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妈妈好吗?孩子们好吗?”叶挺低声问着。“好,他们都好!”秀文轻声地回答着,她把一切悲伤、苦愁都埋在自己心底,一丝都不肯透露出来,她深知,丈夫已经够苦了,不能再给他增加任何负担。
1922年的贫水战役以后,叶挺被提升为总统府警卫营营长。春天的早晨,天气十分晴朗,金色的阳光在珠江的浪尖上闪耀,柳树林吐出新鲜的嫩绿色。叶挺来到同盟会会员李章达家做客。他手扶紫檀色的栏杆,遥望洁净的蓝天,观音山的绿树丛中,有一面鲜艳的红旗在迎风招展。
“宝宝,不要到马路上去!”一个清脆悦耳的声音从对面楼上传过来,一位年轻的少女,上身穿水红色短褂,下身穿葱绿色长裙,白色丝袜,米黄色皮鞋,乌亮的短发配着白净的俊秀脸盘,还有那双美丽的大眼睛,细细的长眉,就像仙女来到了人间。楼下有个两岁的孩子“吱呀”作答。姑娘有些不放心,提起长裙走下楼来,抱着这个小宝宝又走了回去。
仅仅是这一出一进,把叶挺看呆了。
这姑娘好像在哪见过?
一时记不起来。她一点也不求装饰,任凭自然,却是这样端庄秀丽。叶挺正在发呆,李章达笑问道:“希夷,这姑娘你知道是谁吗?”
叶挺摇了摇头。
“想认识吗?”
不善于辞令的叶挺,嗫嚅了一阵才说:“她还在念书吗?”
“是执信中学的高才生。”
“叫什么名字?"
“李秀文。”
“他爸爸……”
“李少村。是我的同乡好友,我们都是东莞县人。”
这次谈话结束后,不多日,叶挺又来拜访李章达。只见那个两岁多的孩子正在马路边上玩耍,叶挺忙上前抱过这娃娃,嘱咐他要听姑姑的话,不要一个人上马路,还给孩子买了件玩具。这时,李秀文从楼上下来,接过娃娃,有礼貌地道了声谢,临上楼梯的时候,她转过脸来,用那对妩媚动人的眼睛瞧了叶挺一眼,匆匆走上楼去。
这是一对什么样的眼神呵,那样明亮,那样温柔……
几天后,李章达领着叶挺来到李少村家做客。来者有心,见者无意,两位青年就这样在自然与偶然中相识了。当时,27岁的叶挺风华正茂,爱武习文,手不释卷。而李秀文只是一位16岁的少女,正在孜孜不倦地求学。可是,两个青年人一见钟情,不久便结下了珍贵纯洁的友谊。尽管叶挺希望每周都能与秀文见面,但为了不影响她学习,叶挺还是尽量控制着自己的感情,有时要好几个礼拜才能见上一次。
每次见面,秀文都要向这位和蔼可亲的大哥哥提出一系列问题,请他答复,并要求他每周都能来一次,不然她会不高兴的。
1922年5月的一天,叶挺来了。秀文见面就亲切地问:“你们什么时候能铲除那三种尘土?”
“什么尘土?”叶挺问。
“就是军阀、官僚和政客呀,中山先生讲的呵!”
“噢,很快就要开始了。”
“你能参加吗?”
“能参加,一定要参加。”
“能参加这样伟大的事业,该多好呵!”
“可能要牺牲呢?”
“牺牲怕什么?就是要‘振污世,起衰溺’嘛。‘浑是一包脓血裹一大堆骨头’的生活有什么意思?”
叶挺的眼睛一亮,这姑娘一两年来,长大了,长高了,懂得更多事了。她这些话,不是自己那篇给《新青年》的长信上写过的语言吗?他激动得声音有些颤抖地问道:“你……看到了?”
“看到了。”秀文第一次脸颊绯红,靠近了叶挺。
“你写得真好。为什么不告诉我?”
“那还是学生时代写的,很幼稚呢。”
“只要是你写的东西,我统统要看……”
两位青年的心靠得更近了。
叶挺告诉秀文,中山先生是位平民大总统,生活十分简朴,接着讲了几个关于孙中山的小故事。
秀文听了故事,高兴地笑了:“真伟大,真是可钦可敬,听说列宁也是如此。”
“是这样。先生和列宁互通电报,认识到中国非以俄为师,断无成就。”“苏俄到底是个什么样子呢?”
“听说那里没有剥削,没有压迫,劳苦大众做了国家的主人。”“要能亲眼去看看多好啊!”
“中山先生要廖仲恺、朱执信学俄文,还准备派人去学习呢。”“你愿意去吗?"
“我正在争取。”
噩耗不断传来:
“革命军参谋长邓仲元在广九车站遭到暗杀!"
“廖仲恺在石龙旋遭逮捕!"
“身担总司令职务的陈炯明叛变了!"
“正在广西率师北伐的孙中山不得不折回广州。”
6月16日夜,总统府一片繁忙。从叛军中逃出的同志报告:陈炯明今夜将率叛军进攻总统府!在众人催促之下,中山先生微服出走。天将黎明,叛军占据了观音山,向总统府开炮。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