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中东地区短时间内无法取得突破的情况下,马里奥总统只能将目光挪回到欧洲地区,不过经历了这些年的变动之后,欧洲国家之间的互相内耗的剧本远远比他们团结一致的对付苏联要精彩的多,尤其是梅杰首相宣布退出欧盟之后,就越来越感觉到欧洲后继无人了。从1991年到现在才短短几年,苏联就已经恢复到如此可怕的程度了。
当利用东欧阻止苏联前进的计划失败之后,马里奥总统就越来越觉得在欧洲建立反导系统的重要性,还有挑动苏联加盟州之间的矛盾。所以特拉特的计划才会成为马里奥总统庞大的包围计划其中一小部分。
“现在印古什大多数瓦哈比教派聚集的地区已经发生了动乱,虽然有内务部和小卡德罗夫近卫队的介入,但是我们从北奥塞梯山区运进去的武器足以应对来自苏联政府的威胁。还有就是我认为另一部分的计划可以实行了。贾济科夫·穆拉特·马戈缅多维奇的手段和魄力都不足以应对这场危机,我想势必会惊动莫斯科的中央政权。”
印古什地区的动乱只是一个导火索,并不是美国计划的重点,马里奥总统花费了一年时间处心积虑的计划怎么可能只是区区一个印古什自治区。
“德米雷尔方面怎么说?”马里奥总统问道。
“自从上次被摆了一道之后,土耳其可是一直对美国心怀恨意呢。不过我想在现实面前,无论德米雷尔再怎么愤怒,他还是要放下身段乖乖跟我们合作。”特尼特分析道,“别忘了苏联现在可是平分了土耳其海峡的利益,对此,德米雷尔一直耿耿于怀,比我们的背叛还要愤怒。而且土耳其政府都将失去海峡看做是不可容忍的耻辱。”
“是时候了吗?”马里奥总统睁开眼睛,眼神带着炽热的憧憬。说服土耳其加入反导系统同盟是整个计划的第一步,而且只要不再做出挑衅苏联的危险举动,其他的小动作马里奥都可以选择视而不见。
特尼特局长点点头,“是时候进行访问土耳其的活动了。只要我们允诺加入反导系统之后能够加快对土耳其海峡的谈判,我想德米雷尔还是愿意与美国合作的。”
“还有一向反苏情节深厚的波罗的海地区,虽然苏联强行将加盟国变成了自治州,但是这却并没有减缓波罗的海地区人民反对苏联统治,所以我认为波罗的海地区还可以继续做文章。”
“你是说被驱逐出境的波罗的海国家领导人?”马里奥不屑的说道。之前就曾经尝试过让这些人在波罗的海地区挑动风波,但是结果却让人大失所望。克格勃对政局的把控远远比中情局想象中要更加深远的多。同样也强硬的多。
“他们不过是用来分散莫斯科注意力的弃子而已,实际上我们要给苏联营造出内忧外患的假象,真正的杀招是欧洲反导系统的建立。一旦完成了部署之后,苏联的进攻型战略将会大打折扣,等同于为这只巨熊量身打造了一个囚笼,拔掉了爪牙。为我们整顿欧洲局势赢得了时间,只要将散成一片的欧洲国家重新联合起来,将矛头对准了苏联,那么就等同于有了针对苏联的威胁。”
“听起来非常完美的计划。”马里奥提醒特尼特,“但是不要忘记了我们的对手可是最可怕的苏联领导人,亚纳耶夫。自从1991年上台之后中情局就没有赢过重大胜利。所以特尼特局长,我希望你能够谨慎一点。”
“我会的,马里奥总统。”
特尼特非常期待接下来跟克格勃的交手,他希望这次的对手能更加的有趣一些。
第五百零六章 借刀杀人
本来印古什地区发生的动乱并不属于小卡德罗夫的监管范围,但是印古什自治州的负责人贾济科夫·穆拉特·马戈缅多维奇却因为剿匪不力,而导致了这场暴动的愈演愈烈,最终袭击的范围从印古什地区开始向北奥塞梯和车臣西部扩散,这对于小卡德罗夫来讲,无疑是一个向莫斯科表现的机会。虽然驻守车臣地区的内务部部队不归小卡德罗夫的调遣,但是小卡德罗夫可是有自己的近卫队,完全可以动用近卫队的力量去平定印古什的动乱。只是亚纳耶夫没有下达命令,所以小卡德罗夫只能选择按兵不动。
自从车臣战争之后已经过去了好几年,小卡德罗夫的部队很少有这样立功的机会了。他胸口佩戴的勋章越多,小卡德罗夫就越能得到莫斯科的器重,同时也越能巩固自己在高加索地区的地位。
苏维埃那一套管制在小卡德罗夫面前形同虚设,否则卡德罗夫家族也不会成为苏联境内的一大势力。跃跃欲试的小卡德罗夫开始试探中央的态度,看愿不愿意让自己来指挥这场剿匪战争。
“马戈缅多维奇的表现实在是太令人失望了,曾经作为印古什自治国家安全委员会主席,现在的印古什自治州第一总书记,居然连这样的骚乱也迟迟不能平定下来?”
在马戈缅多维奇毫无进展的汇报中,亚纳耶夫有限的耐心被消磨的一干二净,他甚至开始怀疑是不是马戈缅多维奇在暗中与叛乱势力有过纠葛,才会导致迟迟无法平定叛乱。
内务部部长将印古什的地图展现在亚纳耶夫面前,向他解释说道,“印古什绝大多数地区位于山区,这也导致了为数不多的恐怖分子利用地形与内务部军队进行游击战争,而且更重要的一点就是他们的人数远远比车臣战争时期遇上的叛军少得可怜,所以反而更能化整为零的影藏在山区里。”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救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