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北育才中学女生部,进京后与北京师大女附中合并,彭文为解放后北京师大女附中第一任校长。1952年,华北中学女生部也合到师大女附中。
新中国成立后,为了扫清残匪和建设国家,大批党政军干部奔赴边缘地区和派往国外,留下的子女无人照顾,中央和各大区不得不增建供给制、寄宿制学校。解放战争初期,在东北哈尔滨曾组建过收容干部子女的“实验小学”,由王长德出任校长。随着“四野”南下,先后在武汉、广州成立了“中南一小”和“中南二小”,由余慎、王长德分别任校长。在沈阳成立了东北第一育才学校,由李力群任校长。老区的华北育才小学、华北育才中学、荣臻小学、华北小学、华北中学和育英小学等先后迁进北京后,仍容纳不了留在北京的干部子女,军委又成立了“十一小学”等。
不管是北京还是各大区办的干部子女学校,学生随着父母的工作调动,也经常转进转出,很不稳定。这些学校的校长和老师,根据工作的需要也经常调换。这些小学的毕业生,男生大都升人师大二附中(即一O一中学),女生大都升人师大女附中(即实验中学)。在这些学校学习过的学生:阮崇武、窦国仁、林汝为、李苒苒、蒋祖慧、聂力、李铁映、曾庆红、伍绍祖、刘纪原、刘从军、康泠、李敏、李讷、谢自楚、栗前明、刘海洪、刘淇、林用三、叶选宁、王兴、白克明、陶斯亮、徐文伯、刘太行、董良羽、邓琳、周秉德、贺鹏飞、杨绍京、杨绍明、傅锐、乌克力、乌杰、毛远新、左太北、肖策能、习富平、叶正光、谢飘飘、谢飞飞、粟戎生、张铭、许延滨、马国超、钱海皓、施光南、秦刚、秦新华、秦铁、廖晖、林秉苏(邓瑞生)、邵华、任远征、曾庆淮、吴浮山、伍安娜、于龙淮、杨为民、沈大力、万伯翱、伍亦曼、陈楚三、殷子烈、张通、李晔、王庆生、曹建南、易仁江、胡鲁克、吉新军、韩陆、陈建宇、潘江汉、何枫、马新如、贺光辉、戚元靖、鲍克明、林华英、柳树滋、栗前明、王小兴、潘洛汉、曹连明、胡木英、陈伟华……
这一代人,经历了三个历史时期:当大哥哥、大姐姐们正需要父母照顾的时候,大革命失败了,父母牺牲的牺牲,转人地下的转人地下;无人照顾的孩子,由党把他们送到了苏联国际儿童院。
当哥哥、姐姐们正需要父母照顾的时候,为了抗击日寇的侵略,父母上了前线或进入白区,留下子女无人照顾,党把他们先后接到了延安或出生在延安。
当小弟弟、小妹妹们正需要父母照顾的时候,全国解放了,为了建设新中国,父母根据需要奔赴全国各地和世界各国,留下子女无人照顾,党在北京接纳了他们。
这一代人是不幸的,他们从小就很少受过父母的疼爱;这一代人又是幸福的,他们从小就受到了人民的哺育和党的培养;从小就过着集体育儿、养教并举的生活,他们在民主、平等、自由的环境里,铸造了他们的集体主义精神,爱国主义、国际主义情操。革命大家庭的相互关怀和亲情,使他们刻骨铭心,永生难忘!为此,这些昔日的娃娃,如今已两鬓蒙霜,自发在北京组织起“延河儿女联谊会”,每年都要聚会,来缅怀老一辈的关怀期望,来重温那前世没有后世也不会再有的昔日生活!
华北军区八一小学
荣臻子弟小学进北平后,校名改为华北军区八一小学。调叶一峰同志任第一校长。过去只收华北部队的烈士子女和干部子女,随着大军南下解放全中国和抗美援朝战争的形势发展,党中央、政务院、各大军区和各兵种的干部子女也纷纷到八一小学上学。学校优先照顾了烈士、出国、边疆、海防野战部队干部的子女人学。小学生增加到570人,幼稚生190人,托儿生100人。全校迅速发展到1360余人(后来小学部学生达到1200余人,幼儿生300余人,共1500多名学生)。军区指示学校:为了支援战争和解决干部子弟教养问题,不仅要多收学生,而且要为全军开展保教工作打下基础。为了适应新形势,加强党的领导,培养一批有文化素养的保教人才,军区和学校采取了六项措施:
第一,从军政大学和革命大学调来60名青年知识分子,从地方师范学校招聘35名教员,充实教师队伍;
第二,从冀中7个县招考100名青年学生,成立保育员训练班,开办护士讥练班;
第三,为了吸收办好托儿所的经验,接收了北京市私立婴儿寄托所的工作人员和设备;
第四,在西郊海淀乐家花园旧址筹备扩建新校舍;
第五,1950年成立学校临时党委会,同年“五四”青年节成立青年团支部,10月在学生中建立了少年先锋队组织;
第六,接待了华北地区部队子弟学校来参观学习的领导干部和为他们代培保教人员。
1950年初,华北军区政治部作出“关于改进八一小学工作的决定”,给学校工作指出了明确的方向。学校拟定了“八一小学规程”。华北军区政治部为了加强八一小学的教学业务领导,1952年选调察哈尔军区文化学校校长刘晓春同志到八一小学担任主管教学业务的副校长。军区干部部长王平同志对刘校长说:“八一小学学生的父母,大多数是红军老干部,这些孩子在革命战争的艰苦岁月里,失掉了学习机会,文化水平不高,你们一定要让这些孩子学好文化。”1937年参加革命的刘校长就是怀着这种崇高的感情来到八一小学的。他把自己毕生的精力献给了军队干部子弟学校的教育事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