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华之魂.星辰谱(全四部)_翟明战【完结】(373)

  这样的孩子,进步是曲折的,到太行后,他的思想又发生了偏差,他也仿照过去雷根善的办法组织那样一个秘密进步小组,但却叫参加秘密小组的同学专门与其他少先队小组争高低,以至于对立。另外他听说少先队要和非队员在一起开大会,让大家提意见,群众认为不好的队员要洗刷出队,他很怕自己被洗刷,就去拉拢非队员,要大家对他说好话。

  少先队知道这些情况后,在会议上严肃地批评了他,并决定留队察看他一个寒假,要他写反省,这着实在思想上又触动了他。

  根据这些情况,为了稳固他的进步,继续给他锻炼机会。1947年寒假,分配他做小先生,要他参加改善伙食小组等,再一次在实践中磨炼他。从此以后他的进步稳定下来了。在伙食小组和另一个同学担任烧水任务,他责任心很强有一天夜里月亮被云遮住,他认为天快亮了,就叫起那个同学到厨房烧了两大锅水。水开了,看看天还很黑,又回去睡了一觉。当小先生时,曾给黑板报写稿子,他说,管小同学有很多困难,回想起以往自己的调皮,当时老师一定很难受,表示自己以后要处处为小同学做榜样。工作结束时,他当选了模范。在小先生工作总结会上,大家给他书面鉴定:“李久铭担任队长(即小先生)时间虽短,进步很快,很虚心,是队长中最能主动去找人商量与研究问题的一个。他与各队交流经验最多,待人很诚恳,所以大家愿意和他商量事情。他和副队长王光若同学团结很好,还经常给黑板报写稿子。”

  以后他屡次当选为少先队分队长、学生会委员、图书馆长等。他创造了许多自然科学的小玩意,学会点汽灯、修理钟表……老师和同学们常亲切的和他开玩笑,叫他“小科学家”。

  师生母子情——郭林

  一、离校留言

  李大立同学离校时,韩作黎老师在她的纪念册上写道:

  你在我身边,生长近五年,

  一但要离去,怎能不留恋?

  一九四七年,敌人占延安,

  背你涉冰河,拉你爬高山,

  师生共患难,学校变家园。

  社会似熔炉,生活如金丹。

  学习再学习,革命意志坚。

  二、不必叫我妈妈

  二年级教员张凤杰,为了纠正小同学刘小燕尿床的习惯,叫小燕在她寝室里住了一个时期。每天夜里叫小燕起来小便,小燕十分感动。有一天小燕向她低声说:“张老师,我叫你妈妈好不好?你比我妈妈还关心爱护我。”凤杰同志向她解释:“你是革命后代,我应当关心你,不必叫我妈妈,叫张老师是一样的。”

  三、我们心里过不去

  1947年7月,我们带着百余个孩子到达太行,暂住招待所。组织上看到孩子们经过长途行军,需要补充营养,给学生中灶待遇。招待教员们一餐之后,教职员仍按一般干部待遇吃大灶。学生们发现老师们吃小米,他们吃馍馍,老师们吃蔬菜,他们吃猪肉,就自动推举代表去向招待所负责人请求,减少一顿馍,一顿肉,要求让老师和他们在一个灶上吃饭。他们动情地说:“一路上行军老师比我们更辛苦,吃两样饭,我们心里过不去。”我们当时向孩子们作了很多解释,对他们热爱老师的盛意表示感谢,但指出老师应该遵守一般干部待遇的规定,绝不能特殊。

  第48章 老区教育改革的五大突破

  一、教育目标的确立

  为革命战争服务;培养有觉悟、有文化的祖国建设者;培养共产主义事业的接班人。

  中国共产党的一切教育,都是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服务的。虽然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有不同的提法,但只要共产党存在一天,她最终实现共产主义的目标就不会变,为共产主义培养接班人的教育目标就不会改变。

  二、教育体制的改革

  集体育儿、养教并举,这在旧中国的历史上是没有先例的。中国传统的育儿方法,都是各家各户自生自养。在基础教育阶段,孩子们大都是走读生,除集中上课之外,学校不管学生的课外活动,更不管学生的生活和身心健康。从延安、各解放区直至北京的儿童公育:实行供给制和寄宿制,孩子人学后,吃、住、生活、学习等,都在同一个环境里,同一个民主、平等的大集体里。这里没有贵贱之分,没有贫富之别,没有门户之见,没有人为的生活上的差别和政治上的歧视。教师既管教学、又管学生身心健康;保育人员既管学生身体养育,又管学生道德培养;教保人员既是老师,又是母亲;既管教书,又管育人。同学之间相互帮助、相互关心,亲如兄弟姐妹。

  三、教育形式的创新

  将家庭教育、学校教育、社会教育熔为一体。儿童公育,学校是主体。因为,学生绝大部分时间都是在学校这个大集体里生活、学习、玩耍。学生的身体状况、思想品德、学习情况,家长都是不了解的。即使寒暑假放假有些孩子回到父母身旁,学校也要把学生的身体、品行、学习等注意事项以及需要家长配合做的工作,用文字形式写得清清楚楚让学生带给家长。家长要根据学校的要求,积极配合做工作。假期结束后学生返校,家长同样要用文字材料如实反映孩子假期的表现和身体状况,缺点的改进等。政府的各种社会活动,只要适合于青少年参加的,都把儿童的基础教育放到前头。抗日战争时期,一切家庭教育、教学活动、社会活动,都贯穿着为民族战争服务,处处激发孩子们的民族自尊心、自信心和救国热情。建国初期,教育孩子自力更生、艰苦创业,刻苦学习建国本领,积极投人经济建设,迅速医治战争创伤。家庭、学校、社会教育互相配合、同步进行,相得益彰。所以,家庭、学校、社会是三位一体,以学校为主体,家庭、社会积极配合,步调一致。强调生活和教育统一,社会和学校统一,社会是大学校、学校是小社会。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