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延秋从口袋里把勋章掏出来,丢给了郑强。
“这就是希特勒颁发的?给那些我们至今没有看到的幕后主使者的勋章?”郑强摆弄着看了看,没有什么特别的。
“何止,这应该是阿道夫希特勒自己的二级铁十字勋章。我一直搞不明白为什么会是1914年的勋章,现在总算搞明白了,因为这是他本人在第一次世界大战时在法国前线获得的。如果上校没有骗我们的话,可以看出希特勒在临死前,对这些纳粹科学家和他们的计划给予了多大的希望。”
“确实很有意思,你掌握的情报能证实这个细节吗,我听说,谎言最薄弱的部分在于它的细节部分。我想苏联内务部肯定知道一些,你也许知道。”文鼎华说。
“不能完全证实,不过,在所有的电影资料里,希特勒一直戴着他的这枚铁十字勋章,即使是穿西服的时候。但是他最后一次在电影资料上露面,大概是1945年,四月底在总理府花园接见一帮子青年军时候,就没有戴这个玩意儿。”王延秋说到这里的时候,郑强冷笑了一下,他将手里的黑色勋章掂了掂,似乎觉得重了些许。
“苏军找到了他的尸体时,用X光检查过,只找到他头部的子弹,没有找到这枚勋章。常理推测,他肯定是在生前送人了,但是不能确定就是给了库尔兰半岛上还在顽抗的德军。”王延秋说道。
“也就是说,如果上校没有乱盖,这个东西应该很值钱。”赵平渔说道。
“也许吧?其实,我认识个俄罗斯倒爷,他能出大价钱。但是前提是,我们能活着出去。”文鼎华说道。
“我宁可把它丢进炼钢炉。”王延秋粗暴地回应道。
“不知道上校下回与我们联络会是什么时候,也许他已经死了也说不定,他说的48小时是什么意思,这里好像没有什么动静。”赵平渔说道。
“不完全如此,起码这里的水温一直在变化,在升高。你们知道加热几十亿立方米的水,需要多大能量吗?”郑强说道。
郑强的话提醒了王延秋,他突然笑了起来。“也许上校没有骗我们,他的重氢聚变的解释有些牵强,但也不是不可能,或许真的有某种宇宙射线衰变的短寿命轻子,是我们在地面上无法发现的物质,它能促成如此大的能量产生。也许这里的系统就是如此收集能量,不需要锅炉,磁力约束什么的。你知道每立方海水内的重氢聚变,理论上可以产生超过千亿焦耳的热量。否则也无法解释为什么它在不停地运作中,能不停地开合上面几公里长的裂缝。”
“这么说,你完全听明白了他说的那些事情?”郑强问。
“按他的说法,理论上可行。原理很简单,两个重氢聚合成一个氦三,放出一个中子,质量亏损部分,就会放出32兆电子伏的能量。这与我们在这里只测量到中子,而没有发现其他反应会产生的特殊射线的结果是相符的。”
“但是人类目前还做不到?”
“当然做不到,原因他也说了,没有找对方法。常规的核聚变上千万度的高温,目前甚至连能够承受这个温度十分之一高温的材料都没有,用它发电谈何容易?他说的这种催化方式确实像种捷径,一种冷聚变反应。”。
“那么,我们现在是不是要按他说的,回去,引爆那个‘东西’?”郑强试探着问道。
“如果真的到了那一步,我们有选择吗?”王延秋反问道。
这确实是个残酷的单顶选择,它完全脱离了勇敢或者怯懦,或者其他意识形态或者道义上的变数,任何人都没有任何的退路。
“那你现在的看法呢?”
“等,只有等,等到他说的威胁确实出现了,我们才最后决定我们的处置办法。我们不能让一个躲在暗处的人牵着鼻子走,对不对?也许他只是想寻死拖上我们。”
“对,我们不能让他牵着鼻子。”赵平渔立即表态表示支持王延秋的这个意见。
“但是我们也不能什么也不做吧?”郑强问道?
“嗯,做好我们的准备,我们还有48个小时来做准备,光靠自动步枪和炸弹不行。我看还是让常大有与夏勤先制定一条巡航导弹的惯性制导路线,目标就选在我们现在位置的前面。同时将无人机收集的地形匹配数据也输入导弹。这样也许可以支援我们。”
“但是到了水面上,中段的地形匹配制导就没用了,这里没有GPS,我们不可能有末端制导的办法。”郑强说道。
“这个我当然知道,但是我有个预感,届时我们要面对的,会是个很大的目标,大到不需要末端制导。你看着吧,水温升高不是没来头的。”王延秋答道。他的话听得一旁的老赵背后直冒冷气。
“按你的意思,导弹航线该如何制订?”
“就沿着我们走来的通道的中心位置,也就是河床的位置,注意当中的那些柱子,必须绕开。目标就用相对潜艇的的相对坐标位置,一直延伸到前面的水面当中一直向前,高度暂时不要设定。这样可以以不变应万变,你看怎么样?”
“大致上可行,至少到岸边的位置,我们有完整的地形匹配数据可以确保准确,如果有大的物体挡在了路线上,就可以击中。问题是,发射台需要口令和钥匙。”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