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假若由先生统领韩魏联军呢?”赵胜又问。
“我不会立刻弃守新城。”新城就算是一座雌城,经不住秦国大军的猛攻,但是留给秦国危害更大。我会在秦军未到之时,以新城为据点,派出小队进行骚扰,延缓秦军进军速度,打击秦兵士气。在秦军过鲁阳之后,还可以派出轻骑断其粮道,在敌后打游击战。
等到诸般谋划用尽,已经有足够长的时间将新城百姓迁徙到伊阙五城。只等秦军进城,付之一炬,我看他们还有多少锐气可以在伊阙跟我耗到枯水期。不过现在看来,这个世界上能够不拘泥于一城一地,以杀伤地方有生力量为战略目标的将军,恐怕只有我和白起了。
白起到底是不是公孙起那小子?
这些日子来我一直在打听白起的来历,还冒险指令师涓去给我查探公孙起的下落。如果白起和公孙起果真是同一个人,对我来说还真是悲喜交加。
悲的是,好友变成了敌人。
喜的是,这个敌人小时候几岁断奶我都知道!
果然,等我把我的战略思想说完,整个朝堂都陷入了死一般的静谧。直到我神游物外开了小差回来,他们还没回过劲来。
“新城也是一座富庶的郡城,先生说烧就烧掉了,好魄力。”李兑名为赞誉,实含讥讽。
“乱世之中,虽万户之城朝悬秦旗而暮归楚,即便烧掉又何足惜哉?”我不理会李兑的挑衅,柔声道,“只需断人耕战之员,其国自然无从立足天下。”
这话说得恐怕有些冷血,就算悍勇的赵国人都一时难以接受。
我早就看穿了这个时代,远不是什么梦幻世界,以德服人可以仁者无敌。
现在的战国,君人者只看能否弱敌强我,卿士大夫只看能否光耀家名,至于那些士人,更加奉行“有奶便是娘”。偶尔有一些另类,奉行义理,就会被人捧得很高,戴上种种光环,名垂青史。而背后拿到实际好处偷偷嘲笑他们的,正是那些给他们戴上光环的人。
赵何在短暂的惊恐之余,看我的眼神都变了。
入仕之初,我曾下过苦功夫研究历代赵王的性格。我发现从简襄开始,赵国的国君就是阳刚与阴柔相交替,竟然没有一个例外。到了赵雍这代,刚好是阳刚外放型的性格,赵何也十分配合地从小展现出阴柔性格的特征。而且赵氏的阴柔性格,更精准的解读应该是“阴狠”和“隐忍”。他们一族,就是隔代遗传的标准范本。
从赵何的目光中,我知道今天徐劫的目的已经全部达成。可以恭喜我的“主公”,连瑞已经在邯郸扎下了根。也得恭喜我自己,今天才知道徐劫的名声之大,能力之强,头脑之清晰,难怪能**出鲁仲连那个小人精。
散朝下班的时候,连瑞总算品尝到了被人尊重的滋味。所有人在看到新城君的时候,都会叫垂首示意,有些人还会行个揖礼,叫声“新城君”。从后面看,他的衣服已经全都湿透了,穿在身上一定很不舒服。虽然带着更换的衣服,想来连瑞也不敢叫我们等他更衣。
回到宅邸之后,徐劫来找我,什么都不说,一副胸有成竹,智筹在握的模样。我知道他的意思,那眼神已经说得十分明白了:看到没,老爷我只要报上名号,到哪里都能吃得开。
我一点都不感谢你。
我只谢谢我师父。
哈哈哈!
“下一步打算如何?”徐劫问我。
“正要向先生请教。”我丝毫不客气压榨他的智力。
“大司寇?”徐劫问道。
“大司寇……赵国大司寇的权力之大,非列国可比拟,要授予外国人,恐怕有些不易。”这还是我当时争来的权柄,现在赵何想是恨我恨得磨牙吧。换成他角度想想,国中有那么数百人整日军训,持有武器盾牌,看上去比黑衣铁卫还要凶悍,竟然只需要大司寇一句话,连虎符都不用就可以调动……能不可怕么?
“那你怎么想?”
“我在想,”我犹豫了一下,“大司徒?”
大司徒这个官职不知是否还空着,并没有听说有人新近补了这个位置。在周礼,大司徒主要负责两个领域,其一是教化民众。所以其大司徒的属官被称为“教官”。其二是掌管田亩、封邑、税赋。在赵国,田亩赋税的职责让给了内史。
至于教化百姓,这种工作已经被忽视了,诸侯们还肯弄个国学就已经很不错了。齐国将高等教育的功能全部推向社会,交给稷下学宫负责,看上去也是浩浩荡荡,波澜壮阔。实际上那些从学宫出来的学子,并没有充实到国家的人才库中。列国中真正有国家教育的,还是赵国。
因为我在赵国任大司寇的时候需要专门的法律人才,特意修缮了乡学,加入一些法学基本课程,并且从中挑选优质的学生进入司寇署。只是我掌权时间太短,刚种下去种子,还没看到发芽就已经出了沙丘那档子事。
不过教育的确很重要,经过学校系统训练过的人,思维方式和服从性都和普通民众大有不同。我还记得有人从文盲比例来分析一战时欧洲列国的战斗能力,似乎挺有道理的。
徐劫自己信奉“择天下英才而教之”,但并不意味着看不到大众教育带来的巨大影响力。当年孔丘说“有教无类”的时候,颇受人嘲讽。实际上说他门下鱼龙混杂并不冤枉,成材率很低,三千人力只有七十二贤,大约百分之二点四。即便是这么低的成材率,因为七十二贤中出仕的都能混到大夫,所以在春秋时代已经很让人惊羡了。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