剩下的几科也是一样。在金州,有专门教授这些东西的官办机构,当然也属于他这个博士管理。只不过一直以来,博士都是经学大家,对于律法和数算一道不是很精通,只能让他们自己管理了。但是如今看来,罗彦是不得不亲自出手管管这两方面了。
盘算着自己现在拥有的优势,那就是有比较多的知识积累和超前的思维意识。而教学方面,则是有一个逆天的光环加成,想来最简单的应该就是明经科了。不过其他几科也不能放松了,要保证五个的名额,必须要广撒网才行的。
只是,这样一来,自己就需要系统更多的协助。显然,现在问题回到了原点—罗彦没有声望值了。
想到这一点的时候罗彦是欲哭无泪啊。这个系统什么时候变得这么坑了,不,应该说一直很坑,但是自己没有记性,每次都心甘情愿被坑。
哀叹着,心想还好有以前的一些事情打底,往后每天都会有一些的声望值增长。
只是要是有其他的事情,这点声望值还是不够用了,必须要有更多的渠道赚取声望值才行啊。
想到这里,罗彦振奋精神,开始了自己的新一轮的征途。
第227章 要对算学下手了
地方算学,严格的来说都是为了向国子学中的算学提供人才。
但是其中也有例外,第一种便是那数算世家和名家自己培养的弟子,这类人是可以直接去科考的。第二种就是地方专门培养出人才,在科考的时候以推举的名义送到长安进行科考。毕竟谁都有私心,州县要是出来一个算学天才,那对于地方长官也是很大的政绩。
罗彦正是看中了这一点,才会将完成任务的第一步放在算学上边。
算学包括了什么?历法计算、工程估算、商业计算等等这些。当然了,核心思想还是对于数字之间联系的探索。
而唐初的算学水平也就是在《缉古算经》出现后达到了顶峰。罗彦虽然上一世对于数学不甚精通,可是超前的思想和见识,对于现在的算学教学已经够用了。
刺史府。
依旧是余世宗理政的地方,听闻罗彦前来拜见,余世宗便搁下手中的文书,思索罗彦此来的目的。前些时日在长安发生的事情已经传遍了大江南北,作为一个上州刺史,他朝中的好友也来信告知了李世民两会罗彦的事情。甚至李世民有意要将罗彦召回长安的事情,在信中也提了几句。
心知罗彦圣眷犹在,余世宗便越发不敢小看这个年轻人了。
不顾,也有一些疑惑,到底是什么原因,让这个年轻人拒绝了李世民的召唤,非要来这外地当一个教书的。对于这一点,好友信中并没有详说,余世宗心里却是越发好奇。
不过片刻,罗彦便在小吏的带领下来到了房中。见到余世宗正在上座发愣,罗彦拜道:“余公一月未见,越发风采照人,可喜可贺。”
场面话说道罗彦这刻意,也是没谁了。熟知罗彦性格的余世宗哪里会当真,收回散发的思维,摆摆手笑骂道:“行了行了。我风采照人,哪里比得上你罗博士春风得意。长安赛诗,如今传遍天下。若说风采照人,也只应该是你才对。”
让罗彦坐下,缓了口气,余世宗这才问道:“我知道你有事才会前来,说吧,到底是什么事情,让你这个大忙人亲自前来一趟。那州学招生的事情,都是派人前来知会我一声的,这事儿我可是记的清清楚楚。”
这倒不是余世宗刻意为难罗彦,只不过为了表示亲近,略微的调侃了一些。
罗彦倒是也不觉得惭愧,拱手拜道:“还是余公了解我。今日前来,确实有一件事情要麻烦余公。”
得到罗彦肯定的回答,余世宗点点头,说:“既然有事,那便说来我听听。若是刺史府能够帮得上忙,那么必然会竭力配合罗博士。”言下之意,那就是刺史府也能力有限,超出他能力范围的事情,也只能说抱歉了。余世宗虽然有意交好罗彦,但是也很小心。据他的了解,罗彦要找人帮忙的事情,必然不会是小事。
这交好也是有底线的,要是一味交好,不顾自己的能力,到时候把自己搭进去就不好了。
“罗彦想找几个算学弟子前来听讲。只是一直以来我在算学一道没有声名,恐怕此事会不了而终。因此求到余公这里,想通过余公,找寻几个资质尚算不错的学子。”罗彦此时可不敢说要在这短短的几个月将人教到可以参加科考的程度。要是说出来,余世宗绝对会拒绝。
谁也不是傻子,不到一年的时间教出几个可以参加科考的士子,这可能吗?
听到罗彦的话,余世宗有些作难。
如今虽然算学也是官中常用之学,可是毕竟仕途狭窄,不如明经进士几科那般前程远大。因此各州都有一些好算学的士子,可是要是说把这件事情当作正途,那就不可能了。罗彦自己名声不显,也不知道水平如何。这会儿还要求找几个资质不错的,要说不困难,那是假的。
思索良久,余世宗有些苦笑着说道:“罗博士你还真的是给我出了一个大难题。学问一道,可不是我这治下的民生政务可以相比,我这刺史说话,人家士子压根就不会听啊。”
罗彦来之前就已经料到了这种情况,因此也不再苦求,只是问道:“不知此事能否允许罗彦在这州县各地张贴一些告示。若是能够以此招来几个士子,也是好事。”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