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华之魂.星辰谱(全四部)_翟明战【完结】(129)

  这时,主席还穿着睡衣,下身是一条薄毛裤。他身边的人拿着他平时出门见客时总要穿的那套灰色“毛式”服要给他换上,他说:“不要换了。套在睡衣外面就行了。”穿好上衣帮他穿制服裤时,他便不让穿了,弄得身边的同志无所适从。他们只好在外面给他穿了件大衣。

  八宝山公墓礼堂根本没有想到主席会来。尽管周恩来总理以最快的速度通知了中央有关同志,毛主席要来参加追悼会,可工作人员仍然来不及准备。当主席的汽车开到八宝山时连出来迎接的工作人员都没有。其他中央领导同志更来不及提前赶到了。就连陈毅的夫人张茜及其子女也没料到毛主席会来得这样快。

  主席下汽车后,没看到张茜及其子女,就派身边的工作人员去寻找,请张茜和孩子们到大厅来。

  当张玉凤把张茜和孩子们引到大厅时,主席身旁已经围坐了许多领导。有周恩来、邓颖超、朱德、康克清、宋庆龄、叶剑英、李先念等。主席见张茜进来,欠身并站起来迎接,却被快步走过来的张茜阻止了。

  张茜看到毛主席,眼泪又禁不住涌了出来,硬咽地问:“主席,您怎么也来了?”

  毛主席看到张茜悲咽,也凄然泪下,他握住张茜的手,请她坐在自己身边,缓缓地说:“我也来悼念陈毅同志嘛!陈毅同志是个好人,是一个好同志。”

  张茜看到毛主席亲自来参加陈毅的追悼会,心情特别激动,千言万语不知从何说起,只是喃喃地说:“陈毅不懂事,过去反对过主席。”主席打断张茜的话,不让她讲下去,主席说:“不能这么说,也不全怪他,他是个好人。”

  说完之后毛主席又一一问及四个孩子的名字及近况。周总理在旁边逐个作了介绍。主席听后勉励他们:“要努力奋斗,陈毅同志对中国革命和世界革命作出了贡献、立了大功劳的,这已经做了结论了。”

  毛主席缓了口气又说:“陈毅同志是执行中央路线的。陈毅同志是能团结人的。要是林彪的阴谋搞成了,是要把我们这些老人都搞掉的。”

  毛主席带着黑纱,站在悼念队伍的前面,静静地听着周恩来读那不足600字的悼词。悼词读得缓慢、沉重,曾两次硬咽失语,几乎读不下去了,使全场的人更加悲痛。

  最后,毛主席向鲜红党旗覆盖下的陈毅同志的骨灰盒深深地三鞠躬。这是毛主席最后一次参加他的同志、战友和朋友的追悼会。

  1975年10月下旬,周总理做完最后一次手术,病况日渐加重,毛主席的身体状况也是令人担心。他讲话困难,只能从喉咙内发出一些含糊不清的声音字句,由于长时间在他身边工作的张玉凤,还能听懂主席的话。每当主席同其他领导同志谈话时,她就得在场,学说一遍,但他发音极不清楚时,张玉凤只能从他的口形和表情来揣摸,获得他点头认可。当主席的语言障碍到了最严重的地步时,他老人家只好用笔写出他的所思所想了。后来,主席的行动已经很困难,两条腿不能走路。如果没有人搀扶,连一步都走不动了。

  两位伟人同时患病,他们的病榻相距不远却被一堵红墙和西安门大街的柏油马路无情地隔开了。一个在北海西岸305医院内,一个在中南海西岸的游泳池旁,他们情有所往,不忍相见,无力相见也永远不能相见了。

  1976年1月日上午10点,几乎一夜未合眼的毛主席侧身听着文件。负责主席身边工作的张耀祠同志急匆匆地赶到游泳池毛主席卧室,将周总理逝世的噩耗报告了毛主席。

  主席听后许久一言未发,只是点点头表示知道了,对于周总理的逝世,主席显然早已料到了。在近几年的医生报告中,早有所觉,长期的伤感,使他的眼泪枯竭了。此时,他已无法向这位患难与共的同志、战友表露他内心的痛苦和悲伤。几天后,中央拟好了有关周总理追悼会的规格,参加追悼会的政治局及党、政、军负责人的人数和悼词一并送主席审阅。

  中央考虑到主席病重,便没有安排毛主席参加周总理逝世后的一切悼念活动。

  毛主席审阅这个报告时,他痛苦地把文件看了又看,放下后又拿起来,拿起来又放下。他无可奈何地拍了一下自己的腿,强忍着泪水摇了摇头。

  毛主席在党的第十次全国代表大会以后,多次回避不愿意让人们看见他的老态,不忍心让人们看到他晚年痛苦的心境。

  主席不无歉意地说:“那几个人的追悼会,我也没能去。现在己走不动了。”

  他拿起他那支用惯了的红铅笔,在送审报告上写有“主席”二字的地方端端正正画了一个圆圈。悼词千言,这个圆圈寄托了主席对总理深切的哀思。这个圆圈表达了毛主席对周总理的深厚情谊。可是在人民的心目中,它确实是微薄了,太微薄了……这一笔怎么能表达得了对与自己风雨同舟几十年的战友的离别之情呢!

  十里长街的悲恸,代表了10亿人民的感情,民众是多么希望毛主席能在周总理的追悼会上出现呀!然而,如果人们知道主席当时的境况,一定会嘱咐在他身边工作的人要保护好主席。

  周总理逝世以后,毛主席情绪十分不好,烦躁不愿讲话。只是借助刚刚治好的一只眼睛,不停地阅读。这时,他虽然能自己看书、看文件,但由于他的身体过于虚弱,两只手颤抖,已经没有举起文件的力气了。为了满足老人家的阅读需要,在场的每一位工作人员都要帮他举着书或文件。看得出来,此时他似乎只能通过阅读书本和文件摆脱病魔缠身的痛苦。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