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舰长,吕海司令的命令,要求我们前往金兰湾附近埋伏,如果远征舰队进入港口,按照情况自己寻找攻击机会。”离开潜艇母船后焦邵新带领杭州号再次南下,十五分钟后潜艇接到上级命令。
金兰湾,焦邵新立刻划定航线,测算距离和潜艇的消耗情况,看起来油料足够,两千海里的续航能力可以走个来回。焦邵新立刻命令杭州号改变航线,这又是一个艰巨的任务,在热带地区航行需要忍受潜艇内的酷热,潜艇兵可不比其他海军官兵光鲜亮丽,一个月的战斗下来人不像人、鬼不像鬼,太正常了。
得到侦察分队传来的情报后吕海命令舰队航速提高到二十五节,战舰劈波斩浪,三十五分钟后钻出雷雨区,海军官兵们立刻清洗甲板、擦拭火炮炮管和炮膛、检修雷达,确保战斗开始时一切正常。
此时舰队与远征舰队相距五十海里左右,吕海心算一下,如果远征舰队以十五节的速度航行的话,追上还需要五个小时左右,那是下午六点多一点,天色还没有黑,不过没有多少战斗时间可以利用。看起来还需要继续跟踪一个晚上的时间。
海上战斗有时候就是那么枯燥,风帆时代两艘战舰相遇,在肉眼可见的范围内追赶,有时候也得耗时数天的时间,战斗爆发时却可以在短时间内结束。
7月16日的战斗结束,入夜后纳塔尔向伦敦传达了今日海战的消息,三艘战列舰和六艘装巡的损失让纳塔尔差点在电报中引咎辞职。从自己担任司令官以来,舰队的损失已经超过了德国海军战舰的总和,英国家大业大也承受不起这样的损失速度。尤其让人痛心的是装巡分队司令官杰克中将、安特里姆郡号舰长贝蒂中校等将领的死亡,对于英国海军来说,支撑他们全球霸权的,与其说是无数的战舰,不如说是那些具备顶级素质的海军官兵。
在当晚纳塔尔书写的作战报告中,他将所有的责任都揽到自己的身上,但同时客观的描述了海战的经过和英国海军在装备上与华国海军的差距,大量的损失并不是毫无作用,起码让英国人理智的认识到了华国海军的力量。
在纳塔尔看来,英国海军具有两个优势,一是战舰的数量优势,因为这个,华国海军不敢与己正面交战,一旦战列舰大队靠上去,华军就会撤退。二是装甲巡洋舰优势,华军巡洋舰面对己方的装巡没有抵抗能力,只能依靠速度逃跑。
远征舰队或者说英国海军的劣势也非常突出,那就是没有一艘战舰可以在一万米以外相对精确的命中华军战舰,而那两艘超级战舰却可以在一万米外惬意的开火,等己方战舰靠近时又用速度的优势拉开距离。另外华军的巡洋舰和驱逐舰都具有不俗的速度优势,纳塔尔怀疑那些巡洋舰的装甲还不如自己的游艇厚,从而获得了超高的航速,也正因为如此,那些巡洋舰上才没有装备大口径火炮,无法与己方的装巡抗衡。
华国海军走了一条奇形怪状的道路,不过无所谓,纳塔尔根据己方的优势和劣势制订了新的作战计划,等回到金兰湾并简单休整后,新的作战计划即将实施。暂时休整是必要的,战舰的条件还很完好,只是军官和水兵们的精神状态需要调整,连番打击让这些小伙子们有些萎靡。
第三百零一章 大海战(四)
7月17日,凌晨三点三十五分,距离金兰湾还有一百余海里的航程,估计今天下午就能抵达。
天空中下着下雨,灰蒙蒙的一片,好在没有大风,战舰上的瞭望员不用承受大风的摧残。亮度很低、看不太远,无惧号巡洋舰顶在整个舰队最前端,瞭望手费里和加斯科手持望远镜观察着远方的动静,负责下半夜执勤的他们二人感觉眼睛麻木,雨水打在身上感觉很不舒服,好在再过二十分钟就可以换班,可以去享受热腾腾的咖啡和早餐。
舰队沉默的航行,少数早起的水兵也懒在床上不想起来,战舰执勤的官兵却开始忙碌,水兵除了睡觉,永远没有闲下来的时候,硕大的战舰需要做的工作太多了。它是一件精密的机械,心眼很小,需要细心的保养才能发挥作用。
此时的华国太平洋舰队就在四周,首先打破宁静的是华国驱逐舰分队和巡洋舰分队,十二艘驱逐舰和九艘巡洋舰突然出现在舰队的右后方,距离远征舰队大约四千米。
凌晨小雨的可视条件下,瞭望手没有及早发现敌人的身影,舰队顿时警声大作,舰队司令纳塔尔根本一夜未睡,接到警报后思考两分钟就下达了作战命令。
敌人从背后出现,据观测没有发现战列舰,肯定躲在什么地方,纳塔尔不敢大意,命令第三、第四巡洋舰分队跟进迎敌,第一、第二和第三鱼雷艇分队攻击对方驱逐舰分队。舰队其余战舰调整队形。准对迎接对方战列舰的挑战。
带着睡意的水兵们很快进入战斗位置,黑夜中发动进攻,不知道华国海军打的什么算盘,这样条件下的战斗说不定华国人发疯了。
前出的巡洋舰分队和鱼雷艇分队前出五千米后却发现距离华军舰队越来越远。追击十五分钟后目标消失不见,纳塔尔担心华军有什么阴谋,命令追击舰队返回。
华军舰队第二次出现是在凌晨四点十五分,这一次远征舰队有所准备,在六千米外就发现敌人。只是追击舰队仍旧无功而返。追击二十分钟后因为航速的劣势再次返航。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