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将干涉他国内政用这样堂而皇之的话说出来的,也就只有美国政府了。
至于苏联对外界的宣布可信程度有多少,也就不得而知了。
“不过至少我们可以认识到一件事,苏联政府再也没有能力维持高昂的海军建设了,他们的海军将走到末路的尽头,乌里扬诺夫斯克号不过是他们垂死前的挣扎而已。”
就好像一场漫长的持久战终于结束,美国在这场战争中利用军备竞赛拖垮了苏联的海军力量,接下来他要做的,就是继续在亚太地区试压,逼迫中苏两国让步。
之前他还对苏联心有余悸,一直担心对方会突然插手亚太海域,现在想起来自己的想法完全就是多余的了。
既然苏联已经不行了,那么美国将继续加大施压的力度,马里奥跟历史上的克林顿可不一样,他在干涉某些内政方面,远远要比后者坚决的多。起码历史上克林顿反复强调美国将不会以官方身份接见岩里政男,但是马里奥连一句话都没有回复,虽然没有官方接见台湾代表,但是对此中方还是表示了强烈的抗议。
改变的历史时间线中强大的苏联还没有覆灭,又为这场海台危机增添了微妙的筹码,历史线的改变而产生的蝴蝶效应已经越来越明显了。起码不像当初一边碾压的局势,中方被压制的抬不起头来。
考虑到这个缘故,马里奥总统终于做出了一步非常错误的决定。在白宫新闻发布会上,马里奥强调将会帮助中国海湾维持秩序,避免发生大规模的激烈冲突,同时希望北京政府能够采取克制的行为,保持双方冷静态度。
莫斯科方面听到马里奥发表的声明,表示非常遗憾。而亚纳耶夫在知道马里奥的态度之后,更是非常不屑的说了一句蠢货。美国政府的行为简直是要挑起事端冲突的节奏。一旦爆发了国际冲突,舆论和局势都会站在中方这边,中方可不是能任人欺负的伊拉克,到时候看马里奥怎么收尾。
起码中国身边还站着一个苏联,坚定的利益一致的同盟。而欧盟那些看热闹的家伙指不定等着谁输了之后落井下石。美国靠他们还不如想着多加几个航母战斗群在南太平洋施压。
听到美国白宫新闻发言人的发话之后,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提出了强烈的抗议,甚至用上了严厉的外交辞令,“由此引起的后果将由美国负责。”
这句话另一层意思是,可能的话,我国将诉诸武力。
亚太地区的阴云又密布了一层,甚至还有暴风雨来临前的不安味道。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接连好几天都没有露出过笑容,如果亚太地区真的爆发了大规模的军事冲突,那么第一个倒霉的一定是日本。所以第一个希望保持各方冷静的也一定是日本。
而在海参崴,中方和苏方已经完成了军舰的最后交接工作。军舰在军港经过测试之后,将由太平洋舰队的护航之下驶往中国海域,然后迅速投入到舰队编制中,似乎连磨合期的机会也没有,因为所有人都不知道,充满火药味的亚太海域会在什么时候爆发。越早做好准备,在冲突爆发的时候越能占据有利的位置。
同时最后一艘基辅级也从黑海造船厂驶出,苏联海军甚至已经帮助完成了作战状态的准备,甚至铺设了反舰导弹和防空导弹,可以随时准备应对来自尼米兹级航母战斗群的威胁,本着饱和进攻的原则,苏联贩售给中国的每一艘舰艇,对于不知情的美国来讲,都是武装到牙齿的可怕威胁。
一场冲突在即。
第四百三十七章 永远的利益,暂时的朋友
危机往往伴是危险和机遇相伴随,就在东亚诸国人心惶惶的时候,苏联却嗅到了军售的商机。从4月13号开始,日本首相桥本龙太郎就呼吁各方保持克制,避免发生冲突。同时南韩总统金泳三也同样与中国进行紧急磋商,希望海峡两岸之间能够通过和平对话解决问题,暴力不是唯一的途径。在中国周边瑟瑟发抖的小国都生怕这个国际影响力正在逐步飙升的国家会突然不顾一切发动战争。到时候作为一衣带水的邻国,南韩和日本的经济肯定会遭受一定的影响。
即使双方现在都在提倡中日友好,但是反过来背后捅刀子的事例是屡见不鲜。
面对东亚地区日益紧张的局势,苏联国防部提出了一个胆大的设想,不需要让诸多国家保持棱镜克制,而是对亚太诸国进行军售,利用海台危机掀起东亚小国之间军备竞赛的热潮。
“向日本出售我们的岸舰导弹系统?”亚纳耶夫的第一个反应是,这个计划好像不怎么靠谱啊。
亚纳耶夫说出了自己的忧虑,“现在我们和日本之间还存在着岛屿争端,而日本海上自卫队也将苏联红海军太平洋舰队当做假想的敌人,如果我们现在向日本出售岸舰导弹系统的话,确定不会搬起石头砸到自己的脚?”
但是一心想要创造更多预算的国防部早就想好了应对的方法,亚佐夫直截了当的回复他,“对日本的军售,要出售最新的棱堡系统才能引起日本的兴趣。”
刚刚进入服役期的棱堡系统的表现的确让苏联红海军倍感满意,北海舰队在科拉半岛部署了两组配备超音速反舰巡航导弹的K-300P“棱堡”海岸导弹系统。就可以保卫苏联将近1500公里的海岸不受海军陆战队可能的侵袭,并在巴伦支海为北约军舰划出300公里的“死亡地带”。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救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