正像古成语里说的:明珠弹雀不如泥丸,白璧疗饥不如壶餐。我讲了一大通革命道理,不如张干事几句半通不通的蒙古族民歌。也不知他是在哪里学来的。
歌词内容我无法听懂,大概是“情似高山长流水,朋友来到我身边”之类,不是音调不准,就是歌词有误,引得三个牧民哈哈大笑。这就像对不相识的人递上了一只烟,捧上了一杯酒,感情立即发生了共鸣。
猜忌戒备的气氛一变而为热情友好起来。
我向他们保证红军秋毫无犯,有可能为充军粮购买他们的牛羊,如果有青稞就更好,保证公平交易。
他们答应帮忙,但我所发愁的是向导,从他们三人中我找不出合适的人。
张干事的一首蒙古族民歌价值是无限的,这天中午,我们先遣小分队吃上了一餐青稞粥,这是我们进祁连山来第二次吃到粮食。
黄昏时分,部队到达考克赛。
当旺迪登巴被我们一个身强力壮的战士背到诺尔布藏木的蒙古包里时,三个藏族同胞先是惊讶而后深深感动了。
他们曾记得在五年前,有个叫森木多的牧民被一伙匪帮拉去当向导,后来怕他泄露匪帮的行踪,就把他杀了。
旺迪登巴的脚肿得像娃娃枕头,青紫色,没有十天半月恐难消肿下地。
诺尔布藏木把他放在自己的毡褥上,吩咐诺尔布特力回他的包房去取烧酒。
“你这是怎么了?老弟!没有伤着骨头吧?”他关切地问。
“军医说没有……”
“那就好,别看肿得很大,不几天就会消下去的,我用火酒给你擦……”
“谢谢!我睡到你的包房里这是第三次了……你还没有见过我的新房呢……”
“这回好了,再难离家也得去了。”
“为什么?”
“你当我放心让你一个人回去吗?”
“不!我要拜托你一件事!你要答应我……”
“哪怕十件……”
“红军,是天下顶好的队伍,你要替我送他们走出祁连山。”
“应该找年轻人,我老了!再说,谁来照看你呢?”
“我自己能照看自己。”
“不!我不放心。”
“别人没有到过安西和敦煌……”
“有人去过阿木里,还有柯萨尔,他们都比我小二十多岁。”
“不,只有你去,我才放心。红军不能在这里久住,明天又要起程……”
我知道部队借购买牛羊盐巴的机会,在这里休息一天,却没有插断他们的对话。我认定诺尔布藏木不是向导的最佳人选,反倒觉得他推荐的两个年轻人更可靠些。
旺迪登巴是个周详的人,若是诺尔布藏木不合适,他为什么宁愿舍弃密友对自己的照看而敦促他西行呢?他们这番话颇有“徐庶走马荐诸葛”的意味。
旺迪登巴似乎在潜意识中,对这支部队的成败,能否走出祁连山,已经跟他的命运联在一起了,我看着他那显然已经黑瘦了的脸,顿悟到一种人生所谓的使命感。这种使命感是否带有宗教的那种献身与虔诚,我无法分析。
“不,这是没有办法的事,我的老寒腿一到开春就酸痛,翻不了那么高的山啦!”
我弄不清他说的是真话还是推托。
旺迪登巴沉默了好久。
我不知这样是好还是不好,对这个干瘦老头,总有些不放心,倒不如让年轻人去。
我对旺迪登巴说明部队明天不走,要在这里购买些牛羊,稍作休整,谁带我们上路,可以慢慢商量。
工委首长来看旺迪登巴,给他带来了两颗银元宝,对他带大军西行尽心尽职表示感谢。
“不!不!我带路的酬金在出发时,尹科长已经留下了!现在想来很是愧心,红军太艰难了,我是应该分文不收的!……”
说着说着他竟哽咽起来。
“不,这不是酬金,”工委首长深情地拉着他的手,“这是给你的治疗费。我们本想留下一个军医陪你……怕马家军追查,给你带来不利……所以很对不住你,把你一人留在半路上……”
“啊!是我不对……太大意了,扭了脚……”旺迪登巴的眼里闪动着泪花,“我本应送你们走出祁连山的啊!”
我和张干事都劝旺迪登巴收下,他始终拒收。工委首长说这是红军的纪律。他还是拒收。工委首长就把这个难题交给了我。
工委首长跟旺迪登巴告别之后,我把诺尔布藏木叫出了毡包,请他代旺迪登巴收下。
这种诚心已经不容任何猜疑了。诺尔布藏木答应了三件事:把银元宝交给旺迪登巴;进山给我们买三百头羊;他亲自给我们带路。唯独后一件事我不放心,故作关切地说:
“你的老寒腿不碍事吧?也许你说的那两个年轻人……”
“姜是老的辣,”他哈哈笑了,“走出祁连山,难如上西天,他们不行……”
这天晚上,诺尔布藏木的毡包里最为热闹。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