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陛下。说要赏赐罗彦,现在臣也没有异议。只是这份奏疏既然不下不愿拿出来,那么就要找一个比较充分的理由。不然即使臣同意,中书省还是不会通过的。”
“这个好办。你就以罗彦当日追击王君廓有功,然因之株连,功过虽不能抵,但有过已罚,但是有功未赏。想来以这个理由赏赐这么一点东西也不会有人说什么了。”李世民统揽全局,这样的理由随时都能找一大堆来。此刻说出的这个理由,已经完全能够堵住满朝文武的嘴巴了。
点点头,房玄龄向李世民一拜,之后说:“既然如此,那么微臣这便去办。想来这个原因确实不会遭受众臣的反对。”说完便自行退去。
赏赐的事儿流程快到人们有些不可思议。头天李世民才将旨意下发给中书省,第二天便有奉礼郎带着一堆财帛将罗彦从杜如晦的府上拉了回来。听闻李世民给他不少的赏赐,罗彦自己也惊呆了。原本以为这回上疏恐怕是被李世民一阵训斥的命。没想到居然有这样的结果。不过这种事情干一次就行了,再多怕是要让李世民记恨。
罗彦心里暗暗盘算着。不顾听完圣旨罗彦是迷茫了,怎的赏赐的理由是王君廓。这都过去多少时间。
谢过圣恩之后,罗彦带着满怀的不解继续督导杜荷读诗。
到了晚上,罗彦等着杜如晦回来,这才私下向他询问个中的原因。待听过罗彦的疑问,杜如晦一边大笑一边指着罗彦说道:“你啊,怎么在这个时候又犯了迷糊。你那奏疏我也听说过了,当时陛下气的都扔到地上了。也就恰好碰到长孙皇后前去,将陛下劝说了一番。这才勉为其难读完。”
顿了顿杜如晦又说道:“房中书跟我说过最关键的一件事情,虽然含糊,但是肯定能为你解惑。他的原话是,罗彦这厮,将陛下好生讥讽一番,没想到就因为最后几句话便让陛下熄了怒火。满朝文武,也就他跟魏征两人能够做到这个程度。若非此次实在有些与朝中格格不入,他这本奏疏,已经能下发州县了。”
听完这话,罗彦便知道李世民为什么赏赐他了。原来是不能让自己的奏疏起了坏头,但是偏生说到了李世民的心里去,这才有晚来的赏赐。
叹口气,罗彦对杜如晦一拜,随后说道:“罗彦明了了,还是谢谢杜尚书此番转呈之情。还好陛下没有将怒火烧到杜尚书身上,哈哈。”庆幸一番,罗彦便提出告辞。
第213章 新春时节心茫然
腊月二十九,天空又飘洒起雪花。好在不是那鹅毛大雪,城中也没有大风吹过,倒是平白多了一些诗意。
早饭过后,披上厚厚的大氅罗彦就出了门。按照约定,杜荷这几天就开始写诗了。而今天则是年前的最后一天,至于明日,总是要给孩子们留点玩闹的时间不是。
这时间朝中众多臣子已经有了七天休沐的时间,除了正月初一的大朝会,剩下的时间可以尽情的安排。杜如晦虽然身为兵部尚书,此时也能得到短暂的休息时间。罗彦来到杜府的时候,他正在杜荷的房中候着。早就听说了罗彦的安排,前两个过程杜如晦私下也考校了杜荷,发现罗彦确实教的很好,那些东西现在杜荷虽然说不上倒背如流,可是随便提点问题,回答都很是轻松。
哪家的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好的。杜荷是幼子,将来不能继承爵位,杜如晦自然更是迫切希望他能成材。如今罗彦这一教,杜如晦都恨不得以后将罗彦绑到自己的府上。
今日正式开始休沐,所以杜如晦便亲自前来看自家儿子如何作诗。
看到杜如晦,罗彦也不惊讶,只是简单招呼两句,就将杜荷拉过来说道:“今日便要开始学习写诗了。以前几天所学,你也了解了不少的典故和诗作的韵律。今日要求不高,以你之前所背诵的为根据,写一首关于雪的五言。不必担心写的不好,毕竟你是初次作诗。”
全然没有压力,杜荷自然没有什么好担心的。想了半天,提笔在纸上不停写着涂抹着。而罗彦和杜如晦两人则边是攀谈边是等待。
不过是半个时辰,杜荷很是兴奋地叫喊着:“阿爷,罗助教,我做好,你们快来看看。”想来是小家伙的第一首诗,而且涂涂抹抹用了很大的功夫。此刻写好了居然在新纸上誊写了一遍,这次拿到两人面前。
半个时辰作一首诗,对于成年人可能着实有些慢。但是对于杜荷这样一个初次作诗的小孩子来讲,速度已经算相当不错了。罗彦和杜如晦两个人相识一笑,这才接过杜荷呈过来的纸。为了照顾杜如晦,罗彦还是先将诗作念了一遍。
“岁尽寒未转,月落雪尚飘。
随风还共落,掩日不惧消。
足近叶未展,花开枝无踪。
今来更异昨,半晌盼明朝。”
这是模仿南北朝诗人阴铿的雪里梅花诗。不过杜如晦家中并没有种植梅树,因此杜荷仅仅写了雪。即便如此,这番模仿也像模像样。当然问题不是没有,就是架构还不是很紧凑,但初次作诗达到这个程度,罗彦也相当诧异。
不提罗彦如何,杜如晦此时心里好生激动。这是自己儿子的第一首诗,虽然是模仿了的,但是看的清楚模仿痕迹并不重,而且还脱离了原来的意境,独自展开了勾勒。虽然还是要通过联想才能将整首诗读下来读通,可是比自己知道的好些孩子水准高出不止一截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