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起,离石和蔺城,你跑一趟吧。”我对白起道,“廉颇、蒙骜归在你麾下。我带着牛翦在晋阳等你。”
“行,”白起很爽快道,“还有什么交代?”
“少杀人,那都是咱们自己的地方。”我对白起很不放心,又追捧了一句,“你要是少杀点人,就更厉害了!能杀人最多是善战将军,能安抚士兵就是常胜将军了。”
“我明白。”白起瞟了我一眼,“其实你就是舍不得那点人口和城池罢了。我说,现在过狐岐山没什么问题吧?”
没问题啊!有什么问题?狐岐山就是吕梁山南段的代称,那可都是我们赵国的土地,地图很详细,还有向导,不会有事的。
“你要是速度快点,还能回邯郸过年。”我对白起道。
“你当光赶路?”白起不屑道。
现在赵国士兵的赶路速度已经是天下最快的了。这要归功于绑腿这件神器,谁都没想到,只是简单的布条,竟然能让疲惫的双腿恢复得那么快。更别提我特别注意的烫脚问题,这对于部队恢复体能很有效果。
而且独轮车的发明使得大军辎重运转速度加快,不再拖大军后腿了。这也使得行军速度更快更安全。
即便如此,穿过吕梁山赶到离石,还是需要一个月的时间。
我不需要走那么远,只要到晋阳就行了。
顺便检查一下晋阳这边的法治工作,为成立太原郡做一些准备工作。
现在该打的仗打了,一直到天下伐齐之前,列国都会处于一个平静期。这段时间真是上天给我种田的时间啊!赵国的各项工作都要展开,在这几年中把底子打好,等天下伐齐开始,赵国就要进入连轴转地作战之中了。
这次秦王不识相,小小教训之后,应该也能让他明白一些道理了。
从咸阳到离石,要过两条河,总行程起码在一千二百里。从晋阳到离石,只有四百里,而且都是走熟了的官道。又是从北到南由东到西,士兵对于气候和海拔有个适应过程。
我跟赵何打了个招呼,率领尚未解散的选锋之士,前往晋阳。到了晋阳之后,白起继续领兵南下西进,攻略离石和蔺城。
这两个地方的地图都是现成的,又不像伊阙那样有天险可以凭借,对于白起来说简直就像是野营远足一样。
我在晋阳也没有闲着,直接修书一封致秦王和宣太后。
“外臣狐婴敬呈秦王陛下:听闻秦王因小人之言,枉杀忠良之士。又欲以刀兵加诸赵土,此诚夷狄卑贱之道也!臣以为,若是大王不能亲近贤能而远小人,秦国之大祸不远矣。蔺与离石自武王时入秦,也亦久矣。臣当自取之,以盼大王深明正邪之道。”
应该算是很客气了吧,你信小人要打我们,那我就取了蔺和离石,希望这点小惩罚能让你明白什么叫做正道。
小孩子不走正道,势必会被人教育的。比如齐王同学,再比如你。
白起派出廉颇大军团南下阻隔秦军的退路,然后横亘黄河,截断秦国与蔺之间的沟通。然后大军包围离石,等蔺城派出援兵的时候蒙骜趁虚而入,攻占蔺城。大军伏击援军,很漂亮的围点打援。
离石顺风而降。
踔厉风发 第36章 第二六三章 封君与成婚(一)
白起还真的赶上了回邯郸过年。
因为最后要让秦国守兵迫不及防,所以行军速度比日常行军更快一些。
秦国在离石、蔺城的守备情况很薄弱,摊上白起、蒙骜这两位对秦兵了解极度深刻的将军,他们根本没有什么抵抗能力。
秦国人打仗凶狠,那是基于对胜利的信心。一旦陷入绝境,一样会倒戈投降。
不过这批秦兵并没有发配道代郡去牧马种地,而是交给白起,让他编练短兵。对于他来说,说着同样口音的秦兵要比赵兵好用得多。
我也总算在过年之前回到了邯郸,意外地发现竟然没有什么让我处理的繁杂琐事。
一切都井井有条,所有事都在自己的轨道上安然前行。徐劫在我府上一副懒洋洋的模样,执掌泮宫之后反倒十分干练,非但把大学部分安顿得很好,让那些教授欣然从命,还完善了小学教育,在邯郸推广了义务教育。
有些地方比我想的还要好。
他借助墨社的力量,非但说服了父母送孩子来上学,还说服了许多人按照街里组成“扫盲社”,推广“隶书”。这种以秦隶为主体的新字体被称为“赵隶”,特色就是字型结构小,方便铅笔使用。
陶朱公为了感谢我夺回陶邑,特意在赵国多设了几个纸坊,确保市面上的纸价格不会失控。我也让小翼和仇允注意市面上的纸价,如果有人敢囤积炒卖,直接打发到北边去开边。
墨社在诸多精英汇聚的情况下,发展得也很好。梁成的学术名望蒸蒸日上,南郭淇经营的共济会也日益牢固。从我入城就发现,黑色已经成了邯郸的主色调,虽然有些单一,但是民众的神情却大多比较祥和。
我还听说,赵成从拿了那块封地之后,家里就没有消停过。他偏爱小儿子,自然想让小儿子去平邑。问题在于他大儿子也不是省油的灯,现在好歹也是赵王的文学,哪里是随便让你打发的?
这么一家人白天夜里地闹,明显让赵成十分纠结,服丹的频率越来越高。巫弓最后不得不开了四十九口大锅,像熬保健品一样轮流给他炼丹。这其中自然又是狠狠一刀下去,报价往往超过材料费的百倍。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