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辽末悲歌_周蓦【完结】(3)

  “韩大人若执意如此,我家将军当不得不亲临造访。........”

  韩可孤虽然未必把这话当成了过耳的青风,也加派下一干的守城兵士预防不测,但实在并没有太放在心上。在那时侯,他还存着几分希望。想高永昌也是渤海郡望的名门后裔,世世代代受着皇宠。其人虽是行武出身,但也粗读诗书,颇通些礼仪道德,心中存在韬略,学三国关羽《春秋》常不离手,每临敌作战之时很是懂得审时度势,贯善掘坑巷挖地道,往往得了出其不意的奇效,所以军中素有“窟头将军”之称。由打仗便可看得出其超乎寻常人的心智一斑了。所以,之前正是觉得以他的老谋深算尚不至于在此国家危难的多事之秋,不重大局而擅起刀兵引动内讧。况且在这五京之内韩可孤自我感觉还算是有一些官名,治里百姓归心拥戴,又兼祖上德让公赫赫荫威,朝庭上下对韩氏一门大多都推崇相加,互相之间多有些依护,想来高永昌未必肯枉顾了圣意民心......通盘考虑过利弊,韩可孤以为高永昌必定也会仔细做出一二权衡的,没承想事态竟会如此的急转而下,以至于到了现在一发的不可收拾。“枉信在先,虑敌与后。”韩可孤的心都碎了,自己一时的筹思不及竟造出了这天大的孽呀!

  人群一分,一个头上汗淋淋的精壮汉子挤出了人群,勿匆向上一揖:

  “禀大人,高军兵士在城里四处放火,一些人家的房屋都坍倒了,室中尽遭劫掠。.......”

  韩可孤心头更凛,颔首对那探子言道:

  “令府兵从速导引,使百姓们快快入府暂避一时吧。”

  探子应声向大门外急急而去。

  “这算哪一门子的官兵,连那些土匪杆子都不如------”

  韩可孤身后,拔直站立得像后街那座半截土塔一样憨重的汉子瓮声说道,铁栗色的面庞上两道粗黑的眉毛紧紧拧在一起。说的话虽然是在刻意的压低着嗓子,却仍然要较一般人的声音略高了些个。这是韩可孤入职北安州时,皇帝为昭彰对韩门后人的眷顾,也有为让韩大人全心经营,把这里经营成为毗邻大辽国龙兴之地泽兴府的铁壁拱卫的意思,特地加恩赏下的御前卫士。此人性情粗放耿直,自幼便熟习武艺,双臂天生长了千八百斤的气力,在宫帐军中几无人敌。天祚帝便派下他追随在身处接近宋辽边境险地的韩可孤就任,倚重保护。此时他正望向拥挤不堪的百姓人群,眼睛睃睃的不停转动,查探着可疑的所在,两只手习惯性的扶定腰带中斜斜插着的两柄琥珀镶柄的锋利匕首。

  自清晨起床开始,这萧驴子便不离寸步的呼护在韩可孤的左右,坚定不移地贯彻着皇上交代他要做好“贴身护卫”的“贴身”二字,像在照顾初学会走路的童子一般。看向人群的铜铃双眼凛凛的透出几分寒光,绝不敢放过一丁点儿可能威胁到大人的可疑之处。韩可孤略一歪头,看向这个不挪不动的半截子“黑黑塔”,心中不免生出了几分暖意。

  “你如此的戳立着,不觉得累么?”

  “听我母亲说,她在生我的时候梦见头野驴入了怀里。我是那毛驴子托生的,哪里会觉得累哦。”

  “呵呵.......”韩可孤起了几分兴致,驴儿追随自己几年了,这个故事倒还是头一次听这闷葫芦说起“就真是个毛驴儿,也是会累的呀!”

  “毛驴就是个拉磨的身板儿,轻易地哪里会被累到。”

  韩可孤不禁被这憨直的汉子逗得本来发紧的心里有了略微的松弛。萧驴子没承想自己的几句戏语俚言,竟能让大半日都苦着个脸的主子露出了些许的笑意,也偷偷咧了咧嘴,只是到了这张本来生得硬板板的脸上,实在是笑比哭还要难看得许多。

  ☆、第二节

  人群一时比一时的凌乱,全然没有了秩序,简直就如同大雨过后柳河发下的滔天洪水一般,滚滚的旋卷着没有一丝章法。哭叫声此起彼伏,一个人摔倒了,随跟着便会带倒一片的人,如同多米诺骨牌一样,跌跌撞撞骨碌在了一起,接下去就是一连声的哀嚎争吵,互相薅拽着强爬起来再接着拥挤,一些枯干瘦小的人儿竟被挤得两只脚离了地,倒也占了点儿支撑歇脚的便宜,一时间早没了最初进府时还略略残留的那份儿矜持。。。。。

  韩可孤不觉生出些惊疑。

  “驴儿,你出去看看又发生了什么事体。”

  萧驴子垫脚一跃便下台阶到了人群面前,但未曾落稳,就又“忽”地折返了回来。虽然是直通通的肠子,却也知道虽然要以大人的命令为重,但再重也重不过老爷的性命安危。还立到韩可孤的身后,仍旧绷起脸双手握紧腰中利刃。恰在韩大人回过头要瞪眼开口训斥的时侯,刚才那名打探消息的便衣军士又挤了进来。

  “禀大人,高将军帐下一员偏将带了一标人马,已闯到了府衙门前了一一”

  “驴儿,快去府门帮忙导引,让百姓速速进来一一快去!!”韩可孤咬着牙对不情不愿的忠扈恨声说道,萧驴子略顿了顿,虽然是一万分的不乐意,但也不敢一而再的忤逆了主人的意思。

  待萧驴子去得远了,韩可孤离开坐凳跨步回身进了大堂,面向堂上楹眉悬挂着的自己亲手用契丹大字篆写的“清慎勤”鎏金匾额立定。契丹大字是神册五年间太祖耶律阿保机令从侄耶律突吕不和耶律鲁不古参照了大量的汉字创制的,所以当初匾字未雕之时还与治下几个汉人老学究在酒桌上就汉辽文字的差异做了好一番的比对争论呢一一注目了一晌,韩可孤再不犹豫,探左手“玱喨”的拔出腰下斜跨着天祚皇帝御赐的那柄弯月宝刀便向咽喉抹去。在高军进城之初,他心里就早存下了计较,高永昌即冒大不韪持强侵闯本州,便宁可为玉碎也不能做瓦全,拼得身死也决难屈从,做下那助纣为虐的猪狗勾当。况且,高永昌即是协逼自己而来,己身一死,想来他但凡有一丝的恻隐之心也就不会再火上浇油的难为这一城百姓了吧。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