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灯
护眼
字体:

暗黑大宋_午后方晴【完结】(1258)

  黄骅在边上说道:“子安,钱帛不足啊。”

  “与前面一样,承诺后年偿还。至于名义,让子深想一个名义吧。”

  黄骅没有弄清楚王巨的心思,还以为王巨是发善心呢,于是没有作声。

  “醇之,再草一道牒令,让下面各个管理,请略略善待一下那些掳来的百姓,并且对这些人申明,只要老实地工作到明年,官府会想办法,将他们于富庶之地安置。”

  “这个……”

  “也是我对燕达的承诺。”王巨自嘲地一笑说,儒家书籍可能也将自己头脑洗了洗,不然自己怎么对这些猴子也心软了。

  “这么多人想要安置,很难的。”

  “无妨,到时候我会请陶弼上书弹劾我。”

  “咦。”

  “官家喜欢异论相搅……明年就要用兵,到时候官家说不定产生一些想法,朝堂更动不休,热爱和平的大臣又多。陶弼上书弹劾我,说不定朝堂对我反而更放心,毕竟有重臣掣肘我了。”

  黄骅听到王巨这个歪理,有些苦笑。

  然而它虽是歪理,却是事实!

  “也就会有人用此做文章,我就势安置这些人……并且迁徙的百姓多了,许多主户豪强没有佃农可用,他们对我也会产生排斥。换一换吧。至于血脉,放在内陆,可以将他们洗淡的。”

  黄骅现在对这个血脉,还是有些不大明白,王巨对迁徙百姓比较宽松,但有几个强行的命令,那就是与异族通婚或生子女者,杖一百,罚薪两百贯!言称自己非是中国人者,杀无赦!

  至于理由,就是担心出现无数个交趾。

  王巨这想法黄骅也不大排斥,不过黄骅认为王巨想得太理想化,天下大势,合久必分,分久必合,况且是海外。不过对海外那摊子以后何去何从,黄骅就更想不明白了。

  先得过且过吧,至少有了海外的财源,王巨可以做很多事。

  王紫川骑马去泉州。

  王巨继续主持政务,交趾使者便来了。

  第六百四十章 前世

  之前,王巨将李常杰的那首诗与交趾并没有归还掳掠百姓的事上书朝廷。

  赵顼暴怒,刻意下诏,让王巨向交趾要人,如果不还,四年内,必须献上李乾德与李常杰的人头。

  朕不要献俘了,将他们处死吧。

  其实赵顼这种心情也是王巨所需要的,究竟发生了什么,让郭逵在思明州摇摆了两个多月,王巨不大清楚,他去桂州交接,原桂州知州就是赵卨,不过赵卨也是一个心思眼很多的人,王巨没敢多问,即便问了,赵卨也未必实话实说。

  可能王安石与吴充在中间确实起了一些很不好的负面作用。

  不要小看了吴充,能上来,没有一个是简单的,王韶相对倒是比较简单,可迅速就下去了。

  有了这个事实,有了这首诗,即便吴充也不大好说什么了。

  为什么王巨身边的人都有“异心”,就是觉得这种古怪的拖着包袱,替宋朝拼命很屈。但若是没有这种古怪的制度,王巨能做出这么多事吗?换了明清,多半被卡嚓了。

  这就是宋朝的规则,别抱怨,学会利用规则吧。

  王巨接到诏书后,派使去了交趾,让交趾放人。

  交趾磨蹭了近两个月,这才释放百姓,并且派了使者来到邕州。释放的百姓就在邕州,于是使者留在了邕州。

  陶弼派人通知王巨,王巨骑马去了邕州。

  百姓还没有安置,也一无所有了,如何安置,还有他们籍贯在哪里,必须派人一一核实后,才能遣回故里。

  王巨看了看百姓,气笑了。

  人数不少,足足两万多人,可都是些老弱病残。

  “陶公。交趾使者呢?”

  “在那边。”陶弼用手指了指。

  那个使者过来施礼,没有太傲慢。

  实际在他来前,交趾已经派了斥候暗中打听了一下,得知了几条消息。一是这个新来的广南西路长官似乎很能打,一度大败过西夏。虽然隔得远,庆州大捷还是能打听出来的。

  其次是王巨的官职,两广宣抚经略使。可能后人对于这些临时差职有些模糊,但在这时代。大伙都容易理解。宣抚使与经略使皆与军事有关,不同的就是宣抚使必须以两府宰执才可以担任,王巨前来时,朝廷授了一个知枢密院事的职官,以便让王巨有威权掌管两广,平灭交趾。另外也能算是赵顼对王巨功劳的补偿。

  虽不是真宰相,但等于是宰职官,因此有了宣抚使,知桂州变成了判桂州。

  经略使不仅与军权有关,还能执掌政权。也就是王巨有权利管理两广政务。

  宋朝派了这个能打的大臣来两广做什么?

  说宋朝想继续用兵吧,那么王巨还要带其他的官职,比如郭逵的安南道行营马步军都总管招讨使,那就是剑指交趾了。最少王巨要带一个招讨使,这才是进攻的官职。

  另外又打听到王巨在广募土兵,意欲进攻,然而另一边却在广建关寨,意欲防御。

  然后又不知从哪里弄来的大批“黑奴”,有的在修建关寨,有的在修路铺桥。象是大规模内治广南西路一般。

  因此让交趾有些摸不着头脑。


  哦豁,小伙伴们如果觉得52书库不错,记得收藏网址 https://www.52shuku.net/ 或推荐给朋友哦~拜托啦 (>.<)
传送门:排行榜单 | 找书指南 |