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然策论也要继续时不时练习,虽然它们是自己的所长。
“看我如何学习的,以后争取考一个举子,有了举子,就等于有了半个功名,对你后半生命运将会产生极大的帮助作用。”
“好的。”李万元开心地说。
反正王巨家新房子大,前面是三间房,后面是三上三下的木制阁楼,再搬进几个人都能住得下。
王巨开始看《礼记》,一边看一边仔细地回想着《五经正义》里的注释,以及张载以前的教导,自己的想法,还有云岩县县学与刚才那个教授的所讲,然后反复思考。
学霸的学习能力是惊人的,明年春闱王巨不好说,但他心中却有把握,顶多三考之内,自己就能成功唱名东华门!
他在看书,许多无所事事的学子却在想他那个对子。
牛家二郎也在想。
想了许久觉得这不是他能对出来的,于是一路小跑着回到家中,找他父亲帮忙。
牛员外问清楚事情经过,怒喝道:“小兔崽子,招惹那个杀星干嘛!”
王巨此时不是在王家寨的王巨,已经进入“规则”范围,但这小子很不好惹啊。并且程勘刻意将王巨请回延州是干嘛的!无疑明年最少有五成可能会替延州争光,替程勘长脸长政绩!
不仅如此,这小子心狠手辣,两条结合在一起,何必要得罪。
不过好在这小子纯粹就是一个超大的刺猬,招他准得戳得头破血流,不招他,他也不主动招惹别人。
“自己去解决。”牛员外又喝道。
牛二郎骂得狗血喷头下去,牛妻喃喃道:“官人,那小子倒也罢了,若他祖坟上冒青烟,明年就会离开延州。但朱家那边有点难办。”
李家与丁家有世仇,朱家与牛家有世仇,两家如何结仇的,与李丁两家一样,都是一笔讲不清的烂账。
但因为王巨推动,朱家情形越来越好,王巨若能中进士,就会授官,不可能授官延州,说不定都能授官到遥远的南方。但朱家不会走,将会一辈子呆在延州。
朱家势力越大,对牛家越不利。
牛妻又说道:“去年李家来了那个舅母……”
“那是什么舅母!”牛员外不屑道。
王巨献计,产销分开,销放给各家的关系户或者其他的大户,就会吸纳更多的人进去,也就不得罪人了。而且要感谢宋朝的买扑制度,大家能接收这个新观念。
吕氏的侄子也拿到了这个销权。
但这个销售得有能力的,这样划分开后,所有销售得自己儿解决,而非是象前年那样,只要投一些钱进去,寄生在这个总体上,可以什么事都不做,几个月后就有了回报。
吕氏为什么要抛头露面央请,正是这个侄子花天酒地,打架斗殴,无恶不作,她弟弟头痛了,正好吕家与秦家都同在华州下邽,离华阴不算远,又正好秦氏前年曾经回到娘家,还讲了盐的事,让吕家无意中听到,于是托吕氏来央请。
王巨计策不错,若是吕家这个小郎有能力,投一点钱进去,一年可能会获得几百贯或者几千贯钱,人情便也做了。可关健大家不了解这个吕家小郎的为人与能力。
是拿到了销权,但吕家小郎能力跟不上,赚的钱还不够他花销的。
吕家无奈,又找到了吕氏,吕氏在去年秋末再度来到李家,俺不要这个销权,还是让我侄子进入那个契股吧。
李员外不胜其烦,再说秦知县不是他亲舅子,可能往上述上两百年三百年氏,秦知县的祖祖祖祖辈们才与自己妻子的祖祖祖祖辈们是一家人,况且还是吕氏的娘家人。
气愤之下,学习王巨,让家中下人故意当着吕氏的面讲起王巨那个《渔夫与金鱼的故事》。
做人得要知足。
吕氏气呼呼地离开。
这件事在延州传为笑柄。
士农工商,官员在这时代乃是最贵。
不过做官得有做官的样子,看看程勘,无论延州再有钱的大户,一旦程勘动怒,谁个不怕?
或者象那王巨的师娘郭氏,在云岩县那个人不尊重她?
因此连牛员外都对她耻之。
牛妻又说:“妾身听说秦知县那个同年转成了华阴知县,上个月曾刁难过那个产盐作坊,朱家派了他那个次子去解决。”
“那又如何?”牛员外没好气地说。朱俊举子身份在华阴知县面前不算什么,但那个产盐作坊里有几个颇有背景的契股,华阴知县敢彻底得罪么?况且因为细盐出现,买了许多盐钞,朝廷也乐于其成其见。
可随着牛员外灵机一动,想出一条主意,但随后又想到,不行,咱家不能出面,看看丁家下场吧。不过也有办法,立即说道:“将那个孽子找回来。”
第七十七章 意境
“二哥,你将你写的一些文字拿给我看一看。”王巨说道。
“那个,那个……”李万元吃吃,俺的文字,拿不出手啊!
“记住,学习几个要素,第一要勤奋,书山有路勤为径,学海无涯苦作舟。”
王巨记得前世有人要提出来给孩子松压,他认为是狗屁!甚至怀疑是公知推动的。
可能许多人进了大学或者走上社会,以前学过的全忘记了,但正是这种压力,才能造就更多的人才。那怕千分之一的学生才能成就一个人才,人口基数也就化为了动力。可能欧美科技发达,但莫忘记了自家的家底。不然人口基础反而成为累赘,或如阿三,若不改变,阿三无论形势如何轻松,一百年都追不上来。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