末了科兹耶上校还加了一句话,“反对派可是比你们政府军阔气多了呢,真是听得我怦然心动。”
“你们可真够卑鄙的!”希萨诺总统咬牙切齿的指着科兹耶上校,却不敢动他半点毫毛,因为苏联人的雌鹿直升机就在附近盘旋,而政府军却是无可奈何。
“是啊,我就喜欢你看我不顺眼又奈何不了我的样子,现在我们要重新坐下来谈论一下关于德拉卡马的事情呢,还是谈论一下矿产开采的事情?”科兹耶上校流露出一个阴冷的神情,补充了一句话,“还是说莫桑比克政府今天打算向我们开战呢?”
希萨诺总统整整注视了科兹耶一分钟,他叹了一口气,语气软了下来,“好,我愿意跟你谈谈之前合约的矿场开采问题,但是你必须要把德拉卡马交给我!”
“矿产开采?鉴于你刚才的态度,我的条件变了,我现在的条件是八年的开采权,你愿意接受我再来跟你谈其他的事情。”科兹耶直接坐地起价开出另外更加苛刻的条件。
这希萨诺无可奈何,这位黑人总统之前没有见识过斯拉夫民族自古以来的强硬态度和腹黑精神,但从这次事件以后他再也不会忘记。
“你们这群苏联人,简直比反对派更像强盗。”希萨诺握紧了拳头,愤愤不平的说道。
第二卷 凛冬将至
第七十二章 逼迫
1991年12月8日,苏维埃风平浪静,没有三位神情轻松的国家领导人出现在白俄罗斯的别洛韦日森林中的维斯库利村庄,事实上除了克拉夫丘克和舒什可维奇还活着之外,叶利钦已经永远的躺进了新圣女公墓之中。蝴蝶效应改变了历史的走向,象征苏联解体前奏的《别洛韦日协议》变成了一个永远不会实现的春秋大梦。
克拉夫丘克此时还是乌克兰最高苏维埃主席,不是乌克兰总统。舒什克维奇也是刚刚在不久之前担任了白俄罗斯最高苏维埃主席,亚纳耶夫好不容易从苏联国内混乱的秩序中稳住了阵脚,将军权大部分抓在了自己手中,他终于可以腾出手来清洗各大加盟国中的亲西方势力。
并且他在短短两个月的时间之内通过军火买卖和外贸公司想方设法的筹措到了一笔有限时间的战争经费,假如一旦发生了战争,他拒绝让苏联原本糟糕的经济为军费买单。光是这笔巨款就能度过战争冲突的前几个月。
用亚纳耶夫的话来讲就是“不给加盟国的分裂势力一个教训,苏联永远存在着解体的隐患。我们长痛不如短痛,苏联宁愿以战争的悲壮方式结束自己的领导,也不愿意被一群无耻的小人用屠刀瓜分曾经的辉煌成就。”
苏维埃的字典里,永远没有退后和妥协。
毫无疑问,克拉夫丘克和舒什可维奇就是首当其冲的两位,因为乌克兰和白俄罗斯手中还掌握着联合国投票权的席位,这对反复担忧他们会利用投票权搞出大新闻的亚纳耶夫来讲,不是一件好事。
于是克拉夫丘克和舒什可维奇被亚纳耶夫分别从基辅和明斯克召唤到了莫斯科,当然亚纳耶夫隐瞒了他们彼此之间的行程,甚至他们之间的紧急传唤只相隔了半天的时间,而亚纳耶夫的却在他们前往克里姆林宫的路上,在总统办公室内与帕夫洛夫起了争执。
帕夫洛夫来回踱步,神情焦虑,如果说此前他对亚纳耶夫的政策是百分百的支持,现在就是站在了他的对立面上。宪法中取消加盟国自由退出苏维埃权利的风波还没有过去,再取消联合国席位造成的风波可不亚于再来一次八一九危机。
“我绝对不同意这么做,亚纳耶夫总统,你这是在玩火自焚,加盟国的情况已经够糟糕了,如果我们再刺激反对派的神经,保不准他们会全部倒向西方的对立面。”帕夫洛夫推了推眼镜,分析说道,“之前的高压政策只是暂时的将分裂主义的噩梦打压了一下,他们只不过在暗中蓄力,等待下一次的反击。而你的举动将会成为反击的导火索。”
“帕夫洛夫同志,我想问一下既然明知道对方还会反击,我们为什么不提前出手,难道你希望在看到一次阿拉木图事件,第比利斯危机或者再一次的费尔干纳黑色六月?”亚纳耶夫也同样提高了分贝,他对帕夫洛夫的耐心一点一点被消耗干净。
“但是国内现在的局势还不稳定!我们不可能在不稳定的情况下对加盟国进行打击。上帝,现在的情况已经够糟糕了,难道您还希望来一次火上浇油吗?”帕夫洛夫几乎是在亚纳耶夫面前拍着桌子怒吼道。
“如果不彻底根除加盟国里面的蛀虫,苏维埃永远不可能稳定下来。”亚纳耶夫第一次摆出了强硬独裁者的姿态,“民族关系已经成为摧毁苏联的攻城槌,而那些该死的家伙们还在不断的煽动当地人的情绪,要求驱逐俄罗斯人,如果我们再不做出行动,整个国家将不属于苏维埃!”
“该死的,亚纳耶夫,你到底在打着什么主意,一次一次的触动反对派的敏感神经,这是要逼迫他们进行内战吗?”帕夫洛夫已经愤怒到开始口不择言,完全忘记了站在他面前的,可是苏维埃最高总书记。
“注意你的言辞,帕夫洛夫同志。”亚纳耶夫不满的转过身,留给帕夫洛夫一个难以捉摸的背影,“既然蛀虫们已经形成了气候,那么我就是要压迫那些反对派,逼迫他们做出出格的事情,反对我们的政策,只有这种理由我们才可以光明正大的挺进加盟国控制局势。”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 救赎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