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辽末悲歌_周蓦【完结】(63)

  其时,都统西南、西北两路金国兵马的老将宗翰,正率领偏师活动在北安、泽兴的周边地区,刚与完颜娄室、徒单绰里合兵,大败了奚王萧霞末。但是突然间有了门地、上岗等几役的失利、悍将完颜洪的被擒,这着实让宗翰大元帅犯了计较。他老与谋略,计算过得失之后认为,现在的韩可孤武威日盛,正在风头劲足之时。如果此刻强行攻打北安州,韩可孤占着主场优势,从气势上就先压了自己一头,又有油火箭助阵,无疑是去虎口里拔牙。最终的战争结果一定会是杀敌八百,自损一千。这种得不偿失的事情自己不愿意做。此非不敢,而是不能。通观金辽战争大势,如今正处在微妙之时,韩可孤在大辽算得上是有数几个旗帜性人物之一,此战一旦败给了他,损了自己的一世威名事小,如果让胜利刺激得抗金势力气势如虹起来,就不利与灭辽大局了。

  恰在此时,完颜希尹在出兵经略近地时俘获了辽国护卫耶律习泥烈,得知天祚帝所领之军虽然声势浩大,其实经过几次小胜以后,骄气又起,血性已去。兵马羸弱,不可用。兹事体大,宗翰遂果断放弃对北安州的威胁,即刻请完颜杲与其共同出兵进击,途中遭遇天祚帝部。两军交战,天祚帝哪里会是浸淫战场一生,经验丰富老道的宗翰对手。对阵不几时便大败了,部下死降无数。落荒而逃的天祚帝无奈之下只好经天德军过沙漠,向西逃窜,途次绝粮,御寒无具,难有憩寐之所。惟啮冰雪济饥,颇多辛苦。好容易逃到了应州,可是祸不单行,尚不及歇息便被追赶而来的金将完颜娄室俘获了。

  乍闻消息,韩可孤悲愤交加。曾几何时,宋国徽、钦二帝便是为金所掳。而今吾皇天祚帝又重蹈了覆辙,这是齐天大的耻辱啊!为人臣子,现在却只能把这泼天大恨郁积在心里,无所作为。他不由得想起南朝岳飞的那首满江红“待从头,收拾旧山河,朝天阙。”可大辽百姓的天阙又在哪里呢?

  这才真是塌了天了,一府的官员百姓都在诚惶诚恐之中,皇上遭俘,国家就没了主心骨,韩可孤也是彷徨不已,对大辽今后的政治走向,难以明确。

  又传来消息,相对而言勉强算是个喜讯。帝后萧夺里懒一路跟随天祚帝,受尽万般苦难,侥幸逃出生天以后,决定痛定思痛,欲以帝后之身摄理国政,挽大辽出水火。

  国不可一日无主,现在正需要一个具备相应身份的人出来主持大局。懿旨一出,便有不少臣子响应。娘娘再打悲情牌,哭诉妇道人家又是新守活寡,执国之重器殊为不易,又使得许多镇边将帅的同情心泛滥。一时间,身边聚集起了一众文武大臣,一个战时流亡在外的临时小朝廷就这样应运而生了。

  ☆、第四十七节

  帝后摄政当国,虽然是在天祚帝蒙尘的大耻期间,但是按常例,朝廷更换了领袖,一定要封赏百官,以示新恩。免不了有一番加官晋阶,北安州府官员各有封赏,黄靖敕任尚书中司待郎,李长风权领南院护府司马加秘书丞,蔡高岭晋北安州政事令兼尚书右丞。韩可孤加南院上都护,参知政事,权衡兵部。

  韩可孤还要上表请辞,却被蔡高岭等人拦下了。如今军政地方各行其是,难从调遣,尤其镇藩官将拥兵自重,恃武割据,等同一盘散沙。现在得了这个正经身份,正好名正言顺,用以辖制调度,号令四方。韩可孤也曾经有过类似的苦恼,听了这一番道理自是深以为然,也就不再坚持,再要谦让便显得矫揉造作了,于是磕头恩受。

  诸将如常氏兄弟、古望、邢之民等人也都各有封赏,加官晋阶,不一而同。

  在这一伙應受天恩的人群当中,感触最多的当属李长风李大人了。前不久还是一介布衣草民,投靠到韩公麾下这才几日的功夫,便摇身一变成了着绯袍、佩鱼袋的五品朝廷干员。果然是乱世官帽烂如泥呀!

  一一一一一一一

  新朝恩赏,本来算是天大的好事,也有乱世里勉励督促各处地方军政官员精忠报国的意思。然而,事与愿违,随着皇后娘娘的封赏增多,诸边镇外藩竟然挟宠而骄,觉得自己足了份量,渐渐官升脾气涨了起来,全失了感恩之心。又欺负皇后一个女人家主政,日趋一日的越发不可一世,对于皇权号令明尊暗拒,阳奉阴违,各行其道。留守朝中的众大臣手中无兵,如何奈何得了这些个飞扬跋扈的虎狼之徒,只能做些口诛笔伐的没用勾当,日渐便有名无实了。

  这般行武出身的将军们,大都经历过战场,从死人堆中一步步爬出来的。最知道在此乱世之中有枪便是草头王的道理,除了少数几位尚存着些许的忠君思想以外,大多数都思谋的是如何保存实力,争夺地盘,常常为此而大起械斗,乃至殃及平民。而对金兵却又畏之如虎,不敢恋战,几个月的功夫,五京道中就相继又有州府失陷。

  不遑论其它,连皇后也被金兵撵得抱头鼠窜,由大同府,再宁边,东胜,继而析津,几易其所。最后决定移跸到泽兴府,好歹有实力相对雄厚一些的北安州做为依托,韩可孤,蔡高岭几个可信任的股肱大臣能就近保护。

  皇后摄国在大辽早有先例,契丹的传统是女人主家,即便到了大辽国建立,女人的地位也没有受到丝毫影响。皇后或者太后主政绝没有如汉人一样被视为错乱阴阳,忤逆天规。韩可孤虽然家学的孔儒之道,讲究天、地、君、亲、师,三纲五常,君为臣纲、夫为妻纲、父为子纲。但是由于自出生起便生活在辽国,思想中全没有男尊女卑的概念,而且在大辽国的历史中就曾有过如应天大明地皇后述律平、承天皇后萧燕燕等几位睿智英明的女丈夫,或执柄台前,或操纵幕后,把国家治理得井然有序,日趋昌盛,比之须眉皇帝也不遑多让,甚至更胜几筹呢。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