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靖略微坐起来,继续谵妄道:“你就等着享受景王给你带来的幸福吧。到时候,你就是司礼监掌玺兼秉笔太监了。当然这几个月,你就有配合点,不要出了什么差池。比如接下来,八月初八到初十,连续三天朕都会接受百官的朝贺。朕命你写一篇贺表,在那时当着百官面前念出来,展现你的文字功底和朗诵声音。朕也考虑好了,把写得最好的几篇放在第一天念,第二天念写得最差的,第三天再念几篇差的,最后念你的。根据大家的审美情绪的变化,朕这样就调足了大家的胃口,最后听你的,只要你稍有文采,定会技压群芳。”
冯保没什么心思考虑写贺词的事,只是轻轻对答,说自己会努力。嘉靖第一次没听清,伸着耳朵听,冯保再说了一遍才让他听见。嘉靖告诉冯保要自信才能写出好文章来。冯保默默答应。嘉靖还嘱咐冯保,不要把这事,尤其是传位景王的事告诉裕王,以免引起麻烦。
嘉靖笑着欢送冯保回去构思,景王拉着冯保的手说道:“我会等你的。”冯保回头,不知所措地看着景王,别是一般滋味在心头。
冯保拖着步伐回去了,还没有去看小王爷,张居正就发现了他,把他带到那间密谈的房间里,裕王请他们进去,降下帘帐。
裕王严肃地问冯保:“父皇跟你说什么了?”
冯保心中辗转反侧,面部表情反复纠缠,最后挤出几个字:“皇上不准奴才说。”
张居正面容窘迫,无语。裕王先是露出怒色,几乎要斥责冯保。但马上又平静下来,叹道:“既然如此,你若是不愿意说就不说吧。”
冯保听了这一声,心中摇摆不定的天平莫名地偏向一边,回答道:“如果殿下能够为奴才保密,小的就说。”
裕王准,冯保刚准备好说嘉靖传位的事,又想到有些不妥,便选择可以接受的说:“皇上的六十大寿,邀请百官前去朝贺,寿宴将持续三天。皇上命小人写一篇贺词,第三天时当众宣读。”
张居正表情突然释然说道:“这是好事啊。”裕王却叹道:“父皇寿宴,肯定不会请本王去的,哪怕请了天下所有人也不会。”张居正安慰道:“这么重要的日子,皇上肯定会想个办法让殿下去的,至少沾点光。”裕王却不以为然道:“若是沾点光,那也是一种耻辱。父皇看来已经是铁了心的。”
冯保看见裕王脸上纠缠着的痛苦表情,实在不忍心将嘉靖传位给景王的消息告诉裕王。裕王看见冯保似乎没什么事了,就请他告退。
冯保刚要下去,突然问裕王:“殿下,现在小王爷好像很舍不得奴才,若是奴才哪一天不在了,殿下该如何处理?”
裕王叹道:“兵来将挡水来土掩,孤会想办法的。现在你既然还在,并且确定一年内还在,这不是一个需要现在讨论的问题。我们还有更多的问题要处理,先放着吧。”
冯保请示裕王:“奴才这几日要写那篇贺词,恳请殿下批准这几天让孟冲带小王爷,奴才专心去写,若是写好了,说不定也可以为殿下争得几分皇上的青睐。”
裕王冷笑道:“父皇青睐孤已经是没希望了。你若是想出彩,那就去吧。这几天孤会吩咐孟冲去帮忙,李彩也去。他们轮流,你就省点心去写贺词吧。”
冯保谢过裕王,张居正也表示会抽空去照看。
冯保房内,孟冲和李彩在哄小王爷吃糖。小王爷已经懂得自己用手或勺子吃东西了,可是看着伏案写作的冯保,不想吃。小王爷跑过来,念着上面的字。冯保听到这一声声呼唤,心中不禁一阵矛盾,停笔了。冯保不知道该写什么,准确说是不知道该不该支持景王登位。
小王爷用稚嫩的声音问道:“大伴,怎么不写了?”冯保叹道:“大伴头疼,不想写了。我们来吃糖吧。”说完亲自送上一颗糖给小王爷服下。小王爷竟亲自递过一颗糖说:“大伴头疼,也吃一颗吧。”李彩幸福地赞小王爷乖。
这时,门外有人敲门,人们已经辨别得出敲门的是张居正。冯保打开门,果然是。张居正进来,看到桌上半途而废的稿子,对冯保说道:“觉得很难写吗?不妨看看这个,或许有些灵感。”然后交给冯保一张纸。
☆、40.冯保进贺嘉靖寿 海瑞上呈治安篇
张居正说道:“这些都是皇上写的诗,我从司礼监那里弄了些抄本。你可以引用借鉴一下。”
冯保粗略地翻了翻,目光定格在一篇《送毛伯温》上,念道:“大将南征胆气豪,腰横秋水雁翎刀。风吹鼍鼓山河动,电闪旌旗日月高”。
冯保读了一半,感触到了什么,说道:“好的,我想好了,就引用这两句,皇上看了自己写的诗,一定会很高兴的。况且无论我的文采怎么好,总有人会挑剔地寻刺。可是如果是皇上写的,那就不会有人敢说什么了。”
张居正摇头道:“未必,我有一种预感,最近会有人对皇上提出挑战。”
孟冲好奇地问是谁,张居正说只是预感。冯保还要写贺词,赶快忙去了。
九月初八到了,百官朝贺嘉靖六十大寿,座无虚席。该来的人都来了,徐阶、高拱和张居正都在,只不过坐在后面。唯独裕王一家没来,显然嘉靖依然坚持贯彻“两龙不相见”的原则。嘉靖旁边是黄锦在侍奉着。陶仲文则在嘉靖旁边,随时准备应对各种可能出现的健康状况。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