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碧血黄沙_黎汝清【完结】(42)

  张慎之的心悚然沉落了一下,继而又提了起来,一时间脑海里轰轰乱响,犹如万浪奔涌,这是他做梦也没有敢想的事,也是他梦寐以求的事,各种念头和幻景在混乱的脑海波涛里起伏。他把双手十指交叉在一起,身子前倾,迫使自己镇定下来,但仍然抑制不住全身微微颤抖,像在一只轻舟上飘荡。在迎面扑来的骇浪惊涛中,不知是福是祸,但他的直感却看到有一星明亮的灯火在很远的地方闪烁。

  那不是从宝窟中闪出的光亮吗?

  这种恍惚状态持续了很久,马步芳下面讲的很长的一段话都没听清,直到大家猛然站起,举杯在手时,他才像从大梦方醒的朦胧中清醒过来,慌忙持杯随大家站起。

  “现在大家举起杯来,我们为即将出征的将士们干杯!”

  所有人都一饮而尽。

  张慎之竟然没有品出是什么酒。

  卫士们又给每人斟酒。

  “再为我们的‘团体’兴旺发达前程无量干杯!”

  一饮而尽之后,卫士们又斟满酒杯。这时,张慎之才看出这是他的故乡陕西白水出的杜康酒,“何以解忧,唯有杜康!”

  “最后,为我们马家军旗开得胜马到成功干杯!”

  又是一饮而尽,放下了酒杯。

  “今天是一个悲伤的日子,仇恨的日子,没有盛宴,只有三杯酒为你们饯行!等到凯旋之日,那时我再大宴三天欢迎你们!”

  马步芳摆了摆手,卫士捧上三把鲨鱼皮鞘的军刀。

  “今天,由马总指挥带去三把七星军刀,这是我们马家军的荣耀,它是坚定、忠诚、勇敢的象征,马元海总指挥在两年前阻击孙殿英西上的战役中,首先获得了这个荣誉,我希望在河西作战中,我们马家军的勇士们毫无愧色地得到它!”

  马元海郑重地把三把军刀双手接过,放在眼前的长案上。

  “宁死一万人,不失一寸土!是你们誓师出征的口号。现在先让我们宣誓——”马步芳握起了他的拳头。

  与会者都高举右拳,声音低沉凝重:

  “我们发誓:宁死一万人,不失一寸土!”

  马元海突然把他的空杯像握着日式手榴弹似地举在头上:

  “宁作玉碎,不为瓦全!”

  那只老山玉夜光杯“啪啦”一响,在他轻轻一握之下粉碎了,带着鲜血的碎屑像冰渣洒落在桌子上!

  当张慎之心事重重而又兴致勃勃地从会场上走到庭院中时,马元海从后面重重地拍拍他的肩头:

  “我欢迎你这个参谋长!”

  “说实在话,我有点意外……”

  “是我指名要你的!”

  “噢,谢谢你的推举!”张慎之诚挚地说,“不知为什么你选中了我!”

  “姚秘书长经常夸你,把你说成是个能文能武的全才,我需要一个摇鹅毛扇的,你满肚子都是墨水,咱打仗空下来,不能光喝酒玩,你得给我讲古讲今解闷儿,你能文我相信,你能武,咱们得战场上看……”

  张慎之听了一时弄不清心里是什么滋味,也想做个名副其实的参谋长,不想做个供马元海消遣解闷的弄臣。

  马德从后面赶上来,拦住张慎之,低声说:

  “走!跟我到‘馨庐’去,军长要见你。”

  马元海豁达欢快地扬扬手:

  “你们快去吧,我已经听到我的乌龙驹叫唤了!”

  马德警告说:

  “元海哥,记住:骄兵必败!”

  “明丞(马德的字)!不必多虑,这不是骄兵,这是信心!”

  第4章 馨庐之谈

  “馨庐”,顾名思义,很容易联想到这就是马步芳的公馆。马步芳字子香,经名胡塞尼,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出生于甘肃河川。小时曾习阿拉伯文,后来就读西宁国民学校,粗知《古兰经》。成年后,随父马麒从戎,加入宁海军,那时,他就认识张慎之,但过往并不密切,后历任营长、团长、旅长、师长、军长……直到后来担任八战区副司令长官、第四十集团军中将总司令、青海省政府主席、国民党西北军政长官公署上将长官,爬上了马家军事集团所追求的权力顶峰。

  张慎之作为承启处处长,时常出进“馨庐”。但他只到三个地方:一是庭院花园中小凉亭,他曾在这里和马步芳下过象棋;二是汉白玉楼上的大平台,在平台上可以眺望西宁周围四时八节不断变换的壮丽景色,夏日在此纳凉谈天说地,中秋在此赏月,冬日在此观雪;三是装饰豪华的客厅。这里有名贵的壁毯地毯,有各式紫檀家具和牛皮沙发,在礼品架上放了古董、瓷器、玉器、金器和牙雕。

  其他各室除了本家亲族和贴身副官、佣人,外人是无法进入的。张慎之深谙马步芳的为人,绝不逾越雷池一步而窥察其隐私。

  这次,马步芳邀见张慎之是在他的客厅,有军参谋长马德相陪,如此隆重接见,这不能不使往日诚惶诚恐的张慎之,有受宠若惊之感。

  张慎之洞察马步芳,除了下属应该了解他的上司之外,仍然是那个着魔似的目标驱使他不放过任何机会,犹如一个窃贼,无时不窥测可以伸手的地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