还有一位国民党中央委员,自称自己是当世的理论家,要与邓中夏谈谈理论。他与邓中夏整整理论了三个小时,最后邓中夏问他:“你还有什么道理可说的,我仍然洗耳恭听!”那个所谓的理论家理屈词穷,可怜巴巴地强笑着说“钦佩得很!钦佩得很!”
邓中夏仍不紧不慢地说:“请你寄语你们的中央委员会,假如你们还认为你们有理,我邓中夏有罪,请你们在南京公开审判我,我可以与你们订个君子协定:你们全体中央委员都可出席,我嘛,辩护律师也不要,最后谁情亏理输便要自动向对方投降。”
“这个,这个,我只能转达,转达!”那个中央委员早已没有了理论家的派头,连说话都结结巴巴起来。
邓中夏轻蔑地说:“量你们的蒋委员长第一个就不敢这样办!”敌人以为逮捕了邓中夏,就可以在政治上狠狠地打击中国共产党。可是,邓中夏却用他的言行,提高了共产党的威信与政治影响。
在敌宪兵司令部里,军法官们还要作一次形式上的审判。在敌人秘密的军事法庭上,邓中夏一针见血地说:“法官们,你们可以休息了!这样没有观众的戏演给谁看呢?反正你们会造谣,想怎么说就怎么说就是了,何必做这些脱了裤子放屁的事呢?你们不需要白费苦心去做文章,就邓中夏三个字,按照你们的蒋总司令的法律,就够判几个死刑了。”
邓中夏在坐牢的日子里,从未闲着,他从不放弃每一个可以工作的机会。那时敌人常利用特务或叛徒,伪装成犯人在号子里侦察被难者的言行。当新的被难者进入号子时,邓中夏利用各种方法,很巧妙地而且是很快地就了解到了那个人的情况,知道他是党团员或赤色群众后,便对他说:“你是什么样的人,我不会问你。有法官还有穿着犯人外衣又为法官效力的他们(他暗指着特务和叛徒说)会问你。我嘛,是共产党。但你看我一点也不像国民党说的是青面撩牙的人。我看你是个年轻的朋友,你在这里要小心上当。一个人不怕短命而死,只怕死得不是时候,不是地方。中国人很重视死,有重于泰山,有轻于鸿毛。为了个人升官发财而活,那是苟且偷生的活,也可叫做虽生犹死,真比鸿毛还轻。一个人能为了最大多数的中国民众的利益,为了民族的利益而死,这是虽死犹生,比泰山还重。人生只有一生一死,要生得有意义,死得有价值。”
1933年10月一个令人心痛的日子,当雄鸡高唱之时,邓中夏被南京国民党宪兵司令部从看守所里押了出来。法官告诉他:“这是你最后的悔过机会了,你要悔过还来得及!”
“我一生中行得正、坐得直,从没有要悔过的事。我要对你们说的话都说了,不愿再费口舌对牛弹琴了。”邓中夏语气斩钉截铁。
当法官第二次问他还有没有话要说时,邓中夏没有理睬,一个宪兵抓着他的胳膊大声重复法官的话。邓中夏瞅了一眼面前的宪兵,开了口:“对你们当兵的人,我还有一句话要说:请你们睡到半夜三更时好好想一想,杀死了为工农兵谋福利的人,为人民谋翻身求解放的共产党人,对你们自己有什么好处?! ”
“死到临头,还要宣传赤化!”法官十分气恼,大声怒吼一声:“拉出去!”
邓中夏哈哈大笑着说:“怎么?你们发抖了!总有一天你们的士兵都要觉悟起来的。到那时候,你们的死亡便来到了。”接着他高呼着口号被押上囚车,他在囚车里一路上唱着《国际歌》。
中国工人运动最早的领导人之一,中国共产党卓越的战士邓中夏,在雨花台上结束了他为人民解放事业战斗的一生。用他的鲜血灌溉着革命的花朵,染红了革命的旗帜。
第32章 风雨登轮出国门的——何叔衡
1876年,何叔衡出生于湖南宁乡县一个农民家庭。
1909年受聘于云山学堂,在教文史的同时,也开始阅读杂书,接触到孙中山倡导的民主主义思想和近代科学知识。
1911年辛亥革命爆发,他率先剪去头上的辫子,又将家中的裹脚布和尖脚鞋全部搜出,当众砍烂。1918年毛泽东等发起组织“新民学会”,他作为年龄最大的成员加入且处事老练,毛泽东的评价是“叔翁办事,可当大局”。他积极参加革命活动,被选为学生委员长。
1920年秋冬,他与毛泽东等发起湖南建党活动,成立共产主义小组。1921年7月赴上海参加中共“一大”,当时53名党员,大都是信仰共产主义的革命青年。汇聚在上海的12名中共“一大”代表,有10人是30岁以下的青年,只有两名超过30岁的还都是秀才出身。一名是湖北代表董必武35岁,另一名就是与毛泽东一起来自湖南的代表何叔衡,长董必武10岁。
毛、何二人回湘后,于1922年春建立中共湘区委员会,何任组织委员,并担任自修大学补习学校校长(主事),招收有志青年业余前来学习。这所学校被军阀封闭后,他又建立湘江学校并任校长,一度名满三湘,并在校内引导不少人秘密参加了共产党。毛泽东赞扬他说:“何胡子是一条牛,是一堆感情。”
参加国共合作,何叔衡被选为国民党湖南省党部监察委员。他先后任湖南省法院陪审员、省图书馆馆长、水口山矿局监理、湖南民报馆馆长等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