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要种子,只有靠系统定制。
很好,这几个任务,简直就是帮李初坚决了一个忧天下的大难题。
出了县衙后,李初又在县城中闲逛了一圈,将县城中每条街道都走一遍,又去临时搭建的给那些流离失所的营地中看了一下。
然后又去了一堂骑兵营地,宁荣他们正在练习骑术的一些基础训练。
这骑术,是李初昨日从沈家要来的,并不是军旅中的那种,而是沈家给沈宁请的马术师傅,李初把这个马术师傅给借来了。
这骑兵营小了,还是在城内,得要换个地方。
巡视了骑兵营后,李初又去了趟步卒营,这里的士兵人数最多,经过昨日和今日的招募,如今这边招募的士卒已经有三千多众。
三千人,再算上汝坟镇那两指挥和李初之前的士兵,这数量加起来则达到了四千五百多人,而且这还没算姜店镇的。
只是,李初估计这在姜店镇中,很难招募到人了。
毕竟当初在姜店镇那场事故中,太多姜店镇的居民被李初所杀,李初现在还记得那群人看李初的眼神。
找了一个安静高处,李初拿出了画板和圆珠笔。
道路跟医疗,这两个任务如今对李初来说,是最简单的。
最难的是居民跟耕地,整个襄城县,包括汝坟镇、姜店镇在内,还有颍桥镇三个镇的总居民户数,也才一万人不足,而且此时更是在不断的流逝,想要把这个人数翻一倍?
李初在书写纸上,写下了后世好多个惠民政策,就是不知道这些个政策放到这边来,是否能跟后世那样有很好的效果。
至于耕地,如今的襄城县,现有耕地面积有10万亩,而任务要求是15万亩,这要在现在的基础上翻一倍半。
好在,开荒倒是简单,只要人手够,流民多,只是时间问题。
李初又在书写纸上写下了一些能用在开荒上的东西、肥料等等。
李初在这边书写思考定制着政策,而另一边,谭诚接受李初的任务后,立即拿着这份任务找到了李汉,要求李汉拨五百士卒。
李汉看了这纸上李初那歪歪扭扭如同蚯蚓一样的字,查都不用查了,就这字绝对是咱们指挥的字,错不了,当即李汉拨了五百士卒给谭诚,这五百士卒,都是从那三千新招募的士兵中挑选出来的,然后先前的老士兵升官做队长带队。
得了士兵后,谭诚又在县衙中写下了一份土地判决书。
大致的内容是严家通敌叛国,其家产田地一律抄没充公。
将这份判决书张贴在襄城县的告示栏中后,谭诚直接兵赶赴严家庄。
襄城县在汝水东,而严家庄则在汝水西,这严家的田地,都是在汝水西边严家庄附近,这其中不仅仅是严家庄的田地,这吴家也有部分田地在汝水西边。
如今,这严家庄的田地,已经被沈胖子篡改转移到了沈家、吴家、秦家三家名下,三家各瓜分不少。
谭诚带人赶到严家庄的时候,这里正热闹着呢。
秦家和钱家的人,正在这里吵个不可开交。
……
距离襄城县数十里外,一千骑兵正在平原道路上奔驰。
“指挥,咱们是直接从长桥镇过,直接奔赴襄城县,还是先去颍桥镇,再返回襄城县?”
一个百人将追上了老将军。
“先去颍桥镇。”
第一四四章 围剿
颍昌府,提点刑狱司中。
当那清朔、擒戎中两指挥走过长桥镇时,一骑快马冲进了颍昌府,一封信送到了郑慈的手里。
随着襄城县的城门开放,这襄城县内的一切秘密也将无任何秘密可言。昨日禁军落败之后,郑慈立即派人临时接管了颍桥镇的事物。从襄城县出来的商人一到颍桥镇就立即被人控制带去问话,襄城县内的事情也自然真相大白。
乡兵指挥使李初,伙同襄城县八大家族杀了知县连晋一起造反了。
诛六贼,杀朱勔,起义师,正朝纲!
“啪。”
郑慈一拍桌子,这简直就是反天了,枉他之前还如此看好这个李初,没想到这才几日光景,就公然扯大旗造反,搞出这么大意事情。
连晋也被杀了。
这件事,麻烦了。
连晋是太子的红人,这连晋若是没有任何派系也罢了,他立即发兵,剿灭李初,然后向朝廷递个请罪的折子,这件事也许就过去了。
可是这连晋折在这里面了,这件事他再怎么补救,也难免会在太子眼中落入一个疏忽职守、办事不利的坏印象,虽然此事太子也是有求于他们,希望得到他们的支持,但是日后这太子登机为帝时,这……
在知道襄城县内情况后,连晋毫不犹豫的下令,令驻扎在颍昌府的两指挥禁军前去颍桥镇,同时又令人去给清朔、擒戎二军下达调动命令,调动他们赶赴颍桥镇。
只是,这以何人为将呢?
为了弥补连晋之死的补救,郑慈任同样属于太子一党的罗远为这次行动的揽军大将。
一个小小的李初,郑慈并不认为其能掀起什么风浪,至于那一指挥禁军骑兵的灭亡,估计要么被这李初使了什么计策,或者是用了火药。
火药这个至今还未彻底流开,东城那指挥禁军这些年没怎么出过京西,不懂也是自然。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