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06年1月1日,华国舰队和运输船队抵达冲绳那霸港,并第一时间将其更名为琉球港。从日治琉球后,日本就实施强压政策。当地人多次遭到日本人的屠杀,到现在大约只有二十一万琉球原住民。随日本人一起离开的有十五万移民,大约十年时间,日本人就往琉球移民超过十万。可见其对琉球的重视。
按照计划,华国将向琉球群岛移民一百万人,分十年完成。这些人将以农业、渔业和旅游业为主要谋生方式,另外就是为当地驻军服务的商业。琉球群岛,最主要的用途就是军事。
在未来的两年内,华国将把那霸港建设成为可以容纳三万吨战舰的超级军港。作为华国太平洋舰队的主要基地之一使用。包括冲绳岛在内,琉球群岛将容纳超过一万名海军官兵、后勤人员,超过两万名陆军官兵和海军陆战队士兵。如此大规模的驻军,当然可以吸引大量的服务行业。
对外口径中,华国宣称大规模建设琉球军港的目的是为了防止日本人再次发动侵略战争,但国际上一致认为,这是华国向太平洋地区进行扩张的开始。尤其是最敏感的美国,华国取代俄国和日本,一跃成为东太平洋地区最强大的地区国家,而且还有很强的扩张**,这是对美国利益很明显的威胁。
包括美国驻菲律宾舰队、英国驻新加坡远东舰队、法国驻金兰湾远东舰队、荷兰远东舰队在内的列强势力顿时紧张起来,从纸面上看,就算各国舰队联合起来,也不是目前华国海军的对手。因此英法美等过开始加强远东舰队的实力,陆续向这边排遣新式的战舰,但是在找到应对华国超级战舰的办法之前,列强只能收起利爪,等待时机变化。
好在“邪恶的魔鬼、地狱的使者”华国总统吕梁没有向东南亚伸出魔爪,他要尽快处理战后琐事,然后集中精力完成统一大业。
那霸商人察度是琉球原住民,而且他的家族曾今属于琉球王族,国家被日本吞并后家族成员不少被害,其余的隐姓埋名,苟且偷生。察度从小接受汉语教育,后来在日治下学会了日语,在琉球原住民中算是少有的文化人。他经营的商船队主要从东南亚运送工业原材料前往日本,比较深厚的文化功底和良好的教养使得察度很受日本殖民者欢迎,以此将生意做大,在琉球地区算是大富豪。
人心难测,表里之间往往存在巨大差异。察度明面上对日本人毕恭毕敬,其内心却是个彻头彻尾的民族主义者。他痛恨日本人占领自己的国家,欺压自己的国民,从萨摩藩到倭寇,琉球王国被其一点点的蚕食。
不过,察度对华夏人也没有什么好印象,琉球王国深受中华文化影响,从几百年前的明朝就向中原遣使称臣,从更久远的隋朝开始就接受汉文化的熏陶,甚至琉球国名都是华夏所取,这种君臣关系足以证明琉球人的诚意。然而,在臣国遭受倭寇侵略时,君国不管不问,眼睁睁看着琉球被日本人吞并,因此琉球人有一种深深的被背叛之感。
更糟糕的是,华国击败日本后竟然没有允许琉球建国,而是以一种更加粗暴的方式,直接宣布琉球并入华国。察度不像普通琉球人那样觉得感情上受不了,经历许多的他更能明白国家之间的关系。
像琉球这样的小国根本掌握不了自己的命运,只能在大国之间左右摇摆,随时都有被吞并的危险。国与国之间的感情不值一分钱,决定两国关系的,只有利益。其实从几年前察度就明白了这一点,借助生意,他开始秘密培植琉球复国组织,为了对抗当时的日本殖民者,察度认为手里必须有一支武装力量,而不是单纯的向华夏哭诉。
当缅甸独立运动兴起后,察度大感兴趣,立即派自己的弟弟泰期带领五百名琉球人前往缅甸,并秘密参加缅甸自由军。随后察度加大了往缅甸派人的力度,并打通了与缅甸自由军首领雍籍米的关系,在之后一年多的战斗中,共有一千多名琉球战士在缅甸秘密作战。
此时察度认为琉球独立的时机已到,命令身在缅甸的一千多名经验丰富的丛林战士返回琉球,并趁着日本离开、华国未到的时候大力组织琉球本地势力。
当华国舰队抵达琉球港后,察度带人秘密观察了华国的动向。看到一艘艘战舰和数不清的运输船依次进入港口,察度甚至升起了放弃对抗的念头,大国与小国之间的差距太大了,大到让人绝望。
首先下船的是华国陆军第四军第三师的部队,他们将作为驻扎琉球的主力部队,负责群岛地区的安全。军容整齐的华国士兵排着队列背着枪支、背包等走下船只,钢盔耀眼。这些士兵下船后首先散开,警戒在港口四周,微微抬起的枪口似乎随时都能射出致命的子弹。
然后是更多的士兵、车辆、物资、大炮等等,从早上到中午,登陆还没有结束,外面还不断有运输船抵达岸边。察度命人观察后自己先离开,这就是侵略者啊,和日本人一样的侵略者!像这里的主人一样趾高气昂的登上自己国家土地的侵略者!
第二百四十三章 武装暴动
从区划上看,琉球被划分到了台湾省,设立琉球市,其军事存在同样隶属于台湾军区。登陆当日傍晚,负责琉球行政工作的李经羲刚刚找到暂时办公地点,并将所有行政人员安顿下来,相信第二天就可以开展工作。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