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南油印第一本自选歌集时,还不满17岁。这些少年时期的作品成功地吸收了藏族、维吾尔族、蒙古族、俄罗斯族等少数民族音乐,以及四川、云南、陕北等地的民歌曲调,显露了光南超群的音乐才华。其中一首《懒惰的杜尼亚》竟飞出了校园,被人们当做民歌演唱,并在北京市的歌咏比赛中获了奖。当光南在报上看到这则消息时,激动得吃不下饭,他辛勤劳动的成果,终于得到了社会的承认。
升入高中后,光南的志向就更加明确了。他除了音乐之外,其他功课的成绩都不那么拔尖了。这引起了班上同学的非议,也受到了班主任的批评和家长的指责,使光南陷人了苦恼。他经过认真思考后,主动找团组织汇报思想。他说:“有的人用劳动为祖国服务,有的人用知识为祖国服务,我的志向是用歌声为祖国服务。”团组织首先了解了光南,理解了光南,召开了团员大会,说:“谁知道光南今后就不能成为中国的贝多芬呢?我们应该帮助他实现自己的理想。”为此,团小组的同学还为光南开了个“音乐会”。
1957年夏天,光南还没有完成高中学业,就决心报考中央音乐学院作曲系。谁知卷子一发下来,他就傻了眼,连一些音乐基础理论都答不出来,考莫扎特的奏鸣曲连三分之一也弹不下来。最后,主考老师要他在钢琴上弹一首即兴曲,别的考生都弹奏外国名曲,光南却出人意料地弹了一首他自己创作的描绘祖国山川之美的《高山流水》。也许这首曲子并不十分完美,但主考老师对琴曲中闪诊的艺术天赋十分赞赏,又看了一些他的创作,就让他回家了。光南带着十分失望的心情走出考场,无精打采地回到家里。
光南的乐理基础太差,但他的音乐天赋已显露出来。主考他的音乐老师找上门来,建议他先到音乐学院附中,补上基础知识,再进学院学习。光南就这样如愿以偿地迈进了他日夜向往的音乐殿堂。
此后,光南虽然离开了母校,离开了老师和校友,但他的歌声始终和老师、如学们在一起。他为工人、农民、战十写歌;他为科技人员、教师、运动员、南极考察队员写歌;他为中日青年的友好写歌;为港澳台同胞写歌……“文革”期间,光南的日子很不好过。他视为生命的音乐创作却遭到了无端的指责、批判,甚至被勒令停演停唱。与此同时,还有一些对他本人莫须有的蔑言蜚语,使他陷在深深的痛苦之中。他的问题是由《打起手鼓唱起歌》 这首歌的禁唱引起的,而下令禁唱的是权倾一时的文化小组组长于会泳。理由是说这首歌情调不健康,像靡靡之音,而且与贺禄汀的《游击队歌》有雷同之处。当时有个校友在一家机械厂当技术员兼车间副主任,又是篮球队队长,经常和工人们一起搞文体活动,便和几位喜爱光南歌曲的师傅说了这件事。没想到工味人师傅们火了,说找文化小组讲理去,而且说去就去。三四个工人代表好容易找到了“文化小组”,一位年轻的秘书接待了他们,得知他们的来意后,秘书冷视说:“禁唱是领导同志的意见,这首歌的旋律不健康。”工人代表理直气壮地问,《黑龙江的波浪》、《多瑙河之波》和《蓝色多瑙河》也可说有相似的地方,但是不是都是好曲子?那位秘书不屑一顾地说:“这都是封资修的东西,不足为论。”工人师傅被激怒了:《马赛曲》、《国际歌》和我们的国歌——《义勇军进行曲》,从曲到词都有相似的地方,又怎么解释呢?是不是也要禁唱?秘书也恼羞成怒,转而用审讯似的口气问:“你们是哪个单位的?电话、负责人姓名?”工人师傅可不示弱:“怎么?你查户口吗!说到天,老子只有五笔两个字——工人!你能怎么样?”当时是工人阶级领导一切,谁也不敢把工人怎么样。
这几个人回工厂以后,将情况向工会主席一说,大家决定自己动手为施光南印歌集。他们凑了100多元钱,买来了钢板和蜡纸。有人搜集资料,有人刻蜡板,有人管印刷,前后忙了半个多月,100多本装帧朴素大方的《施光南歌曲集》 完成了。歌集的第一首歌就是《打起手鼓唱起歌》 。这100多本歌集是这样分配的:60本马上用工人的名义寄往一些省市广播电台;其中有10本转给施光南;每个参加者只得到两三本。过了10多天,有位师傅听到河北人民广播电台播放了一首施光南的歌,又有人从内蒙古听到了施光南的歌,还有位技术员在火车上听到了广播施光南作曲的《火车司机之歌》 ,直到天天盯着电台的老陈师傅终于从一个省台听到罗天蝉唱的《打起手鼓唱起歌》 后,大伙儿像过节般的高兴!
1974年“五一”劳动节,这个工厂的工人参加劳动人民文化宫游园活动。在煤矿文工团的邓玉华演唱前几分钟,几名工人跑向后台,鼓励邓玉华唱一首施光南的歌,他们坦然地说:“光南的歌可以唱了。”果然,邓玉华在唱完几首歌后,在观众的热烈要求下返场时,充满激情地唱了一首施光南的《我的祖国妈妈》。
1976年1月,在那举国悲痛的日子里,施光南怀着巨大的悲痛,吟唱出了人民对周恩来总理的深切怀念!粉碎“四人帮”后,在胜利的时刻,施光南那庆祝胜利的欢歌,又响彻了大江南北。人民的歌手施光南,他用那跳动的音耗写出了亿万人民的心声!光南是中华民族的儿子,他怀着深厚的民族感情,创作出大量具有少数民族风格的歌曲而风靡全国。校友聚会时,光南向少年时代的伙伴敞开心扉:我要为全国56个民族写歌,歌颂社会主义大家庭的幸福生活。他从中国乐坛谈到世界乐坛,不无感慨地说,近年来,我国歌唱演员频繁在国际声乐比赛中获奖,遗憾的是他们唱的都是外国曲目。我要写出有中国民族特色的作品,争取打人国际乐坛。光南为自己提出了更高的目标,他不管歌坛上的“东西南北风”,执著地“走自己的路”。于是,光南的歌剧《伤逝》问世了,光南呕心沥血写出的大型歌剧《屈原》试唱成功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