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太后笑着接过孩子,告诉万历:“这话不假。你出生后第一个看到的人就是冯大伴,当时怕你的哭声传出去,冯大伴就敞开衣服,让你去吮吸他的*。难怪你会和冯大伴如此亲近。”
李太后还想继续说,却发现万历和冯保的脸上都赧然成殷红。
突然,李和求见,被宣进来。李和向冯保报告:“末将已遵旨处理,请统领验收。”
冯保莫名其妙地问:“你在说什么?我怎么听不懂?”
李和诧然地看着冯保,一脸茫然地问:“统领该不会不认账吧?李太后让臣去处理那些在外面反对夺情的大臣,臣过去时,您刚好拉着末将,说要警告,如果还求情就去廷杖。”
冯保听了,脑子一片空白,难道李和听错了还是自己失忆了?百思不得其解。
李太后蹙眉急问兄长:“难道你去廷杖了?”李和点头称是冯保临时要他这样的。李太后怒敲床缘说:“你怎么可以仗势凌人?太让本宫失望了!”
李和连忙跪下磕头,眼泪都流出来了,说:“的确是冯保告诉末将的!请娘娘明察。”
冯保也跪下宣称:“奴才绝对没有说过。请娘娘相信。”
李太后的头两边摇摆,不知该相信谁。心里琢磨着:按性情,冯保应该不会这样蛮横。可是冯保一直建议本宫否决张居正的辞呈,看来是势在必行,被大臣们逼急了,倒也有可能做出此等事情。
万历想说什么,却看了一眼冯保,最后把话咽了下去。
最终李太后宣布:“本宫尚难以定夺,还会调查。不过不管这事谁的主意,这种事情不要再次发生了。今天王妃诞下龙嗣,应当大赦天下,那些大臣,不管刚才做了什么,一律遣送回家,不准逮捕!”
李和连赞太后圣明。太后问:“你廷杖了几个人?”李和回答:“末将知道廷杖对那些大臣来说是奇耻大辱,但冯统领的命令不敢不尊,所以就只廷杖了带头的戚继光、海瑞两人以示惩戒。”
冯保听后大惊,问:“两人伤势如何?他们有什么怨言吗?”李和回答:“廷杖的惯例自然是扒衣服打。你也知道,虽然末将手下留情,两人还是被打得皮开肉绽。至于有没有怨言,他们倒是挺有骨气,没有吭声,但不知道回去后会不会有。”
冯保愤然,立刻明白李和是在故意为难他,赶快问:“今天锦衣卫统领刘守有都在张居正家里,哪来的锦衣卫廷杖?”
李和无辜地说:“末将也是有权利调动锦衣卫的啊,况且有统领您下令,当然可以有的。”
冯保无言以对,李太后只好说:“你们两个就不要内讧了。冯保,你赶快去找海瑞、戚继光传达哀家旨意,哀家联系他们的才干,今天的事情是场误会。是本宫以为有人要造反才下令廷杖的。然后给他们每人送百两黄金作为慰问。”冯保赞太后仁慈,立刻接旨。
冯保去领了二百两黄金,想必二人此刻应该在张居正家里,便前往。经过午门时,发现那里哀鸿遍野,仍然有些大臣在跪着,锦衣卫拉都拉不走。冯保看着这惨状,不敢再去招惹是非,赶快绕道离开。
还没到张居正家,冯保就在路上看到了梁宠、冯佑。只见梁宠的脸上有着耳光印。冯佑委屈地问:“哥,你怎么如此狠心?对戚将军和海瑞下此毒手?”梁宠忿忿地充满怨气,却没说话。
冯保心里凉了,知道李和肯定宣称是冯保干的,不觉有些怅然。梁宠看着冯保,更加气愤。冯佑连忙拉着冯保的手劝解:“哥,不如现在赶快去道歉。他们是坦荡的君子,也许会领会你的难处,毕竟防止午门寻衅滋事也是你的职责。他们会原谅你的。”
冯保忐忑地问冯佑:“在贤弟的心中,为兄就如此不堪吗?”冯佑听到这话怔住了,立刻想到什么,问冯保:“难道不是你干的?有人嫁祸于你。”梁宠也瞪大眼睛看着冯保。
冯保叹口气说:“这些宵小行径,应该被人一眼识破,怎么还有人看不明白?”冯佑连忙问:“哥,快告诉我们,到底是怎么回事?”
冯保回答:“他们两人在午门长跪不起,我便进宫找太后求情,看怎么处理。结果王妃在生产,太后无暇处理。还让我去帮忙准备药材和热水。正在那时,李和求见,李太后让李和去处理外面的大臣。我就是拉了李和的手臂一下,问他外面情况如何。然后就被太后叫住了。我一直在室内帮忙,李和就假传我的名义在外面廷杖。当他回来的时候,小皇子出生了。可外面廷杖的事情却弄得说不清楚了。”
冯佑听后感叹:“的确很阴。不过兄长如此正派,平反过很多冤狱,还在很多地方开了慈善堂。他们也都看在眼里,一定会相信这是误会的。”
梁宠此时摇头说:“你们不要把人心想得那么直率。我是一个坦率的人,就直接告诉你吧。如果我是他们,碰到今天这种状况,也会相信廷杖是你的主意。因为第一,你身居高位,难免会心高气傲,睥睨同僚。第二,他们也有常人难免的嫉妒心,更有将心比心的恨意。如此一来,他们更有理由了。”
冯保有些诧然,问梁宠:“敢问你还相信我吗?”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