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中华之魂.星辰谱(全四部)_翟明战【完结】(479)

  这一切,都压制不住婴儿的啼哭。一个不知天高地厚的小生命,当他脱出母胎后,头不抬,眼不睁,蔑视人间的一切,根本不把黑暗的牢房、如狼似虎的狱警放在眼里。他赤条条地降生在草垫子上,晃着小拳头,蹬着小腿,好像向反动派示威似的宣告,在这61个政治犯中,又增加了一个新的反动势力的挑战者;又从那共产党员的母体中,分裂出一个旧世界的叛逆者。这个一丝不挂的孩子,被刘亚雄妈妈用牙齿咬断连接母体的脐带,轻轻地抱到怀里,兴奋地大声说:“是个男孩!是个儿子!是我们的监狱之星,希望之星!我们共产党人的接班者!……”她抑制不住内心的喜悦,竟然把赤体的孩子高高举起来。

  静茹妈妈睁开眼,瞅了瞅孩子,眼神里流露出无限的惆怅,她当时只有19岁,头胎生孩子,什么都不懂。在这黑暗的牢房里,孩子连块尿布都没有,怎么办?……

  亚雄妈妈的表情和静茹妈妈形成了鲜明的对比,她胸有成竹,信心十足地命令着:“快!向男牢发信号,一是,宣告我们‘监狱之星’的出世;二是,孩子的尿布、被褥、衣服都要从他们大男人那里想办法。”

  信号发了过去,男牢立刻骚动起来。第一个向自己“开刀”的是孩子的父亲,当时北平市地下党的书记张友清。他脱下身上的衬衣,把后背下面一块布撕下来……接着是狱中中共特支书记薄一波,支委刘澜涛、杨献珍、安子文… … 找出自己最好的衣服,撕下最结实的一块布。你一块,我一块,很快集中了一叠子送进女牢。

  女牢里的阿姨们忙活着,飞针走线,眨眼工夫这个赤身裸体的孩子不仅有了尿布,而且有了小兜肚、小衣裳、小被子……

  穿的、用的解决了,吃的又是个难题。静茹妈妈在牢狱里受煎熬,哪来的奶水呢?在敌人的牢房里,政治犯们都过着饥寒交迫的生活,要在这个环境里养活一个孩子,谈何容易!但孩子毕竟是老一辈的希望,共产党人的接班人。

  狱中“特支”把如何养活这个小生命提到了议事日程,专门作了决定,无论如何要设法让这母子俩先出狱。

  张燕林的父亲张友清,原名学静,字新浓。早年就读于中国大学,1928年加人中国共产党后,曾先后任中共太和县县委委员,皖北特委毫县分特委委员兼鹿邑县县委书记。1931年他在担任北平市委书记时不幸被捕。父亲作为共产党要犯,上了敌人的名册。母亲艾静茹是作为家属被捕的,敌人虽然有怀疑,但并不掌握她的政治身份。母亲原是米脂县的中学生,参加革命后由组织上分配她去协助父亲工作,为了掩护两个人的政治身份,只好以假夫妻相称。在艰苦的革命岁月里,出生人死的战友一块工作,很快就产生了真正的爱慕之情,也就弄假成真,结为革命伴侣。

  母亲入狱后,一直装扮成没有文化的农村妇女,对什么事情都装聋作哑一问三不知。特别是在燕林出生后,她把儿子也作为掩护身份的挡箭牌。敌人审讯时,她故意弄得儿子大哭大叫,在公堂上拉屎撒尿,搞得敌人毫无办法,只好把这位没有“教养”的农村妇女提前释放。

  燕林母子出狱后,在地下党的帮助下,几经周折,来到了西安。在杜秉承的担保下,母亲到渭南小学当了教员。双十二事变后,汪精卫派飞机轰炸西安,母亲为了保护儿子被炸伤。在那缺医少药的年月,母亲在苦难伤病中挣扎,不幸于1937年5月离开了人世。母亲去世时,燕林只有5岁,但已有了记忆。母亲的遗体被埋到西安北富平县城南龙王庙的墙根下,当时那些燕林不认识的大伯大妈们让燕林披麻戴孝,走在抬棺人的前面,还教燕林摔瓦罐、烧纸、跪在坟头哭拜……母亲去世后,父亲虽已出了监狱,但仍顾不上照顾燕林。他被寄养在农民家里,和农家的孩子一块放牛、下地拾柴、搂草。在这期间,他常到母亲的坟地去,看着那长满野草的坟堆,忍不住偷偷抹眼泪。在那个时候,有些穷人为了谋生,偷偷扒坟挖墓,后来听说母亲的坟也曾有人想挖,那个挖坟人到坟地后刚刚举起镐头,就看到一条碗口粗细的大蟒,盘在坟头上,高昂着头,吐出了长长的红信,挖坟人被吓跑了。这个不知真假的传说,在当地群众中越说越神。说什么母亲是天底下的好人,死后自然会得到神灵的保佑,那条大蟒,就是上天派下来的护坟神。就因为有了这种传说,母亲的坟墓直到全国解放还保持完好。

  1938年初,地下党把张燕林送到了延安,进延安“保小”上一年级。延安是一座历史悠久的古城。革命年代,更因为它是陕北红军和中央红军长征后会师的地方而扬名于世界。1937年8月25日,中国工农红军改编为国民革命军第八路军后,延安就成为中共中央的所在地,八路军、新四军的大后方,世界闻名的中国革命圣地。张燕林到延安后,一切都感到新鲜,心里充满了幸福。但有一件事,也常常使他苦恼。那就是每当同学的妈妈来学校,或放假接他们回家时,燕林心里就暗暗难过。他羡慕小伙伴们有妈妈,渴望也有个妈妈,他多么思念自己的妈妈呀!有时在睡梦中梦见妈妈,他能高兴地笑醒,笑醒后还是孤零零的一个人,又哭着睡着了。由于日寇轰炸延安,学校转移到安塞白家坪后,紧张的学习,多彩的生活,并不能消除燕林没有妈妈的孤独感。每当这个时候,老师、同学、校工叔叔和阿姨们,就会想方设法和他一起玩,逗他开心。有些同学回家回来,把好吃的分给他。那时候同学之间,真是情深似海,不管是中央领导同志的子女,还是普通红军的后代,相互之间没有界限,更没有父母职位差别的鸿沟。师生之间的情谊,更是胜过生身父母。记得1938年农历八月十五日,老校长吴燕生专门把刘虎生、丑续和燕林等烈士遗孤找去。他说八月十五是团圆节,特地让伙房给他们做了月饼,并亲自把月饼分发到他们每个人的手里,还喃喃地说:“过节了,我们忘不了你们的父母,忘不了为民族解放而牺牲的同志们!”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