翁扎和阿夺,也是我们进军路上的两个好宣传员。他们在路上见到各地的藏族牧民或喇嘛,都用我们部队模范遵守民族政策、宗教信仰政策的实例进行宣传,对沿途群众提出的怀疑作出最有说服力的解释。部队刚到洞洞竹卡时,有的群众跑到山上去了,听到他们的宣传,不到中午都纷纷回来帮助扎木筏和划牛皮船,把我们渡过激流汹涌的扎曲河。
一个月的进军生活中,翁扎、阿夺和我们同甘苦、共战斗,建立了汉藏兄弟民族的深厚感情和革命的友谊。当完成任务后,他们要回去的头一天晚上,我和三营的干部、战士们都去给他们送行。大家恋恋不舍地谈着,笑着,一直热情交谈到深夜,大家还都不愿意离开。临走时,他们表示:“我们真愿意把你们送到拉萨!过去我们在博巴政府工作,今天给你们带路一同解放昌都,我们也成了没有穿军衣的人民解放军了。”
翁扎和阿夺虽然和我们分别了,但是他们和我们部队还依旧心连着心。走后不久,我们收到了他们的来信,信中说,他们在回去的路上,捉了两个藏兵,缴了2支英国枪,49发子弹,1把刺刀,并把藏军藏起的粮食集中起来,等我们后进的部队路过依曲卡时,高高兴兴地把两个藏兵和全部东西交给了解放军。
翁扎和阿夺走了,他们的英雄事迹却在部队中到处流传,他们的深情厚意也永远记在了同志们的心中。
●一袋糌粑和6000头牦牛
在我们向昌都进军的艰苦征途中,随着部队日夜兼程的连续行军,携带的粮食渐渐吃光了,靠骡马和牦牛运输也跟不上来,粮食补给便成了最大的问题。我和战士们吃的东西慢慢地由稠饭变成稀饭,最后则变成照见人影的汤水了。这时只有掺点野菜,买点萝卜、园根之类的东西充饥,就是死掉的骡马,也当成大家的一顿美餐分吃了。饥饿严重地威胁着每一个进军的同志。
10月18日上午,部队正沿着扎曲河在向昌都急行军的路上,机枪连派五班战士彭菊生、王在其和李循福去买糌粑,谁知白白地走了半天,仍然带着空空的几条面袋回来了。他们正走着,忽然发现路边上有一个圆鼓鼓的皮口袋,打开一看,原来是一袋又细又香的糌粑。开始三个人都高兴地庆幸这个意外的收获。王在其说:“这袋糌粑拿回去足够我们全班吃一天的,那样追击敌人就更有劲啦……”彭菊生同志思索了一会说:“不对,我们不能拿走这袋糌粑,这一定是藏族同胞丢掉的,我们必须还给失主才行。”这时,王在其和李循福都不大赞成彭菊生的意见说:“就是藏胞丢失的糌粑,怕啥?!又不是咱们抢来的,我们吃了还不是为了消灭敌人,替他们解除痛苦嘛,就是他找了来,也怪不着我们”。
要政策纪律呢?还是要一袋子糌粑呢?这时,彭菊生同志想起了指导员对他们讲的话:“越是在艰苦的时候,越是考验我们的政策纪律观念……”想到这里,彭菊生同志坚决表示赶紧把糌粑还给藏胞,并说:“我们不要这袋糌粑不仅同样可以完成任务,而且更能证明我们是为解放藏族人民的苦难而战斗的!”
王在其、李循福二同志也同自己的错误想法展开了斗争:“是啊,我们进军西藏吃了这么多苦,都是为了解放藏族人民,为什么拣到一袋糌粑就只为自己打算,而不替藏族同胞着想呢?”正在这时,一位藏胞骑马飞奔而来,彭菊生三人立即招手示意,让他停下。他跳下马后,焦急地用手势比划着吃饭和饿肚子的动作,意思是丢了一袋糌粑。彭菊生同志高兴地把糌粑交给了他,他立即感激地伸出双手,翘着大拇指连声“亚姆(好),亚姆”地称赞着。彭菊生三同志看着他这种真诚的赞扬,深深地感到党的政策的无比威力,望着藏胞远去的身影,内心是多么的愉快和幸福啊!
毛主席和西南军区刘、邓首长要求进藏部队在进军西藏中要“政治重于军事,补给重于战斗”。从甘孜出发的时候,师副政委阴法唐同志要求部队越是在艰苦的时候,宁愿饿肚肠,也不准拿藏胞一粒粮;只要我们真正做到不拿群众一粒粮,我们也就不会饿死……这些话都在我们的实践中反复得到了证明。正当我们在昌都面临着粮荒最严重的时刻,大批的牦牛运输队驮着粮食、蔬菜、银元、茶叶和大量军需物资源源不断地送到了部队。这成千上万头牦牛都是甘孜、白玉、道孚、炉霍、德格和石渠县的藏族人民组成的运输队支援我们的,其中仅德格城区及玉隆地区的藏胞就组织了8000头牦牛支援大军解放西藏。石渠县是一个牧区,当地的藏族人民一次就卖给我们6000头牦牛。牦牛在西藏说来,它不仅被称为“雪山之舟”,是当时最基本的运输工具,而且又是部队最有营养的肉食。所以,牦牛在完成解放西藏、巩固国防的历史任务中是立了大功劳的。
提起石渠县的6000头牦牛,郝学礼同志还给我讲了他们去采购对的一段经过。6月初,吴忠师长在师供给处向郝学礼、李成材、李光才三同志交代购买6000头牦牛的任务时说:“这是关系着我们进藏部队千军万马的健康和生命的一项光荣而又非常艰难的任务。只要能执行好党的民族政策和买卖公平,就一定能够完成任务。”他们接受任务后,6月中旬便进入了石渠一望无际的草原,这里不时下着冰雹和大雪,晚上睡在帐篷里,还要升起火来取暖。他们为了打破群众的种种疑虑,每天都要走上百十里路,同地方工作人员,牧民开会动员作群众工作,和藏族人民常常吃在一起、住在一起,很快和牧民成了一家人。藏族群众说:“解放军给草原上带来了太阳,温暖了我们整个牧场!”牧民们把几十头、几百头的牦牛赶到集中点。在这当中,有两天下了大雪,但并没有妨碍北区的牧民从11马站以外把牦牛赶来集中。功雅顿珠说:“天气再不好,也不能耽搁大军进军西藏!”他们除按价付给银元或砖茶外,还赠给“支援进军西藏模范”的鲜红锦旗。郝学礼三同志提前胜利地完成了购买6000头牦牛的任务。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