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敬业没见识,头回碰上开镰,硬拉我们来看的。”文舒一脸无聊的说着。
“以前不是没机会见嘛。”李敬业笑了笑,又朝魏叔玉道:“老师,您不是常说这世界没什么神仙么?”
“没神仙是真。”魏叔玉也觉得自己矛盾,辩解道:“但我拜的是这土地,感谢的也是土地。”
“哦。”三个孩子恍然大悟。
“开镰了,走,咱们凑凑热闹去。”魏叔玉抓起一把镰刀,朝三个孩子呲牙一乐。
“好。”李敬业兴趣很高,立马从怀里抽出一把镰刀,貌似早有准备。
“我爹让我回去在自家地去。”二蛋皱起眉头说道。
“你每年俸禄都顶的上抵上你爹中个两三年的地了,你家还种田干啥?”文舒好奇的问道。
“我爹说庄稼人就该种地。”二蛋似懂非懂的回答,说完眉头皱的更深了,这是一副陷入沉思中的很酷表情。
“你爹说得对。”魏叔玉倒能懂这庄稼人的心思,估计特地叫二蛋回去开镰也是同一种意思。
“你爹说得对。”文舒也跟着附和。
“你懂?”二蛋扭过头,表情奇怪,看的文舒直挠头傻笑。
“那咱都上二蛋家地去帮忙,说好帮忙,不准捣乱知道没?”魏叔玉笑了笑,提议。
“好!”三个孩子立即齐声,一行人浩浩荡荡朝着二蛋家的地走去。
第一百九十四章 水稻
秋收是见大事,举国欢腾的大事。
这年代生产力低下,评价一个国家是否国力强盛的因素除了军队之外,就是农业发展水平,前者保卫国家必不可少,而后后者关系到一个国家的根基命脉至关重要,因此每一年的秋收举国上下都极为重视,上至皇上下至地方官员乃至于地主主家都必不可少的进行祭天仪式,其余庄户人只要家中有地的手艺人也被遣送回乡支持收获,可见这个年代对于农业方面的重视程度,只要一到季节,几乎整个国家的大部分人都都处于收获的忙碌中。
这一年虽然年初举国大旱,但所幸持续的时间不长,尤其数长安周边等地区水系繁多,有了水车解燃眉之急后纵使有所损失,但毕竟亡羊补牢往事不晚,受灾害影响还并不是很大,对于靠天吃饭的庄户人家来说,庄稼的生长受环境因素影响的方面很多,即使风调雨顺也难以保证会丰收,所以能有个不错的收成已经足够谢天谢地。
魏家耕地六千亩,加上沣河上的土地可达八千亩,正宗的地主阶级大户人家。
劳力虽说不缺,但完全手工毕竟花费时间,所以收割整整持续了四五才总算结束,粗略统计来的数据很喜气,虽说比不上难得风调雨顺无灾无害的去年,可总的来说也算是不错,这对魏家来说自然是好消息,意味着收租子将是一笔不费的数字,而对庄户来说也是好消息,淳朴山梁的庄稼人沉寂在交完租子来年能够温饱的喜悦中。
“来来来,这边过秤,都排好队。”
一早,庄子上不断响起吆喝和嘈杂之声。
收割虽然已经结束,但接下来的事情还很多,整个庄子都处于忙碌之中。
王管家和忙于作坊事物的文账房早早的到了府外收租,陆陆续续的庄稼汉子推着一袋袋的粮食都赶来,这年代的庄稼人都淳朴厚道,租了主家的地交租子再他们看来是天经地义的事,就跟欠债还钱一样,根本就没有任何阶级压迫剥削的想法,每一年收获之后根本不用人招呼,自己就推着粮食来交租,个个脸上挂着笑,在家都称过一般,没谁缺斤少两,老管家那边过得快,文账房一边登记入库也轻松,一切都井然有序,异常顺利的进行着。
“哟,老爷来了。”老管家一把年纪眼神倒是不错,老远就瞅见了魏叔玉。
“忙着,别顾我,就看看。”魏叔玉笑呵呵的走来,背着双手踱步走来,朝这家车上看看,又朝那家看看。
“侯爷。”原本谈笑扯淡的庄稼汉子都急忙打招呼。
“免了。”魏叔玉走亲民路线,笑着往地上一站,捞起家常,“怎么样,收成还行吧?”
“行,吃得饱就成,酒精作坊里还有月钱,年底还多余给,来年有盼头啊,嘿嘿。”一个黝黑的汉子回答道。
“可不,这一年下来不少钱,黄家二狗子怕是要娶媳妇咯,哈哈。”一旁人笑着打趣。
“去。”黄家二狗子笑骂一句,“侯爷在跟前呢,体面人,可别跟庄稼人似地乱开玩笑。”
“别,没啥体面人,全是各位种着地交些租子养活着呢。”魏叔玉笑呵呵的说道。
“侯爷可别这么说。”
“应当的,应当的。”
“侯爷,您看看账。”走到文账房跟前的时候,文账房拿起账本给过目。
“不了,文账房办事老爷我放心。”魏叔玉一笑,随意撇了眼,“租子都按原先的收,没谁家饿着吧?”
“没。”文账房一笑,“庄稼人吃得饱饭就够了,平时的花销没家都有人在作坊做工,钱可多着呢。”
“这倒是。”一旁王管家一边过秤一边笑呵呵插嘴,“虽说今年这收成没去年好……哎呀。”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