸存的士兵信以为真,期待的等着巨舰沉没的壮观场景出现,没想到,那艘战舰七拐八拐,就是没有触雷。
“开炮!”指挥者拔出武士刀,高声下令,尽管不知道支那战舰为何没有触雷,尽管岸防阵地遭受重创,但以岸炮对军舰,己方占有绝对优势,水雷失去作用,那么就让岸防炮送它下水!
东京湾岸防阵地1号炮台尚余一门重型火炮,三门中型火炮,其余山炮、轻型火炮不过是壮声势,没有多大用处。所谓的重型火炮,不过是英国在19世纪五十年代生产的阿姆斯特朗110磅(178毫米)线膛炮。美国南北战争时期,英国向美国输入了大量阿姆斯特朗炮。战争结束后火炮价格大跌,日本将这部分剩余火炮买走,大量装备维新军。
这种火炮在倒幕战争中发挥巨大作用,但战后则显得落后许多,因此被用来充当岸防工事。之后日本全力发展海军,用于岸防工事的资源很少。导致现在面对超级战舰出现尴尬局面。要知道岸防炮在面对战舰时具有绝对优势,“泰山号”如果在欧洲,绝对不敢明目张胆的闯入敌国港口。而在日本则出现了岸防炮对战舰无能无力的状况。
不得不说,日本在甲午战争中能战胜清国,实在是清国无能。李鸿章不但从德国买回来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铁甲舰,还有三百多门克虏伯大炮,光是威海卫一地,就有大口径火炮三十门。从重型武器到单兵武器,全部领先贫穷的日本。到头来还是一败涂地。
振国党光复福建后,在厦门缴获八门280毫米克虏伯大炮,北洋耗费巨资建设的炮台,总面积7万多平方米,城堡面积3万平方米,采用西方要塞设计,尤其是胡里山炮台,通体用优质花岗岩筑成。要塞炮每分钟射速两发。射程超过一万米。以胡里山炮台对比东京湾炮台,可以用土豪与钓丝来形容。
即使如此。日本士兵也对自己的大炮充满信心,在它们眼力,自己的岸防炮就是无敌的存在,没想到终于有一发炮弹击中支那战舰,却只是在上面留下一个黑点!
一分钟后,这个炮台就被摧毁。“泰山号”继续缓慢前进。从日军1号炮台可以得知,他们的岸防工事根本威胁不到超级战舰,岸防巨炮这种贵族游戏不是此时的日本人可以玩得起的。
华军入侵东京湾的消息很快就从浦贺水道方向传往东京市区,天皇御所内,山县有朋等日本政坛高层正苦口婆心的劝说明治天皇暂时躲避。
“陛下。华军来势汹汹,支那超级战舰带领的舰队已经突破1号炮台,正往内部突进。天空中支那飞艇沿途轰炸我军各号炮台,根据汇报,炮台损失惨重,我军没有任何办法应对空中的打击。最令人疑惑的是,华军似乎知晓东京湾内水雷的布置,其战舰一直沿安全水道前进!”
隐忍多时的明治天皇终于爆发了,他是天皇,倒幕后的第一任天皇,正带领日本蒸蒸日上,甚至差点击败了俄国,则能在此时退缩!
“朕不想再忍受屈辱!从联合舰队覆没、九州岛被占领,到西园寺公望被刺杀、东京湾被突入,朕在半年多的时间里没有听过一个好消息,难道眼看着日本沉沦吗?你们作为臣子,就是如此回报朕对你们的期望!”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