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碧血黄沙_黎汝清【完结】(151)

  于家林认为,目前的根本任务是加强力量,以祁连山为依托,进行游击战争,以待时变。

  于家林虽然对国家军政大局有所了解,但不可能做出有用的判断。田世昌、马正良对外界一无所知,对他的“以待时变”一笑置之。

  他们都同意扩大力量。

  根据牧民传说,有几百名西路军战俘改编为补充营,在冷龙岭的山沟里开山筑路,一餐饭只有一马勺粥。

  许多人无法忍受繁重的劳动,冻死、饿死、累死了不少。于家林极力主张去营救他们。这里边有很多军事人才,他们可以帮助盗马帮脱出困境。这是一个具有很大吸引力的建议,田世昌认为可行。最后决定派人去与施工部队取得联系,建立内线,里应外合,举行一次暴动,把拉出来的战俘,编成一支游击队。

  马正良实在不放心父亲和义妹,自告奋勇去完成接头联系建立内线的任务,他可以顺路回家看看。

  马正良的归来,挽救了杜丽珍的失落情绪。她对这个精壮的英俊男子,产生了一种依附感。

  “就是他,把赤身露体的我从沙漠中救了出来,……他为了我,耽搁了路程,才被马龙跃追上,才被迫杀了他,走上了亡命之路。……如果他仅仅是违抗杀俘的命令,是可以逃脱的,只要离开黑马旅就行了,现在,他是无法得到宽恕的了!”

  一种感恩的情绪从杜丽珍的心头油然而生。

  聋哑大叔像玩魔术一样,为他们准备了极其丰盛的晚餐。

  一盘发菜,这是聋哑大叔的拿手好菜;烩牛蹄筋、一盘油香卷、一盘油花饼,还有马向真的家乡风味——河州包子和临夏抓羊肉。

  饭后,他们每人面前放了三炮台盖碗五香茶。

  这种茶,杜丽珍第一次喝。三炮台盖碗茶的饮法非常讲究,配料丰富,先在茶里放上云南沦茶或三春尖茶,再放上冰糖和桂圆,倒上滚沸的名为牡丹花的清泉水,这是三香茶。如再加上葡萄干和杏干就是五香茶了。

  这天,杜丽珍喝的就是五香茶。

  晚餐之后,明月已经升起,皓皓无言。

  老人端出古琴。

  他说:“正良,正梅,今夜正是良宵,这是我一生最愉快的一天,真主旨意,天赐良缘……

  “我们回族婚礼的习俗,送麦海勒(男方送给女方的彩礼)婚礼应该选在‘主麻日’(伊斯兰教的星期五),新郎新娘跪坐,由阿訇念尼卡罕。”

  “是的,爸爸!”杜丽珍和马正良同声顺从地说。

  “今天,我给你们抚琴,唱几首贺喜歌。……你们可以跟着我唱。

  “我的第一曲是赞颂壮士:

  茫茫宇宙人无数,

  几多男儿是丈夫;

  陇上壮士爱弓马,

  偏坐金鞍射单于。

  “我的第二曲是赞美妇女的:

  不把黄金买画工,

  进身羞与自媒同;

  始知绝代佳人意,

  即有千秋国士风。

  “我的第三曲是赞美恋情的:

  乱绳千结伴愁深,

  越罗万丈表长寻;

  杨柳在身垂意绪,

  藕花落尽见莲心。

  “嘤其鸣矣,求其友声,这是诗经里赞美人间友情的。我的第四曲就是为人世间的友谊而唱:

  人生结交在始终,

  莫为升沉中路分;

  一生好山思同看,

  天涯酣歌共知音。

  新婚三日之后,马正良骑马去冷龙岭完成解救战俘的使命。

  杜丽珍彻底地完成了自己的蜕变,已经是一个合格的穆斯林了!

  马向真完成了他的“杰作”之后,便全神贯注地完成他的《世事实录》了。

  马正良的三天婚期,使他的使命遭到灭顶之灾。

  马家军的另一名内线,已经先于他两天到达了补充营。

  第10章 不成功的营救

  原木搭的工棚在火中燃烧。

  盗马帮的人马隐藏在冷龙岭的密林里,等候着补充营暴动者的到来。

  窑山峡工兵营的暴动者,山洪暴发一般向山沟冲去。

  他们高举着杠棒、撬棒、锤头和铁钎,冲过警戒线,夺取枪支。散入山林。呼喊声、枪声汇成一股嘈杂的怒涛,沿着山峡翻卷下去。一张张凶蛮的黑脸淌着汗水,血红的眼睛喷着火焰,牙齿闪着白光,没有帽子,蓬乱的长发在脑后飞动着,他们的前面还有一件举在长竿上的黑衣权作揭竿而起的战旗。

  他们没有口号,只有狂怒的吼声:

  “冲啊!”

  “站住!”

  枪声。

  “打死他们!”

  在警戒线上发生着短促的格斗。

  受伤者的嚎叫,挣扎,扭曲,痉挛。

  山风中飘动着硝烟和血腥味。

  “跟我来!”这是马正良,他的面孔因叫喊而歪扭着。他没有骑马,一手举着长刀,一手举着那面黑衣做成的旗。这是暴动时约好的信号,只有跟随着黑旗冲出的方向,才会受到盗马帮的接应。

  但暴动的队伍只有一部分跟随着他。多数人向四面山林间散去,树枝扯碎他们的破衣,抓烂他们的皮肉,……子弹在他们身边乱飞,暴动者纷纷仆倒在地上。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