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碧血黄沙_黎汝清【完结】(105)

  持慎审态度的同志不主张攻城,认为刘永超前来请求谈判是个阴谋,提供假情况要我们上当,并举出刚才敌人的骑兵侦察,就很可疑。

  首长让我谈谈我的想法。

  我说,刘永超态度坦诚,作为一个商人舍弃身家性命,甘作人质,不像有诈,我是主张攻城的。

  反对攻城者却提出了一个很深刻的理由:即使刘永超说的全部是实话,但他很可能是一个牺牲品,他并不了解真情。

  这使我想到一种骗术。敌人先骗了他,利用他的真诚来骗我们。

  这种猜测由于想象的成分太多,没有真凭实据,说服力自然不大。乘敌空虚不备,攻城必胜的诱惑力越来越强烈。

  最后决定攻城。

  我对刘永超据实以告。他先是呆愣了一会,然后顿足大哭。

  他讲红军攻城,是胜是败,他都变成罪人。我极力予以安慰,但他的焦虑是很有道理的。

  如果攻城得胜,尹县长和当地豪绅就会把他当成叛贼,把县城的机密告诉了红军,红军走后,他将死无葬身之地;如果攻城失利,红军也会认为他是奸细,引诱红军上当……

  他放声哀哭,说他有妻子儿女,即使双方都不追究,他也无法做人……

  毫无办法。只能好言相劝,婉词抚慰,而后又叙了一段乡情。

  部队做好战斗准备,作战科长带领两个参谋来找刘永超,要他画一张安西城的地形图。

  我的同乡顾虑更大,知道越陷越深,但他无法借故推托,一个县城的老居民,不可能对县城一无所知,他那画图的手像疟疾发作似地瑟瑟发抖,汗水带着生肉气息往下滴落。

  安西城是用板土筑成,就像一个扩大了的屯庄。除南门和西门外,东城墙和北城墙,有很长一段被流沙掩埋,特别是东城墙,被积年累月的风沙堆聚,形成一个斜坡,可以缘斜坡登城。

  安西城外围有许多沙堆、土丘,可以掩护攻城部队接近。我看到作战科长面呈喜色,很有信心。

  至于刘永超的担忧,他毫不在乎,为了革命胜利,生命都可以献出,还有什么不可以牺牲的呢?革命利益高于一切。刘永超的沉重的忧虑,仅仅是一点感情。但他毕竟是我的老乡,我总想给他一点宽慰……

  夜幕降临后,部队出发,为了不使刘永超透露攻城的消息,由我和张干事“陪同”他随军而进。他不愿小毛驴冒险,借口它会大叫,留在刘家庄的熟人家里。

  我鼓励他勇敢一些,看看部队怎么打仗,并保证他不会有生命危险。但他失情少绪厌闷欲绝,好像我这个同乡对不住他。饱汉不知饿汉饥,试想,他的妻子儿女都在城中,他怎么会有兴致观看攻城的冲天火光呢?

  十三公里的路程,两个小时就到了。部队悄悄进入进攻出发地。总部设在离城两公里的地方。

  一般攻击都选在拂晓,这是守敌最疲倦的时分。这次攻城却选在午夜。

  先由一梯队在西门打响,吸引敌人,二梯队便由东城墙的斜坡强行登城。

  作战计划应该说是完善的。

  我、张干事、刘永超和总部机关的同志伏在沙丘上,观看攻城。大家知道城内只有一排兵力,再加民团防守,似乎用不着郑重其事大动干戈。

  有个教导员在开赴进攻出发地时,竟然遗憾地说:

  “老虎吃蚂蚱,不够嚼的!”

  轻敌情绪固然要不得,这种充足的信心却十分可贵。

  总部的同志竟然不控制灯火,有的在马灯下看图,有的蹲在沙丘上吸烟。

  张干事把刘永超的“宝塔牌”攫为已有,现在竟然拿出来招待客人。

  红军过武威时,城头的灯火通明亮如白昼,安西城恰恰相反,漆黑一片,死寂如荒坟。

  几声枪响揭开了攻城序幕,接着是几颗手榴弹的爆炸声。单调而又凄凉,几乎看不见火光。

  “太不来劲了!”有人在旁嘟念着。

  甚至有人预言:敌人已经开城投降。

  张干事跟刘永超开玩笑说:

  “今晚,我睡到你的肉店里去,见见你的老婆和你的……”

  张干事的话的下文“……孩子”还没有出口,忽然枪声大作。

  “咦?不是只有一个排吗?”有人感到不对。有经验的人都能听得出,这是数百人的齐射。

  接着是手榴弹爆炸的火光和十几挺机枪的轰响。

  接着是炮弹的啸鸣。

  “熄灭灯火!”

  随着这声大叫,有三发炮弹尖啸着越过总部上空落到后面两百米的地方,隆隆爆炸了。

  接着又有几发,散落在附近,炸起的飞沙溅落在我们身上。灯火熄灭了,敌人失去了目标。但攻城部队却遭到了狂烈的轰击。城墙上一片锣鼓和喊叫声。

  “他……他们怎么有炮呢?”刘永超嗫嚅着,连他也看出城里已经增加了敌人。

  “敌人援兵到了!”

  这是最正确的判断。

  总部命令部队停止攻城,退出战斗,以沙丘作掩护,向五营村——王家屯庄、康家楼庄退却。

  敌人的骑兵分成几支马队,冲出城门追击,直到在我伏击下纷纷落马时,才发觉这种蛮干行径是一种疯狂,急忙退回城内。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