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齐国到底是霸主之国,至今积威犹在,万一宋国被灭了呢?
许多人都会这么想。
我知道历史上的宋国不是现在被灭掉的,因为齐国灭宋本身是诸侯决议合纵伐秦之后才有的背盟事件。而灭宋的结果就是旋即引发的“五国伐齐”事件。虽然我不知道具体是哪一年,但是光看现在燕国、赵国的准备,尚不足以主导伐齐,所以这件事起码还有数年的光阴。
何况这次有我参与,不管怎么说都把胜利的天平压向了宋国。
现在我更担心一件事,万一打不起来怎么办?
陶朱公那边很快就给我送来了定心丸。
齐国在催促交货了。
看来齐国是有心要教训一下宋国。
随着国际形势的紧张,各国间往来的函件简直是平时的十数倍。齐王派人送来私信,说感激我在齐国内乱时候的出手相助,并且愿意在伐宋成功之后送一座千户之城给我作为养邑。要求很简单,齐国伐宋,赵国旁边看着就行了。
本以为只有我够贱,会拿着这封信去给赵何看。谁料在路上碰到了赵成,他也是去做同样的事的。
同样的信函赵成也收到了。
所以赵何的愤怒是可想而知的。
他手下两位重臣都收到了齐王的贿买,但是他什么都没有收到,这简直是不把他放在眼里啊!
“寡人要伐齐!”
喊完这句话之后,赵何的怒气却很快就消弭了,甚至对于是否与齐国开战都产生了动摇。
无他,赵威后也!
踔厉风发 第11章 第二三八章 齐宋之战与国内的小动作(二)
凡是能够在战国史上留下名字的人,没有一个是易与的。如果有闲人排个战国女强人榜,榜首肯定是宣太后没得说,榜眼估计就是这位赵威后了。
现在还是王后的威太后,压根都不用为她的祖国说好话,直接一个理由就让气血方刚的赵何休了起兵之心。
“大婚,大婚!”王后声音尖锐,气势逼人,叫道,“妾来了这么久,为何还不能成婚!难道是要让妾归省么!”
归省是放归的婉转说法,换言之就是离婚。
聪明的女人都知道,吵架再凶都没事,但是离婚这句话可不能随便说。万一男方打蛇上棍,直接说“那就先回去住两天”吧,最后丢脸的还是女方。不过威后敢说出这两个字,显然是吃准了赵何。
赵何也的确太容易就被吃住了,连忙对剧方道:“大婚的吉日还没选定么?宗伯可得办事上心啊!”
剧方连连诺诺。
赵何犹自不解气,看了我这边一眼,又指向大宗伯道:“前者有大司徒说官爵者问政疲倦,不勤,寡人尚存疑虑,如今看看你们就知道!王后已经入国这么久了,婚礼还没办!是要让列国嘲笑我们赵国是蛮夷之邦么!”
这倒是真的,娶齐女是赵成的主意,为什么娶来了反倒不上心呢?
我戴着面具缓缓转过头,用余光扫了一眼同阶的赵成。赵成一副昏昏欲睡的模样,好像不知道赵何在打他脸。
这副模样的人最可怕了!
我不禁泛起一阵寒栗。
大宗伯剧方抬头看了一眼王后,似乎有些欲言又止的味道,再次拜了下去。
反正与我无关。
小宗伯楼宇上前为上司解围道:“大王,日前有卫国发出的哀牒,卫先君薨,号嗣君。我国是否当遣使致哀?”
赵何的注意力被转移了,但是显然不喜欢听到死人的消息。他挥了挥手,道:“你是宗伯,依列国惯例行事就行了。”
我倒是有些唏嘘,当日见到卫君的时候就觉得此人活不了多久了,没想到这么快就去了。卫安当了国君之后,是不是还能继续当会首呢?这个问题真头疼,唔,最好还是分开,否则容易产生个人崇拜。
濮阳那个地方,真是鸡肋,到底派谁去当会首比较好?算了,还是顺其自然吧。
“二公以为,”赵何突然对我和赵成道,“我们是否应当伐燕?”
我的意见是先保住集宁。
“老臣以为,有些仓促了。”赵成道,“先王在世时,用兵过甚以至于国库虚乏。今年粮产有望丰收,不若再等两年,有了必胜之力再伐燕国。”
“右师公以为呢?”赵何转向我。
这原本就是我的建议,当然得打!
“首先要确保集宁。若是燕国不知好歹,我们可以从灵寿再出一支偏师,攻取燕国上谷。”我道,“赵奢任上谷守的时候,对于上谷地形了如指掌,可命其为下军将。”
“右公所言有理。”赵何道,“先王在时,常说师老勿用,也常教寡人忘战必危。如今国内多年不曾举兵,更怕应了忘战之危。寡人已经决定,择选吉日,封台拜将,以客卿田章领兵十万出代郡,驰援集宁。”
田章在开始并不乐意这个任命。这些日子的休闲生活让他觉得有点老态,更想做一个富家翁,最多答应帮我出任尚在谋划中的军校祭酒。我也觉得让一个已经算是老年人的将军领兵出征有些不妥,实际上我现在所处的赵国正是将星最为璀璨的时期。
可是架不住田章有对燕国攻战的加成啊!
别看燕国人天天嚷着报仇,但是说到田章,没有一个将军敢废话。我估摸着燕王就算把秦开调回来,燕国都不是田章的对手。而且我已经拿到了最新情报,乐毅是这次燕国对宋国的总指挥,虽然没有拜将,但是军中都遵从乐毅的号令。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