示意冯常和两个孩子开吃,罗彦也端起饭碗,开始狼吞虎咽起来。
虽说冯常的妻子不是什么大厨,做的菜也没有长安城里那些大酒楼的菜那么精致。但是山野之间的珍味,已经完全能够弥补这些缺憾。罗彦就着菜吃完一碗饭,也就是几句话的功夫。看着罗彦一点也没有挑剔自己家的饭菜,冯常心里也是一阵高兴。
那些当了官就忘了从前的人,冯常也不是没有见过。庐州城里有个小官,以前是小吏,现在混了个不入流的小官,鼻孔就朝天了。吃饭还专门在城里雇了个厨子,平日里见了以前的故人也是一副不认识的样子。
看到罗彦这样一点没变,冯常心里就特别的开心。
等罗彦快吃完两碗饭的时候,这会儿是终于饱了,所以放慢了吃饭的节奏,等着两个小家伙慢慢吃着自己喜欢的菜。终于在罗彦刚吃完的时候,两个小家伙放下碗,揉着鼓鼓的肚子,主动站起来收拾桌子。
眼见这会儿也没有什么其他的事情,罗彦就拿出了给冯常和他妻子的礼物。
给冯常的是一套玉器,实在是罗彦不知道送什么好了。至于冯常的妻子,罗彦则是弄了一套金银首饰。虽说这首饰人家不一定会戴出去,但是作为女子,哪个又不喜欢自己收藏几款收拾在家中自己欣赏呢。
同时给冯常的,还有二百两银子,这是罗彦从系统中兑换加上李渊的赏赐拿出来的一部分。想来让冯常舒舒服服过几年日子是可以的了,而且冯常也有些小聪明,拿出去做点小生意,估计还能细水长流。
第75章 庐州府学见故人
当天晚上罗彦是睡在两个小家伙的房间中的。而冯勤和冯籍两人则被自己的父母拉到他们的房中挤着睡下了。
第二天起来,罗彦准备去拜会一下庐州府学的夫子和同窗。
其实在罗彦的记忆里也就寥寥几人能够回想起来,所以这次罗彦带的礼物就简单多了,无非是自己平常抄写的几本书,这都是给那些夫子的。至于同窗,到时候叫出来一起吃顿饭喝顿酒就已经足够了。
今年的科举经过一番改进,各州贡举者在十月的时候随上贡物品到长安,十二月的时候由吏部进行考试。这样一来,就大大节约了诸生去长安应试的成本。所以这个时候,正好府学的学生们刚刚回来听讲,基本上都在府学。也正好省的罗彦去问路。
庐州能够出来一个进士科进士,府学的夫子们自然是很开心的。一方面自己的教授有了成果,能够受到上官的嘉奖,另一方面,有了前辈做榜样,对于后辈的督导也有着非常大的激励作用。
虽说罗彦授官的时候给的是没有实权的校书郎,但是有了官身就已经不一样了。后来即便是辞官,但是罗彦在长安写的好多文章都被传到了庐州。府学的夫子们更是要求诸生把罗彦的文章给背下来。要求之高,一点也不比当初陆德明整了国子学的学生们低。而且每一次提到罗彦的文章,总会说罗彦当初读书的时候是多么多么刻苦。弄得庐州府学的学子们都有些谈罗彦色变了。
这会儿罗彦到了府学门口,仅仅是一通禀,就已经有一些学子往这边围了。好在有夫子及时过来,把罗彦给解救出来。
叙了一会儿旧,给几位夫子一一送上礼物之后,罗彦这才脱身。不停地问着路人,罗彦终于找到了在这府学中最熟悉的人——陈琦。这位和罗彦一起赶考,还帮罗彦捎过信的同窗,罗彦是印象特别深刻。
陈琦他们要到三天之后才能够外出,所以罗彦让陈琦把之前一起赶考的士子约好,三天后在庐州城内一处酒楼聚会。定好了时间,罗彦就和陈琦辞别了。实在是受不了越来越多的围观者,罗彦感觉自己就像是一只猴子一样。
但是罗彦的逃离计划并没有成功,还没走出几步,罗彦就被赶来的府学训导给叫住了。作为这府学里边最大的官,从八品的训导就是罗彦没有辞官的时候,这品级都比人家低一截,何况人家以前还教过自己。没办法,罗彦只能乖乖留下。
“进之啊,这次叫住你,其实是想让你做一件事情。”这位训导和颜悦色的说道。
“还请训导吩咐。”直接就没有拒绝的理由所以罗彦也只能顺着这位的话。
“府学自建立以来,也就你和周晋两人博得了功名。前些时候你的文章更是传遍了整个府学,你的这些同窗和后辈们可都是盼着见你一面。今天既然你来了,索性给大家讲一点学问上的事情,也好激励他们。”这大概就是所谓的名人效应吧。这位训导其实利用的就是这点。
大唐开国到现在六年,其实科举也就正经的举行了去年一次。之前大都是通过举荐的方式吸纳人才。所以,罗彦放到庐州也算是独一份了。
“这样不好吧,毕竟我也只不过是进士科幸进罢了。真正的学问,应该是在明经科或者秀才科才有这个底气说吧。”罗彦感觉有些把握不住,所以想用这个理由拒绝。
“呵呵,进之过谦了。你的文章我也看过,绝对不差。放心去吧。”训导根本不给罗彦推辞的机会。
没办法,只能硬着头皮上了。
不过这会儿罗彦急着逃离这个被围观的地方,所以也只能迅速的解决。至于要说什么,罗彦脑子里正好有韩愈的《进学解》,这样的名篇虽然不能把全篇放出来,但是里边最精髓的那几句还是可以说的。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